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重磅!央行副行長朱鶴新“空降”中信集團 常振明掌舵十年卸任
格隆匯 03-20 14:14

作者:楊希 

來源: 新浪金融研究院

朱鶴新 圖片來源:國新辦

中信集團迎來新任掌舵者!新浪金融研究院(ID:sina_jinrong)獲悉,中信集團今日召開幹部大會,宣布央行副行長、黨委委員朱鶴新出任集團黨委書記,並將被推選為董事長。

中信集團官網午間公告稱,2020年3月20日,中信集團召開領導幹部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曾一春同志出席會議並宣佈中央決定:朱鶴新同志任中信集團黨委書記,常振明同志不再擔任中信集團黨委書記。

圖片來源 中信集團官網

現年52歲的朱鶴新,從1993年進入交通銀行南京分行開始,在銀行體系工作近23年,擁有豐富的金融機構從業經驗。2015年3月,他由交通銀行副行長轉任中國銀行副行長,次年6月調任四川省政府副省長。2018年7月,朱鶴新出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

在今天的幹部會議上,朱鶴新表示,來中信集團工作,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將與班子其他同志團結協作,帶領廣大幹部員工,貫徹落實好黨中央關於經濟金融發展和國企改革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斷開創中信發展新局面。

中信集團現任董事長為常振明,公開信息顯示,常振明出生於1956年10月,現年65歲。常振明自2010年起接任中信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在常振明掌舵中信集團的十年間,中信集團完成了一系列的蜕變,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中信集團連續11年上榜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位居第137位。

朱鶴新2018年出任央行副行長

曾是金融副省長

朱鶴新出生於1968年3月,江蘇啟東人,199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8月參加工作,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系經濟信息管理系統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工學學士,高級經濟師。

公開信息顯示,朱鶴新曾在交通銀行工作超過20年。2015年3月,他由交通銀行副行長轉任中國銀行副行長。2016年6月,朱鶴新離開金融系統,出任四川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主要負責金融、商務、投資促進、外事僑台、工商行政管理、民營經濟、服務業等工作。

2018年7月,朱鶴新出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曾有分析人士認為,朱鶴新具有地方為官的經歷,相對了解地方的金融形勢,對央行職能的發揮具有積極影響。

在央行任職副行長期間,徵信工作由朱鶴新主管,他曾在去年六月,央行組織開展的第十二個“614信用記錄關愛日”時表示,央行徵信中心運行和維護的徵信系統,已成為世界上收錄人數最多、數據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的徵信系統,基本在全國範圍內為每個有信用活動的企業和個人按照統一格式標準建立了信用檔案。

此次朱鶴新履新中信集團,可謂“重任在肩”。官網信息顯示,中信集團業務現已涉及金融、資源能源、製造、工程承包、房地產和其他領域。2019年中信集團連續第11年上榜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位居第137位。

朱鶴新在3月20日的幹部會議上表示,來中信集團工作,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將與班子其他同志團結協作,帶領廣大幹部員工,貫徹落實好黨中央關於經濟金融發展和國企改革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斷開創中信發展新局面。

常振明掌舵十年

中信集團蜕變

常振明掌舵中信集團,至今已近十年。2010年12月29日,中信集團官網發佈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於該公司人事調整決定的新聞稿,常振明擔任中信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常振明擁有25年的中信工作生涯。1983年進入中信集團(時名中國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工作,他只有兩年離開過中信集團,即在2004年到2006年奉命調任建行行長,完成改制上市工作後,回到中信集團升任總經理和副董事長。

中信集團(原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是在鄧小平同志支持下,由榮毅仁於1979年創辦的。2002年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進行體制改革,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成為國家授權投資機構。在常振明掌舵中信集團的十年間,中信集團完成了一系列的蜕變。

2011年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整體改製為國有獨資公司,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集團),併發起設立了中信股份。2014年8月,中信集團將中信股份100%股權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實現了境外整體上市。

中信集團官網顯示,中信股份是香港恆生指數最大成份股之一。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信股份的總資產達港幣76,607億元,營業收入為港幣5,333億元,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港幣502億元。

此次卸任中信集團黨委書記,常振明表示,中央選派朱鶴新同志擔任中信集團主要領導,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信集團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對此堅決擁護。常振明對黨組織多年的培養、歷屆中信領導同志的幫助和廣大員工的支持表示感謝,並號召集團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員工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定上來,全力支持朱鶴新同志的工作。

目前,中信集團副董事長為王炯,王炯同時為集團總經理。目前中信集團共有四位副總經理,分別是李慶萍、劉正均、蔡希良和徐佐,其中李慶萍同時為集團執行董事、中信銀行董事長。集團還有一名總經理助理,為張佑君。

附朱鶴新簡歷:

1987年9月至1991年8月,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系經濟信息管理系統專業學習

1991年8月至1993年6月,江蘇省南通市第一印染廠職工

1993年6月至1997年6月,任交通銀行南通分行國外業務部存匯會計科會計、副科長、科長

1997年6月至1998年2月,任交通銀行南通分行開發區支行副行長

1998年2月至1999年2月,任交通銀行南通分行國外業務部副主任

1999年2月至2000年2月,任交通銀行南通分行營業部主任兼國外業務部經理

2000年2月至2000年5月,任交通銀行南通分行市場營銷部經理兼國外業務部經理

2000年5月至2000年11月,任交通銀行南通分行市場營銷處處長兼國外業務部經理

2000年11月至2001年11月,任交通銀行南通分行副行長、黨委委員

2001年11月至2002年2月,任交通銀行蘇州分行副行長、黨委副書記

2002年2月至2006年11月,任交通銀行蘇州分行行長、黨委書記(2001年9月至2003年10月,南京大學商學院金融學系金融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

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任交通銀行南京分行行長、黨委書記

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任交通銀行江蘇省分行行長、黨委書記

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任交通銀行公司業務總監、公司機構業務部總經理兼北京管理部常務副總裁(其間: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中央黨校第29期中青年幹部培訓一班學習)

2011年10月至2011年12月,任交通銀行公司業務總監兼北京管理部常務副總裁,北京市分行行長、黨委書記

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任交通銀行黨委委員兼公司業務總監,北京管理部常務副總裁,北京市分行行長、黨委書記

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任交通銀行黨委委員兼公司業務總監,北京管理部總裁,北京市分行行長、黨委書記

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任交通銀行黨委委員兼北京管理部總裁,北京市分行行長、黨委書記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任交通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兼北京管理部總裁,北京市分行行長、黨委書記(其間: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中央黨校第53期省部級幹部進修班學習)

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任交通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兼北京管理部總裁

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任中國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任中國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黨委委員

2016年6月,任四川省副省長、黨組成員

2018年7月,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