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深圳人給開發商的溺愛,杭州人統統要了回來
格隆匯 11-06 09:30

地產風雲人物王石曾經分享過一個故事。

2005年,萬科在上海做了一個叫螞蟻工坊的項目,用的是一次性澆築成型的清水混泥土工藝,彼時在國內算是新興工藝,得到了很多業內人士的好評。王石很高興,邀請一位正在上海出差的日本朋友——時任東京建屋會長的楠敬介先生來參觀,希望得到表揚。

可是楠敬介參觀完項目後,一句話都沒有説。

迫切想要得到認可的王石主動拋出話題,説萬科非常重視質量,不會為了成本、利潤和數量而犧牲質量。楠敬介的回答罕見的不留情面,他説: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啊,這個都做不到還做什麼企業?

事後,王石才瞭解,日本諸多建築標準遠超國內,成本為質量服務更是基本共識,楠敬介不作評價已經是含蓄的批評。彼時雙方的心情已無法考究,但後來萬科就啟動了“千人億計劃”——花一億人民幣,將一千名工程師送到日本學習,希望通過數年的努力,縮短與日本在工藝上的差距。

數年過去了,誰曾想到,在萬科的大本營深圳,購房者已經體貼到看過幾張效果圖就能把房子搶光,只看地段不看產品成為“基本共識”,讓想靠產品力突圍的開發商大呼“真心錯付”。

深圳購房者的這份縱容是蜜糖,更是毒藥,自信爆棚離開舒適圈的開發商,大概率要被外面的世界被虐得嗷嗷直叫,尤其是在號稱“房產開發品質競爭最激烈的城市”——杭州。

1

深圳的房價,杭州的房子

王石當年有沒有推動萬科掌握“工匠精神”先不評價,但是王石想做的事情,綠城的宋衞平在杭州做到了,而且做得不錯。

綠城杭州的業主大多聽説過老宋的暴脾氣。這位對細節追求到變態程度的文藝中年,對建築成本的縱容比深圳人閉眼買房有過之而無不及,數百萬的產品不滿意就直接砸碎拖走,一塊園林景觀石都要從福建採購、廣東打造再運回杭州的故事更是廣為相傳。

雖然同為地產圈少有的情懷人士,但是從產品口碑來看,歷史系畢業的宋衞平比工科出身的王石多一點“藝術的純粹”。

雖然後來綠城鉅變,宋衞平出走,“大海的藍好過樹上的綠”,但綠城那些年的產品教育還是整體拔高了市場的審美標準,深圳頂級豪宅都不一定能擁有的小橋流水,在杭州幾乎成為標配。被好產品養叼了口味的杭州人,再也不願降低生活水平。

後來入杭的開發商,只能惡補文化底藴和藝術審美,為快速提高產品力操碎了心,就連項目名都到了要求“信達雅”的程度,融信杭州取案名的時候甚至辦過一場“十萬元的懸賞徵集”。

當房子迴歸生活,建築趨於藝術,產品力成為開發商們在杭州市場的“軍備競賽”,在性價比、藝術感的比拼之外,房企建築設計師們賭上尊嚴又給自己設置了新賽道——創新度。

如果看膩了江南的小橋流水,就加一個“超級遊艇”的海洋元素;

如果都是軸線對稱型的傳統建築形態,就來一個錯落有致的“曲線革命”;

如果厭倦了傳統中式的深深庭院,就造一個棕櫚樹、遮陽傘環繞的海島度假村;

......

