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康希諾今日科創板上市:開盤上漲90%,市值990億元
格隆匯 08-13 09:59

作者:羅賓

來源:IPO早知道

據IPO早知道消息,8月13日,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688185.SH、6185.HK)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首個“A+H”疫苗股。康希諾生物此次科創板發行價格為209.71元/股,截至9:40,股價達到 400元/股,較發行價上漲90.74 %,市值達到990億元。

此次上市公司採用了《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中的上市第五套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牀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康希諾生物成立於2009年,已建立基於腺病毒載體疫苗技術、蛋白結構設計和重組技術、結合技術、製劑技術等四大核心技術平台。2019年3月,公司於港交所首發上市,年初至今公司股價上漲247.2%,市值514億港元。

天眼查App顯示,公司曾於2015年11月獲啟明創投(3120萬美元)、禮來亞洲基金(1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7年4月,公司獲得國投創新、歌斐資產、達晨財智等機構融資,包括以上兩家老股東的C輪融資。

在2008年左右,啟明創投就計劃在中國內地尋找好的疫苗企業投資,讓更多的孩子能用上質量一流、價格合理的國產疫苗。但當時有意投資的浙江天元,隨後被國際疫苗巨頭諾華收購。

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樑頴宇表示,投資康希諾生物的決策起初並不被大家看好,因為當時中國疫苗行業正面臨着巨大的風波。但她與團隊相信康希諾生物在多個管線的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及性上能夠做到極致,並做到合理定價。

康希諾生物研發團隊核心人員曾經在賽諾菲巴斯德、阿斯利康和惠氏(現被輝瑞收購)、諾華製藥、中生集團等國內外大型製藥公司牽頭負責或參與創新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康希諾生物致力於針對中國市場研發、生產和商業化疫苗產品,包括三類,即全球創新疫苗、潛在的中國首創疫苗、與中國市場進口產品競爭的中國潛在最佳疫苗,定位於國內中高端市場。

1

核心產品聚集腦膜炎、百白破和肺炎

目前,康希諾生物正在為13個疾病領域研發16種在研疫苗,並取得19項授權發明專利,研發管線涵蓋預防腦膜炎、埃博拉病毒病、百白破、結核病、重組新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帶狀皰疹等多個臨牀需求量較大的疫苗品種,其中包括MCV4、MCV2、嬰幼兒用DTcp、DTcp加強疫苗、青少年及成人用Tdcp、DTcp-Hib聯合疫苗、PBPV和PCV13i。

來源:招股書

產品進度上,康希諾生物研發的埃博拉疫苗 Ad5-EBOV 已於 2017 年獲新藥批准,上市後作為應急使用和國家儲備,未進行商業化銷售。另有兩款腦膜炎球菌疫苗(MCV2、MCV4)均已提交上市申請。

康希諾生物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PCV13i)、全年齡段百白破疫苗(DTcP)在臨牀試驗中。公司與軍事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開發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簡稱Ad5-nCoV)於4月全球率先進入II期臨牀試驗,並於5月15日獲批於加拿大開展臨牀。

同月,Ad5-nCoV臨牀試驗I期研究結果相關論文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柳葉刀》,在給志願者接種後28天時,顯示出免疫原性和人體耐受性,標誌着康希諾的新冠疫苗研發進程再邁出堅實一步。隨後,6月11日,該款疫苗完成II期臨牀試驗揭盲。值得一提的是,該疫苗6月25日已經獲得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衞生局頒發的軍隊特需藥品批件,有效期一年。

康希諾生物獲批的埃博拉疫苗基於5型複製缺陷型腺病毒載體,因此公司重組新冠疫苗的工藝與埃博拉疫苗有一定相似性。

此外,康希諾生物還有6種臨牀前的在研疫苗,包括一種在研聯合疫苗。

2

MCV2、MCV4商業化最先突破

康希諾生物的腦膜炎疫苗產品MCV2、MCV4預計2020年通過批准並上市銷售。

腦膜炎球菌四價結合疫苗(MCV4)——曼海欣Menhycia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註冊優先審評資格,有望成為國內該類疫苗中首個獲批產品,為不同年齡段罹患流腦的高風險人羣提供更有效和更全面的免疫保護。國內有4家機構MCV4產品處於臨牀試驗階段。

此外,該疫苗的臨牀試驗結果顯示,以3次免疫程序用於3月齡,以2次免疫程序用於6-23月齡,以1次免疫程序用於2-6歲健康兒童後,均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7月25日,康希諾與輝瑞投資有限公司達成推廣協議,曼海欣在獲得國家藥監局的監管批准後,將由輝瑞公司負責其在大陸市場的學術推廣。

同時,國家藥監局審核查驗中心網站已披露康希諾生物的腦膜炎球菌二價結合疫苗(MCV2)將迎來藥品註冊現場檢查。

目前在發達國家MPSV(4價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已被MCV4產品取代,國內唯一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為MVC2產品,MCV4為國內首創產品。MCV4和MCV2有望逐步擴大接種面,代替MPSV產品。MCV2有望納入計劃免疫範圍,目前在安徽省內已納入免費接種範圍。MCV4產品則瞄準國內腦膜炎球菌疫苗市場中非免疫規劃市場。

國內腦膜炎球菌疫苗市場預計由2019年22億元增加至2030年的7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2.1%,增長原因主要是由於非免疫規劃腦膜炎球菌單價較高,相對多糖疫苗適用人羣更廣,總體銷售額較大。

來源: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NMPA、灼熾諮詢、招股書

3

募資用於DTcP、PBPV等提前佈局,定位高端

公司疫苗產品未實現商業化銷售,因此未獲得營業收入。2017至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6444.91萬元、-1.38億元和-1.57億元。隨着現有研發項目陸續進入臨牀試驗階段,公司預計2020-2022年將要投入9-12億元研發費用。

生物科技公司將大量資金投入研發的屬性決定了其勢必有“未盈利”的特質,早期投資者願意以高風險為其前景買單。在康希諾生物開發新冠疫苗的信息披露之前,其港股價格相比發行價翻至約4倍,股價最高達到IPO定價的10倍。

根據康希諾生物在科創板的問詢回覆函中披露:“疫苗的生產流程複雜,生產條件苛刻,生產成本大,生產週期長,且國家對於疫苗生產的監管非常嚴格,根據疫苗管理法的規定,疫苗企業應當具備疫苗生產能力,超出疫苗生產能力確需委託生產的,應當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故疫苗企業想要長期發展,均需提前自建生產廠房和車間,生產廠房和車間的建成時間需和公司疫苗研發進度和擬上市銷售進度相匹配。

因此,康希諾生物預計將A股募集資金中的5.5億元投入生產基地二期建設,為繼MCV之後的其他臨近商業化產品提前佈局,包括組分百白破疫苗產品、肺炎球菌疫苗等。

目前國內僅有賽諾菲巴斯德的“潘太欣”為組分百白破,康希諾生物研製的百白破疫苗(DTcP)不僅為國際上較為先進的組分疫苗,且採用了新的生產技術,質量更好且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工藝水平已達國際領先。

而康希諾生物正在研發的十三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PCV13i)與國內已註冊上市的輝瑞Prevnar 13和沃森生物PCV13為競爭產品。公司重組肺炎球菌蛋白疫苗(PBPV)是全球創新的在研肺炎疫苗,並非血清型特異型疫苗,其採用基於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的抗原,對於肺炎球菌有更大的覆蓋範圍。

另外據康希諾生物投資人透露,公司的新冠疫苗產業化基地正在建設當中,未來產能預計將不低於2億劑,而此次A股科創板發行募資將給予該款疫苗開發強力支持。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