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脱胎中科院,AI獨角獸衝刺科創板!劉益謙與佳都科技早已潛伏其中……
格隆匯 08-20 19:34

來源:上海證券報

人工智能、國家隊、獨角獸……頭頂眾多光環的雲從科技,終於確定衝刺IPO,據上證報求證獲悉,其IPO目標鎖定科創板。

從股東榜看,上市公司佳都科技、投資大佬劉益謙分別持有云從科技約7.82%和約4%的股權,將坐享IPO盛宴。

首選科創板

廣東證監局官網最新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從科技”)已於8月18日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中信建投擔任輔導機構。

這意味着,雲從科技正式開啟IPO進程。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考慮到雲從科技的科創屬性,其很有可能是衝刺科創板。

雲從科技在業界頗為知名,被稱為國內“AI四小龍”之一,另外三家分別是曠視、商湯、依圖。

與其他幾家相比,雲從科技最大的看點當屬“國家隊”背景,其脱胎於中科院重慶研究院,2015年正式成立,短短几年間,已完成數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高達數十億元,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超過200億元。

人工智能國家隊

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旗下有金融、安防、交通、新零售、社區、教育等業務板塊。

公司官網顯示,雲從科技孵化自中國科學院,是首個同時承建三大國家平台,並參與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的人工智能領軍企業,也是國家新基建發展的中堅代表。

雲從科技被外界最為熟知的稱號是“人工智能國家隊”,這源自其中科院的出身。

雖出身顯赫,但云從科技的內部文化卻很平民。在公司位於上海張江的辦公樓中,沒有人稱創始人周曦為老闆、周總,而是統一稱呼其為“周老師”。

這個周老師,還是個80後。

其曾在美國師從計算機視覺之父黃煦濤(Tomas S.Huang)教授,後來以“百人計劃”特聘專家的身份回到中科院重慶所,帶領着幾十個事業編制的研究員,組成中科院國家戰略先導專項——人臉識別的唯一團隊,也是國內最大的人臉識別研究團隊。

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周曦通過常州雲從持有云從科技約24%股權。

先看下雲從科技的簡略大事記:

2015年,中科院召開發佈會,雲從科技正式成立。

2016年,雲從科技受託參與人工智能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全國首個機場智能系統在銀川機場正式全面上線。

2017年,國家發改委確定雲從科技與百度、騰訊、科大訊飛,承擔國家“互聯網+”重大工程——“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任務。

2018年,國家發改委再次確定雲從科技和公安部一所旗下的“北京中盾”承擔國家“人工智能”重大工程——“高準確度人臉識別系統產業化及應用項目”建設任務。

2019年,雲從科技在銀行、機場等行業佔有率超過70%,入選MIT TR“全球50家聰明公司”。

得益於 “國家隊”背景,雲從科技在To B和To G業務上均有相對可觀的表現。

在金融業務上,雲從科技的客户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四大行,合作銀行數量超過400家;城市治理方面,雲從科技與廣州、重慶等地均有政府級項目;交通業務上,雲從科技同樣已覆蓋大興國際機場、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雲機場等國內主流樞紐機場,日均服務旅客超過200萬人次。

國資股東扎堆入局,劉益謙超前潛伏

科創含金量如此高的公司,股東榜都是些什麼人?

2015年至今,雲從科技已完成多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高達數十億元,最新融資後估值超過200億元。

2020年年初,雲從科技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註冊資本從1.2億元變為6億元。

5月13日,雲從科技宣佈完成最新一輪C輪融資,該輪融資規模超過18億元,投資方大多有深厚的國資背景,例如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長三角產業創新基金、工商銀行、廣州南沙金控等。

至此,是自2015年成立以來,雲從科技完成了5輪融資,累積融資額已超過53億元。

在此之前,諸多知名投資機構已入股雲從科技。

2017年11月的B輪以及2018年10月的B+輪融資中,包括越秀產業基金、中國國新、廣州產業投資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粵科金融、聯升資本等國家級或地方政府基金悉數入場。

此外,知名投資人劉益謙也參與了雲從科技的兩輪融資。據悉,他最早一筆投資是在雲從估值10億時就投資了數千萬元,後來在70億估值時又加投一筆。天眼查顯示,劉益謙個人持股比例約4.05%。

經過多輪融資,雲從科技目前的股權結構非常清晰。

天眼查顯示,常州雲從是雲從科技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4.42%,周曦持有常州雲從99.88%的股權。

佳都科技慧眼識珠,最早投資回報率豐厚

在這麼多股東中,值得單寫一筆的應該是佳都科技,其目前是雲從科技第二大股東。

佳都科技2020年半年報顯示,其對雲從科技的持股比例為7.82%。需要指出的是,佳都科技早在2015年就投資了雲從科技。

彼時,佳都科技與卓安投資分別出資3333.33 萬元和 1666.67 萬元入股雲從,投後,上市公司及卓安投資分別持有云從科技18%和 9%的股權。此後,因雲從科技不斷融資而股權陸續被稀釋。

從股權結構來看,這幾乎是雲從科技獲得的第一筆投資。

如今來看,佳都科技這筆投資將收益巨大。

科創板能給雲從科技怎樣的估值?目前很難測算,不過,略可對比的是,已經登陸科創板的人工智能芯片第一股寒武紀,目前市值高達800億元。而安防龍頭海康威視的估值更是高達3700億元。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