 

(建築的流線藝術 融信杭州世紀在建實景圖)

例如這棟造型獨特的流體建築,規劃藍本取自扎哈·哈迪德在新加坡設計的第一個公寓——D'leedon(麗敦豪邸)。為了打造靈動的流體立面,開發商融信採用了4種顏色大小不一的鋁板,並用大面積玻璃窗、流線型大陽台增強柔軟的視覺觀感。

 

(熱帶風格園林實拍圖 圖源融信公館·ARC)

再比如這座造型風格神似“遊艇”的建築,外立面由白色鋁板單板構成,為了打造出實木夾板的視覺效果,部分挑出的陽台吊頂採用了木紋鋁板,搭配熱帶棕櫚樹、海星噴泉等海洋風格的配套設計,被偏愛的杭州人真的求仁得仁。

當然,這還不夠,建築外立面、園林景觀僅僅是能讓杭州業主走進小區的第一步,想讓他們點頭認可還需要更多的細節刺激。比如7米高的入户大堂、270度轉角窗和“回”字形鋪貼的大理石地面。

(270度轉角窗 圖源融信公館·ARC)

拋開城市之間的房價鴻溝,僅算一算建築成本,深圳人又想哭了。

當然,大多數一線、二線城市的頂級項目都能做出高級感。真正讓外地人想哭的是,這些其他城市頂級豪宅才能享受的待遇,在多年來的產品競爭賽中,幾乎已經成為“杭州味”的標配。

2

開發商在杭州到底有多努力?

深圳人給開發商的無條件的愛,杭州人統統要了回來。

這些年,杭州人的選房標準幾乎提升到藝術層面。從建築的流線質感、園林景觀的層次感到户型設計的舒適度,只有從頭到腳、從裏到外都經得住層層篩選的項目才入得了杭州業主的眼。

想打進常年被綠城、濱江等以品質著稱的房企嬌慣的杭州市場,外來開發商除了要克服拿地困難,還面臨口碑挑戰。從價格定位和產品質量的差距來看,人們甚至懷疑有些開發商來杭州市場是為了“逐夢藝術圈”。

例如,在開盤價1.8萬元/平方米的杭州項目裏,你可能看到深圳頂級豪宅才會擁有的玻璃幕牆、精裝雙大堂,甚至恆温泳池等高級配套。而這樣的項目,為了提高附加值,還斥巨資引進了一所九年製品牌名校。

杭州融信藍孔雀 2014年開盤價1.8萬元/平方米,現價6萬元/平方米

(圖源網絡 )

深圳豪宅紅樹西岸 2005年開盤價均價2.5萬元/平方米 現價17萬元/平方米

(圖源網絡)

值得欣慰的是,杭州業主們雖然挑剔,但樂意為品質買單。

哪怕是同一板塊、共享配套,品質更優秀、設計更貼心的產品,房價能比周邊其他項目高出10%-20%,而且業主們會自覺站隊成為房企的“粉絲”,帶來二次、甚至多次成交,這也成為了房企敢於死磕品質的底氣。

杭州不是“拿地就能賺錢”的城市,很難用其他城市的數據模型來推導杭州項目的利潤空間,成本和品質的混合雙打勸退了不少開發商,但也讓少部分開發商打磨出競爭優勢,品質不再僅僅等於綠城、濱江等本土房企,一些外來房企,例如融信,也逐漸走進杭州人的心裏。

作為最具“杭州味”的外來房企之一,融信成功實現“本土化”的訣竅可能是誠意。

2013年,融信正式進入杭州市場,這一年和融信同批入杭的房企多達18家,合力拿下杭州當年24%的土地份額。這意味着,融信在杭州拿下的第一個項目——藍孔雀,除了要克服被綠城、濱江等開發商培養的挑剔眼光,還要超過同批湧入杭州的外來房企,首秀壓力倍增。

而且,從2012年開始,杭州“地王”頻出,隨後湧入的外來房企更是進一步提高土地溢價率,許多高價拿地的房企,幾乎毫無防備的迎來了2014年的市場低谷。

可以説,融信入杭的第一站,就面臨了品質和成本的抉擇,這次抉擇也決定未來的路。融信拿下藍孔雀地塊的成本並不算低,在價格一般的情況下,還是選擇使用高成本的玻璃幕牆、恆温泳池等高配置,並斥資提升了整個板塊的教育配套,靠滿分誠意成功圈粉杭州業主,為以後在杭州市場的擴張鋪平道路。

