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十年豪賭今日塵埃落定,股價高開近9%!吉利與沃爾沃緣何選在這個時點合併?
格隆匯 02-11 12:59

作者:周健 

來源: 上海證券報

十年前的一場豪賭,改變了中國汽車行業的格局。十年後的這場重組,又會改變什麼呢?

2月10日晚間,吉利汽車發佈公告稱,公司管理層正在與沃爾沃汽車AB公司(下稱“沃爾沃汽車”)的管理層進行初步討論,以探討通過兩家公司的業務合併進行重組的可能性,並將保留吉利、沃爾沃、領克及極星每個品牌的獨特性。合併後的業務擬於香港及斯德哥爾摩上市。

今日早盤,吉利汽車股價高開近9%,盤中最高漲幅逾11%。截至午間收盤,吉利汽車股價報14.54港元,上漲6.13%。

十年豪賭,一場雙贏

2020年,是吉利控股收購沃爾沃的第十年。

十年前的3月28日,吉利控股與福特汽車簽署最終股權收購協議,獲得沃爾沃汽車100%的股權及相關資產。外界將李書福的這次收購視為一場“豪賭”。

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從福特汽車手中全資收購了沃爾沃汽車。圖片來源:吉利控股官網

如今看來,李書福不僅賭贏了,而且實現了雙贏——吉利控股用資金和中國市場復興沃爾沃,沃爾沃則以技術“反哺”吉利汽車。

吉利控股在收購沃爾沃汽車的同時,也將後者知識產權相關的資產收入囊中。雙方圍繞研發、採購、製造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共同研發並共享了CMA模塊化平台,還在瑞典聯合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

十年間,吉利控股在研發上的投入累計近1000億元,在全球建有五大研發中心和造型設計中心,共有2萬名研發設計人員,旗下有吉利、領克、幾何、路特斯、寶騰等在內的多個汽車品牌。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吉利控股也在混動技術、純電技術、替代燃料與燃料電池四大技術上擁有專利超過300項。

從2009年至2019年,吉利汽車的年度銷售量從33萬輛增加至136.2萬輛。尤其是2015年至今,吉利汽車的銷量增速表現高於中國汽車行業的整體水平,其中2018年吉利汽車的銷量同比增長超過兩成,累計銷量突破150萬輛。

2月6日,沃爾沃汽車在瑞典公佈2019年財報,全年營業收入為2741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8.5%;經營利潤為143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0.8%;全球銷量首次突破70萬輛,達到70.54萬輛,連續六年刷新銷售記錄。

儘管當前全球車市難言景氣,但沃爾沃汽車在中國、美國和歐洲市場均獲得正增長,其中中國市場憑藉15.46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18.7%。

下個十年,路向何方

在這個時點,探討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業務合併重組的可能性,或許是李書福正在籌劃吉利控股的下個十年。

事實上,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已經成立合資品牌——領克汽車。2017年7月20日,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吉利控股簽訂備忘錄,沃爾沃入股領克汽車。

入股後,吉利汽車持有領克汽車50%的股份,其餘50%的股份則由沃爾沃汽車和吉利控股持有。同年12月,吉利控股宣佈收購沃爾沃集團8.2%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持股股東,2018年6月完成交割。

2016年10月,吉利汽車集團發佈LYNK&CO全新品牌。圖片來源:吉利控股官網

“通過雙方的協同,不僅能夠使用到已有的技術,同時共同聯合投入研發適應未來的、有競爭力的技術。”在領克汽車的發佈會上,吉利控股總裁安聰慧表示。

領克汽車的市場表現有目共睹,2019年累計銷量為12.81萬輛,同比增長6.4%。如果此次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業務合併重組完成後,在核心技術、銷售渠道、資本運作上雙方都將產生更緊密的聯繫。按照2019年的銷量計算,總銷量超過200萬輛。

多年來,李書福始終充滿危機感。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汽車行業的倖存者只有兩三家,而“單打獨鬥不可能贏得這場戰爭”。

在2020年的新年賀詞中,李書福提到,顛覆性的技術將給全球發展和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將席捲汽車行業以及更大範圍的交通出行產業。對此,他表示,2020年將持續推進吉利全球化發展戰略,“全面融入到全球汽車工業的大熔爐之中,真正實現協同共贏格局。”

這個“全球汽車工業的大熔爐”中,除沃爾沃汽車外,還有戴姆勒。2018年,吉利控股以約90億美元收購了戴姆勒公司9.69%的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2020年1月8日,吉利控股正式與奔馳組建smart品牌全球合資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聯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的發展。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