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色星期三
昨日,A股尾盤詭異跳水,散户們一度懵逼,預感會有不良徵兆。
果然,今日A股大盤全面撲街了。截止午間收盤,上證指數跌2%,跌破3300點,深證成指下跌2.94%,險守13000點。創業板跌破2600點,跌幅高達3.73%。科創50更是暴跌4.34%。
(來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指已經連跌5天,累計下跌將近10%。主力下跌的板塊是醫藥、科技。這也是前期持續暴漲、估值高企的行業板塊。
(來源:Wind)
盤面上,估值高企的醫藥、消費、科技(半導體、電子)是領跌主力軍。其中,生物醫藥ETF(512290)一度暴跌5.45%;芯片ETF(512760)同樣暴跌3.48%;科技ETF(515000)下跌2.71%;5GETF(515050)下跌2%。
(來源:Wind)
總之,今天吃麪是跑不掉了。
二、暴跌之謎
開盤之後,A股大盤齊齊暴跌,是什麼邏輯呢?
最大的因素是貨幣政策邊際收緊了。
8月11日盤後,中國央行公佈了7月份的信貸數據,主要指標均不及預期。
據披露,7月末, M2餘額212.55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前值是11.1%,預期是11.2%。
貨幣需求端,7月社融規模增量為169000億元,預期是18500億元,前值是34300億元。
信貸指標方面,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增加9927億元,同比減少同比少增631億元,而預期是12000億元。
這着實了貨幣邊際收緊,對於股市自然會有較大壓力。其實,貨幣邊際要收緊,從此前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央行二季度貨幣執行報告、以及央行官員的一些講話中,均能夠找到一些線索。並且,從10年期中國國債期貨價格走勢中,都可以發現蛛絲馬跡。
(來源:Wind)
只不過,前期市場非常瘋狂,情緒高漲,並沒有把貨幣邊際收緊這一定價因子進行充分反應。但最終數據披露之後,大幅低於市場想當然的繼續大寬鬆,自然會反轉下跌。
並且,上半年股市大幅走強,除了疫情快速控制後經濟超預期修復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定價因子就是非常寬鬆的貨幣環境。然而,現在這一因子出現了邏輯變化。
另外,我們從7月份的信貸數據中,還看到了一些端倪。M2-M1的剪刀差還在縮小,預示着什麼呢?
我們先看基本概念——M2是廣義貨幣;M1是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M2-M1=對公賬户的定期存款+個人賬户的銀行存款+證券賬户的保證金。
M2和M1的剪刀差,實際上等於就是當前社會的“潛在購買力”,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個人的銀行存款,還有證券保證金。
M2和M1剪刀差越大,股市的潛在資金來源就越多,反過來M2和M1剪刀差如果縮小,就意味着股市後續的潛在購買資金來源就會降低。
總之,貨幣在邊際收緊,增量資金入場少了,就不具備大漲的基礎。我們看看最近的成交額,雖然連續多日破萬億元,其實並不充沛,因為近來IPO新股瘋狂發行,這點量能根本不足以支撐全面大牛市,最多就是結構性、板塊性的行情。
(滬深兩市成交額走勢圖,來源:Wind)
三、尾聲
今日,醫藥批量跌停,場面非常壯觀。
其實,前幾天,機構主力跑路的跡象已經較為明顯。從5月25日以來,西藏藥業最高暴漲560%。然而在8月4日突襲跌停,到現在已經累計下跌23%。炒作熱門股北摩高科在高位遭遇甩賣,週一跌停,週二繼續下跌,今日還跌超5.5%。
(來源:Wind)
還有熱門的疫苗股——智飛生物7個交易日已經累跌24%,華蘭生物7日累跌23%。可見醫藥股的抱團在週一週二已經出現了鬆動。
一旦鬆動,就是看誰跑得快。今天就是踩踏的大型場面。即便今天暴跌了,醫藥行業整體還是很高。市盈率動輒市盈率動輒就是100倍起步,數百倍屢見不鮮,這種瘋狂追逐的現象不可維繫。
除了醫藥股,還有科技股整體估值也偏高,而兩大板塊又是創業板指的主要權重。而創業板整體市盈率已經超過100倍,在全球來看也是數一數二的。
這樣的估值如果在嚴格控制IPO的情況下,市場投資標的稀缺,流動性氾濫下,是可以維持的。但目前貨幣流動性邊際收緊,IPO 以超高的速度發行,市場最不缺少的就是新股,100倍的市盈率可以維持嗎?
最快這周,創業板註冊制要來了,這會刺破破高估值泡沫,而不是催生資產泡沫的改革。因為未來新股發行不用排隊了,天量的新股入場。池子大了,沒有更多的增量資金進場,存量個股的高估值自然就維繫不了。
對了,8月15日晚間,中美將對於1月份的經貿協議進行評估。但是鑑於當前的緊張關係,恐怕沒有什麼好的結果出來。
近來,美國動作頻頻——繼續打壓華為、搶劫TikTok、對騰訊制裁、微軟威脅斷供windows服務(后辟謠)等等。在互聯網領域要脱鈎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中美關係朝着不好的方向去演化。
然而,中美博弈主題,是自2018年以來,美國挑起貿易摩擦之後,金融市場關注的主要線條之一。從市場角度看,毫無疑問更喜歡“合”,而非“鬥”。當兩國有貿易摩擦升級的苗頭,市場會倍感緊張,出逃避險。如果進一步加劇,風險偏好會再度受挫。
不管是貨幣邊際收緊,還是中美緊張的關係,均對股市壓力頗大。全面牛市不要想了,認真評估手裏的持倉公司估值高不高、業績硬不硬核或許才是我等散户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