此後的5年裏,融信從學院路三盤(藍孔雀、杭州公館、學院府),到沿着地鐵2號線佈局瀾天、融信公館ARC,再到拿下杭州首個“萬人搖”的創世紀,以驚人的增速在錢江兩岸操盤、合作的項目多達26個,並形成了自己的“融粉”。

2018年,當同批入杭的外來房企已經紛紛離場,融信以絕對優勢殺進了杭州市場的第一陣營,按銷售權益來算的話,甚至超過了本土房企濱江集團,成為當年杭州房企銷售TOP2。

3

浙系“顏控”的自我修養

最近,杭州首個“兩萬人搖”樓盤——融信創世紀項目開始交付。從現場業主的反饋來看,已經在杭州市場站穩腳跟的融信,在“顏控”的路上找到了新的樂趣。

融信目前共有五大產品系,分別為世紀系、海月系、海納系、瀾天系和中心繫,其中世紀系屬於TOP級產品系,主打現代藝術居住社區。

準確來説,靠近奧體的融信創世紀屬於Top級公館系2.0產品,號稱國際都會鉑金住區。很多買過房的朋友都聽過鑽石、鉑金之類的宣傳標籤,但是在講究“信達雅”的杭州,取這個名字還是需要一定的實力。

首先是“顏控”必備的外立面,全部採用融信第三代鉑金立面——主體為白色鋁板幕牆,輔以金色鋁板壓邊,據説設計靈感來源於諾曼.福斯特紐約西551號作品。

(融信保利·創世紀 交付實景圖)

其次是樓棟的排列,15幢高層圍合成鑽石狀,最南與最北的樓幢間隔近150米,東西最大間距約248米,交錯式排列保證了每一幢的採光性和通透性。這種設計的優點頗多不必一一贅述,但缺點是會降低建築密度,對開發商來説就意味着利潤縮減。

追求品質,幾乎不可避免要犧牲部分利潤。但事實上,融信的退讓不止於此。

為了追求整體的舒適度,創世紀將近5000平方米的全區一層架空,打造成會所和入户大堂,並用約3米寬的風雨連廊將社區景觀和每一幢樓棟連接起來,無論晴天雨天,業主都能揹着手在園林裏踱步。這種設計,哪怕是在杭州,板塊內也僅此一家。

(融信保利·創世紀 交付實景圖)

入杭七年,作為標杆項目,創世紀的諸多細節都能體現融信的設計理念。比如絕對的“顏控”,比如中高端精品路線,比如利潤和品質本就不是對立面。

(融信保利·創世紀 交付實景圖)

這個當年獲得業內諸多大獎的項目,杭州市場用“兩萬人搖”給予了肯定。那些備受好評的下沉庭院+內外“雙泳池”等景觀設計、東西二園+雙環跑道等社區配套,以及經典的户型設計,未來也將漸漸成為融信高端產品的標配。

事實上,不僅是杭州市場,融信對品質的真心幾乎從未錯付。從銷售數據來看,2017年至2019年,融信中國的合約銷售金額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1.77%。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上半年,融信的合約銷售金額達603.57億元,同比上升6.49%,同期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5.4%,在市場的認可下體現出強勁韌性。而且,隨着公司拿地策略調整,風格更加穩健,盈利空間也將進一步提升。

總結

不僅是深圳,在拿地就能賺錢、幾張效果圖就能把房子賣光的時期,北京也經歷過“沒有好房子”的尷尬狀態,十年前宋丹丹還在微博上發文吐槽潘石屹,在長安街附近設計的房子醜到影響北京市容市貌。

負責蓋樓的開發商沒有審美會很可憐,但沒有審美還能一直蓋樓就是可怕的事情了。這意味着,市場包容“敷衍”,劣幣驅逐良幣。

中國地產狂奔40餘年,從房子是商品,到房子是用來住的,變化的是市場理解,不變的是建築載體和使用屬性。當金融屬性逐漸削弱,一度被忽視的質量就會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比之下,被杭州市場反覆錘鍊的開發商顯然更早體會到了品質的重要性。只是不知道他們華山論劍這麼多年,還願不願意來教育一下深圳的產品市場?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