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過半,上半程A股市場分化明顯,創業板指的期間漲幅接近36%,深成指也上漲了15%,而滬指卻不漲反跌2%。
而作為A股市場的明星,科創板上半年的情況更是備受投資者關注。
1
47股掛牌合計募資512億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合計有390家科創板企業上會,目前已發行134家,其中117家已經掛牌交易,其中的47家是於2020年上半年開始掛牌交易。
從募資金額來看,今年上半年上市交易的47家公司首發合計募資512億元。其中,募資超過40億元的有石頭科技、華潤微,分別為45億元以及43億元;募資金額位於20億元至40億元區間的有3家,分別是天合光能、滬硅產業-U、澤璟製藥-U;募資金額位於10億元至20億元區間的則有13家,包括百奧泰-U、財富趨勢、復旦張江等公司;17家公司的募資金額位於5億元至10億元區間,包括佳華科技、神工股份、東方生物等;另有12家公司的募資金額不足5億元,最少的是映翰通、特寶生物、京源環保,募資額分別是3.6億元、3.8億元、3.9億元。
數據來源:Wind
從這47家公司選擇的上市標準分佈來看,其中的39家選擇了科創板上市第一套標準,即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
數據來源:Wind
2
截至目前,在這117家已經掛牌交易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上半年股價錄得上漲的公司有76家,佔比超過6成,整體表現不錯。
具體而言,14只個股在上半年錄得翻倍的漲幅,其中碩世生物(688399.SH)飆漲384%,領漲科創板,滬硅產業-U、佰仁醫療漲超200%;13只個股上半年的漲幅處於50%至100%的區間,包括海爾生物、華熙生物、傳音控股等。
圖片來源:Wind
與此同時,上半年股價下跌超過20%的科創板個股有9只,其中瑞松科技下跌38%領跌科創板,威勝信息、神工股份、賽特新材等個股的跌幅也都超過30%。
在這些上半年漲幅居前的科創板個股中,醫藥股的佔比非常高,這一點和整個A股市場上半年的情況是一樣的。
另外,截至6月30日,滾動市盈率方面,微芯生物的這一指標達到了1109倍,甩開了其他科創板個股一大截;中微公司的市盈率也達到了584倍;芯源微、金山辦公、特寶生物、晶晨股份的滾動市盈率均超過了300倍;另有38家公司的市盈率處於100倍至300倍區間,包括佰仁醫療、神工股份、容百科技等。
圖片來源:Wind
總體來看,科創板個股的市盈率比A股主板、中小板個股的市盈率要高。
3
從上半年日均成交金額來看,這一指標超過10億元的有6只個股,其中滬硅產業-U日均成交金額達到了29億元,遠超其餘科創板個股,金宏氣體、復旦張江、華潤微等公司也都超過10億元;而日均成交金額不足1億元的則有25只個股,其中建龍微納、邁得醫療得日均成交金額最低,分別為0.54億元、0.55億元。
數據來源:Wind
上半年科創板個股的日均振幅方面,光雲科技、滬硅產業-U的日均振幅均超過了10%,鬆井股份、金宏氣體、芯源微、聯贏激光的日均振幅也都超過9%;而中國通號、久日新材、柏楚電子、卓越新能上半年的日均振幅不足4%。
從上半年日均換手率來看,芯源微是目前科創板日均換手率最高的,達到了22.11%;潔特生物、碩世生物、熱景生物、有方科技等股的日均換手率也都超過了15%;國盛智科的日均換手率僅為0.61%,澤達易盛、神州細胞-U、聯贏激光的日均換手率也不足2%,而這些換手率偏低的個股均是最近剛上市的次新股。
數據來源:Wind
總體來看,雖然不同的科創板個股之間的活躍度有差別,但是相較於A股其他板塊,科創板整體的交易熱度要高很多。
4
截至目前,已經有33家科創板公司對2020年中期業績進行了預警,其中天合光能的預警類型是預增;澤達易盛、碩世生物等5股的預警類型是略增,國盛智科、昊海生科、潔特生物等6股的預警類型是續盈;而安博通的預警類型則是首虧;光峯科技的預警類型是預減;鉑力特、山石網科、安恆信息等6股的預警類型是續虧;神工股份、晶晨股份等4股的預警類型是略減;另有復旦張江、江蘇北人、普元信息等9股的預警類型是不確定。
數據來源:Wind
整體來看,在這33家科創板公司中,中期業績預喜的有12家,佔比約為36%,表現比較一般。
5
7月已經來到,而在本月,科創板將迎來一大波解禁。
數據顯示,整個7月份,科創板合計有33只個股將解禁31.74億股,解禁市值達到了1887億元。
而由於科創板運行將滿一年,首批上市的25只科創板個股將迎來集中解禁。因此,科創板7月份的解禁主要集中在7月22日這一天。
在首批上市的25只科創板股票中,除華興源創沒有解禁外,其餘24只股票的解禁數量達到了31.58億股,佔本月全部解禁數量的比例超過了99%,解禁市值則達到了1877億元。
其中,中國通號的解禁數量最多,為7.21億股;瀾起科技、西部超導、天宜上佳、容百科技等個股的解禁數量也都超過了2億股;而南微醫學、新光光電、方邦股份等個股的解禁數量不足2000萬股。
圖片來源:Wind
解禁市值方面,中微公司的解禁市值領跑這25只個股,達到了442.27億元;瀾起科技、虹軟科技的解禁市值也都超過了200億元;而南微醫學、交控科技、航天宏圖的解禁市值則不足30億元。
圖片來源:Wind
近期,針對7月份科創板的大規模解禁,多家券商機構發表了看法:
申萬宏源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科創板解禁壓力主要集中在7月24日當週,對當周的個股解禁的股份性質進行拆解,按照不同資金屬性,將解禁股份分為創投、投資公司、個人、外資、法人、員工持股、保險、公募基金、戰略配售、年金、養老金和社保等12種,其中不同的資金對應的屬性存在差異,一般創投基金上市以後存在減持變現,另外個人、投資公司和打新的公募基金在解禁後減持的概率相對更大,而外資、員工持股、法人、保險、戰略配售、年金、養老金和社保等資金屬性相對長期,所以認為其在股份解禁後減持的概率相對較小。
目前,科創板解禁壓力主要來源是創投基金。
不過,分析師還表示,減持方式的多樣化和增量資金入市預期有望緩和科創板個股解禁壓力。
粵開證券分析師則認為,擾動作用有限。首先,以史為鑑,解禁規模對A股整體擾動有限。一家公司的股價並非僅僅受股票解禁的影響,仍要看股東減持的意願,屆時的市場環境也會起到關鍵作用。其次,政策對科創板及科技成長公司暖風頻吹,增量資金有望緩解個股的解禁減持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