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兩年飆漲六倍的蘋果產業鏈龍頭代工廠立訊精密(002745.SZ)上半年業績依然長紅。
根據最新財報,立訊精密上半年錄得營收364.52億元,同比增長70.01%;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25.38億元,同比增長69.01%。
(圖源:公司財報)
分業務來看,公司上半年業績高速增長主要原因是佔營收大頭(85.27%)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繼續維持高雙位數(86.56%)增長。
按半年報披露,這部分消費性電子產品銷售走高的背後推手是需求旺盛的智能可穿戴產品。
(圖源:公司財報)
公司預計今年前三個季度將累計淨利潤40.43至46.20億元,同比增長40%至60%。
牛逼轟轟的立訊精密股價去年年初還只不過8塊錢上下,去年一年便飆漲252%。今年勢頭不減,年內至今已再翻了一倍。短短兩年間,立訊精密股價便大漲了六倍。截至今日最新,立訊精密股價報56.25元,最新市值3933億元。
(圖源:富途證券)
4000億市值的蘋果代工廠立訊精密,未來還有多大的增長空間呢?
1
無線耳機一響,黃金萬兩
立訊精密的發家故事,就是一出現實版的《打工妹》。1988年,只有初中學歷的潮汕人王來春來到了改革開放春滿地的深圳富士康,成為其中的一名打工妹。幾年之後,打工妹王來春晉升到富士康大陸員工最高職級“課長”,手下管着上千人。
1999年,王來春離開了富士康和哥哥聯手創辦了立訊精密。延續富士康的傳統,初期的立訊精密依然是主要從事代工生產,最大的客户便是富士康。2009年前,公司來自富士康的營收均超過50%。
2010年,立訊精密在A股中小板上市。當年的富士康打工妹王來春成了人人見了都不想奮鬥的有錢阿姨。資本化運作之後的立訊精密亦不再甘於只做代工,開始大肆擴張。
上市之後不久,立訊精密即用募集資金5.8億元收購了聯滔電子60%的股權。聯滔是全球筆記本及平板電腦連接線主要供應商,主要客户包括蘋果公司。立訊藉此切入了蘋果供應鏈。
之後,公司又陸續收購了博碩科技(江西)(連接器上游業務,切入 Sony PS4、Xbox供應鏈)、科爾通(切入華為、艾默生通信和醫療領域)、源光電裝(切入汽車線纜領域,獲得日本車企訂單)。
併購讓立訊精密擺脱了原有的零件加工模式,真正讓公司股價爆發的則是公司的無線耳機代工生產業務。2017年7月立訊精密獲得蘋果部分AirPods產品部分代工訂單。當年12月,庫克親自來到立訊精密崑山工廠,為公司手動點贊。公司頓聲名鵲起。
2019年蘋果新款產品AirPods Pro已完全交由立訊代工。總體而言,公司承接了蘋果AirPods 60%至70%的訂單。去年開始蘋果AirPods產品銷售放量,全年出貨量近6000萬部,佔據了真無線耳機市場71%的營收。
作為蘋果AirPods的主要代工廠,立訊精密自然受益匪淺。公司2019年營收從前一年的356億元暴增74%至625億元;淨利潤亦從28億元增加73%至47億元。同期,立訊精密的股價亦搭上了“蘋果號”高速列車,蹭蹭往上漲。
(圖源:同花順iFinD)
進入今年之後,全球無線耳機市場仍將維持高速增長。據全球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測,今年全球無線耳機市場將達到1.2億部,預計明年將增長90%,達到2.3億部。
分析師郭明錤認為,由於今年新款iPhone手機取消贈送有線耳機,且公司將推出AirPods 3,明年蘋果AirPods的總出貨量將達到1.2億部,同比增長28%左右。
身處高速增長的賽道、緊抱賽道領跑者蘋果公司,從去年開始立訊精密的步子就沒有慢下來。無線耳機一響,立訊精密黃金便是萬兩。
2
蘋果削減成本,手機代工的故事還好嗎?
立訊選擇併購標的的眼光一向不錯。公司大多數時候都能借併購準確切入新的賽道,且因為收購標的質地較好,也較少產生大額商譽減值的情況。
(圖源:同花順iFinD)
在AirPods 的故事方興未艾的時候,上個月立訊精密又做出大動作收購。7月17日,公司宣佈將出資33 億元收購緯創資通直接及間接控制的全資子公司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全部股權。
緯創集團是蘋果在中國的三家手機整機代工廠之一(另外兩家代工廠分別為富士康、和碩科技)。按披露資料,富士康、和碩和緯創分別獲得蘋果50%+、30%和10%的代工訂單。
立訊精密在完成對緯創的收購後,將成為蘋果首家中國大陸手機代工廠。雖然緯創的代工規模在三家中國代工廠中排名最後,但有消息指,蘋果一直有意扶植立訊精密挑戰鴻海長期在蘋果手機代工領域的市場定位,未來可能會加大對緯創的訂單數量。
這樣一來,立訊精密就從蘋果AirPods 整機代工廠搖身一變成為了蘋果AirPods+iPhone的整機代工廠,故事換了新篇章,想象空間也更大。
多重利好消息之下,立訊精密的股價和估值也從四月份開始發力狂奔,目前近70X的滾動市盈率遠高於近三年平均42X滾動市盈率。
(圖源:同花順iFinD)
只是,蘋果最近傳出要削減成本的傳聞,其整機代工廠之一的緯創利潤空間可能會遭到壓縮——一向很少在併購上出現失誤的立訊精密不知道會不會大意失荊州。
根據郭明錤近日透露,蘋果為降低採用高成本5G對硬件事業利潤的負面影響,將對零組件廠商施加更大砍價壓力與降低/改變零組件規格以節省成本。其中降價幅度較大的是iPhone電池軟硬板與AirPods 2軟硬板。
根據現在媒體曝出的價格,四款iPhone 12的儲存空間均為128GB起步,最低價僅699美元,摺合人民幣4835元;頂配定價為1399美元,摺合人民幣9678元。
對比蘋果上一款機型iPhone 11,其 64G版本上市價格也是699美元。iPhone 12儲存空間更大且還支持5G網絡,兩者一比較相當於iPhone 12降價了。
這樣一來,蘋果壓縮供應商報價也就合理了。
作為代工廠,緯創可能會受到波及。如果公司業績未達到預期,立訊精密33 億元的收購產生的商譽就可能產生減值,影響利潤。
更為嚴重的是,立訊精密是靠AirPods+iPhone兩篇章故事支撐的高估值。如果iPhone講不下去了,市場不知道還願不願意聽這個立訊精密這個從打工妹到億萬富婆的勵志故事。
與王來春的老東家富士康相比,立訊精密的議價能力更小,在大客户蘋果iPhone 12走親民路線大方向下,公司未來也更加撲朔迷離。
3
小結
立訊精密的故事本身雖然足夠勵志,但真正讓公司業績騰飛的卻是來自蘋果的AirPods訂單。因為市場對該行業樂觀預期,公司股價在去年開始騰飛。
當利好出盡之後,若立訊精密的iPhone 代工新故事不能延續外界期待,大牛股立訊精密可估值可能會受挫——結果很可能會視乎立訊能否妥善應對蘋果削減新款iPhone成本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