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藍盾股份 | 量子科技股?量子暴雷概念股!
格隆匯 10-22 10:39

作者 | 熊大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來源 | 格隆匯探雷區(ID:glh-tlq)

可轉債T+0,漲跌不限,玩這種小眾投資標的,有時就像參與一場賭博。

而最近風頭無兩的,首推藍盾轉債。

昨天上午,藍盾轉債盤中暴漲30%,連續第三日大漲,累漲141%,轉股溢價率達223%。藍盾轉債的發行人是A股上市公司藍盾股份。

藍盾股份主營為信息安全產品,曾經炒作的概念很多,包括什麼軟件服務、軍民融合、電子支付、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週末大佬們集體學習量子科技後,藍盾股份作為量子科技概念股,股價在本週又被爆炒。

藍盾轉債被炒作得如此瘋狂,藍盾股份這公司應該有幾把刷子吧?

探雷哥懷着好奇心去看了藍盾股份的財報,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一、業績爆虧,關聯收購暴雷

藍盾股份2019年扣非歸母淨利潤為虧損9.46億,同比下降373.70%,2020年半年度營收4.99億元,同比下降48.92%,扣非歸母淨利潤也繼續暴跌,上半年虧損1.71億,同比下降236.37%。

藍盾股份的業績為何如此慘不忍睹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要從藍盾股份的併購談起。

藍盾股份主要的子公司包括藍盾技術、中經電商、滿泰科技、華煒科技,這其中的中經電商、滿泰科技、華煒科技是藍盾股份在2015年至2017年收購的,業績爆虧就與這些收購的子公司有莫大關係,下面,我們一個一個來説。

1. 華煒科技

2015年,藍盾股份以3.9億收購華煒科技,對應商譽1.89億,華煒科技主營電磁安防業務,在2015至2017年的業績承諾期,華煒科技精準達標,業績承諾完成率分別為105.65%、101.66%、101.49%,但一過業績承諾期馬上變臉,華煒科技2018年的淨利潤從2017年的5,529.48萬下跌到1,122.57萬,2019年變臉變得更兇猛一些,直接虧損4,970.46萬。

而收購華煒科技形成的商譽,藍盾股東一過了業績承諾期,就在2018年先計提了5804.4萬商譽減值,2019年剩餘的商譽也全部計提了商譽減值。

2. 中經電商

2016年,藍盾股份通過股份及現金支付結合方式,花了11億收購了中經電商、匯通寶兩家公司(注:匯通寶是中經電商子公司),看中經電商的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家做電商相關業務的公司。中經電商主要做電商推廣運營服務。

這是一項關聯交易,原中經電商、匯通寶兩家公司的實控人柯宗耀與藍盾股份實控人柯宗慶,柯宗貴是兄弟關係,這筆關聯收購帶來商譽6.2億。

業績承諾期是美好的,中經電商及匯通寶應保證2015年至2018年合併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億、1.3億、1.69億及2.04億,四年合計的淨利潤為6.03億,在業績承諾期安全兑現了業績。

然鵝,過了業績承諾期,中經電商及匯通寶則把探雷哥雷得外焦裏嫩。

2019年,中經電商營收3.86億,但是,淨利潤一把虧了2.44億,再加上2019年對此前收購中經電商、匯通寶形成的6.2億商譽全額計提減值,2019年藍盾股份合計口徑的淨利潤直接爆虧超過了9億。

2020年上半年,中經電商營收僅5,354.79萬,業務幾乎停滯,淨利潤虧損7,160.70萬。

3.滿泰科技

2017年,對關聯方高溢價收購再次幹起來,藍盾股份以5.82億收購滿泰科技60%股權,帶來4.94億商譽,滿泰科技主營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原實控人柯瑞坤為藍盾股份實控人的子女。

滿泰科技2016至2018年業績完成率分別為126.17% 、103.63% 和103.84%,不知道是不是前幾年用力過猛了一些,2019年滿泰科技的淨利潤為9,895.3萬,業績完成率僅為85.3%,不過,滿泰科技2016至2019年的總體業績已超過業績承諾的總額,目前,那碩大的4.94億的商譽仍在賬上掛着。

二、債務雷:債務逾期,實控人成“老賴”

根據藍盾股份2020年9月28日的公告,截至2020年9月27日,公司及部分子公司累計債務逾期未償還金額為15.66億。

15.66億預期債務對藍盾股份來説是什麼概念呢?藍盾股份2012年上市,從2012年至2020年上半年,在累計8年半的時間中,藍盾股份歸母淨利潤累計也只有3.76億。

而根據2020年中報,藍盾股份賬上貨幣資金僅為1.07億,實際上,同期現金流量表中“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只有6,386.02萬,這部分是真正可以隨時動用的資金。

在有息負債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藍盾股份的短期借款餘額為18.68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餘額6.41億(系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及融資租賃款),如果加上長期有息負債,包括2.28億的長期借款、9,357.78萬的融資租賃款、8,938.47萬的應付債券,對藍盾股份來説,就是天量的有息負債,

怎麼還?太南了,實在太南了!公司直接債務逾期了。

控股股東手頭也是很緊,公司實控人柯宗慶、柯宗貴及其一致行動人中經匯通所持藍盾股份股權近乎100%質押,此外,從2020年中報可以看到,柯氏兄弟及其一致行動人的股份已經全部被凍結!

不僅控股股東股權100%凍結,工商信息顯示,實控人柯宗慶、柯宗貴兩人都已經成為失信被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也就是俗稱的老賴,太南了,實在太南了!

三、預付款之謎

前面提到,不管是藍盾股份,還是藍盾股份的實控人都已經成了“老賴”,在報表上,藍盾股份的經營性現金流也好不到哪去,2019年淨流出2.88億,2020年上半年淨流出211.06萬,應收賬款佔比也非常高,截至2020年6月30日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約佔到總資產的40%,不過,非常詭異的是,藍盾股東的預付款金額也很大。

我們看到,截至2020年6月30日,藍盾股份預付款項餘額為10.40億,根據公司年報説明,其中大部分預付款主要是預付給了子公司中經電商合作油站。

今年上半年,中經電商業務收入急劇下滑,而我們看到,從2020年年初到2020年6月30日,預付款餘額從4.41億下降到3.79億,只淨減少約6千萬,你想,藍盾股份作為一個本身債務都嚴重逾期流動性異常緊張的上市公司,居然預付了這麼多錢給供應商,預付後還讓供應商拖着,是不是很離譜?

另外,在藍盾股份的”其他非流動資產“項目,主要是預付工程款和預付設備款,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餘額為3.45億。

從2019年初到2020年6月30日,預付工程款的賬面餘額幾乎沒有變化,從2020年初到2020年6月30日,預付設備款賬面餘額同樣如此。

我們認為,藍盾股份巨大的預付款及掛賬較長的預付工程款及預付設備款,其真實性非常可疑。

結尾

藍盾股份已經申明,公司目前在“量子科技”領域未進行市場業務開展、無相關業務收入,但是,這並不妨礙藍盾轉債及藍盾股份令人瞠目結舌的上漲。

藍盾股份本身就是一家“老賴”上市公司,公司基本面非常差,問題不少,瘋狂炒作過後,很可能又是“殺豬盤”再現, “一地雞毛”飛起。

本文作者簡介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