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可威成東陽光藥“現金奶牛”,產品收入結構短期難改善
格隆匯 02-04 08:46

作者:陳曉京 

來源: 斑馬消費

受此次疫情影響,醫療股再次受到市場追捧,“流感概念股”東陽光藥的股價迎來上漲。

這一方面來自於3款產品,在此前帶量採購中成功中標,另一方面,則是公司核心產品可威在流感高發季暢銷。

斑馬消費注意到,從2012年開始,可威產品逐漸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截至2019年中報,其銷售收入佔比公司收入高達95.41%。

可威產品“一枝獨大”,並非沒有遠憂,隨着類似可威的產品出現,公司手中30多個產品中,尚難有與之媲美的產品。

可威貢獻9成收入

在當前疫情中,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專家組制定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中,提到奧司他韋是臨牀一線抗病毒藥物。東陽光藥(01558.HK)正是國產奧司他韋(可威)生產商。

可威(全名為磷酸奧司他韋)是一種抗流感用化藥,在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甲流、乙流等,目前已經成為抗病毒一線臨牀用藥。

早在2006年,公司就已獲得生產許可,逐漸成為核心產品。2013年,佔據國內奧司他韋大部分市場份額。

2012年至2018年期間,可威產品實現火箭式增長。

斑馬消費梳理髮現,2012年,可威產品在公司產品收入貢獻佔比不到5%,至2018年,其貢獻佔比飆升至89.50%。目前,公司已成為國內抗流感用藥市場的絕對龍頭。

1月初,東陽光藥披露未經審核數據,預計2019年實現營收62.20億元,同比增長145%。

安捷證券預計,在上述預計年度業績中,有約95%的收入來自於可威產品。

可威有膠囊和顆粒兩款產品,售價不菲。在某電商平台上,可威75mg*10粒/盒(膠囊)售價192元,可威15mg*10袋裝/盒(顆粒)售價69元。

2017年,可威顆粒、可威膠囊分別實現銷售9.62億元和4.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7%和129%;2018年,可威顆粒和可威膠囊實現銷售分別為16.18億元和6.2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8.21%和43.15%。

可威的暢銷,主要是最近幾年國內流感病患人數每年預增。

中國疾控中心披露數據,2019年第1季度國內流感病患為130萬人,超過2018年全年。這種市場背景下,可威產品早已成為公司“現金奶牛”。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可威產品分別實現銷售收入14.01億元、22.47億元和29.30億元,分別佔比公司營收的87.49%、89.50%和95.4%;同期,可威產品對公司貢獻毛利潤分別為11.56億元、18.88億元和24.99億元,分別佔比87.53%、89.40%和95.4%。

高毛利率的可威產品,直接拉昇了公司整體毛利率,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82.49%、84.11%和85.33%。

產品收入結構短期內難改善

中金研報顯示,2018年,可威膠囊和顆粒產品在國內三級醫院滲透率分別達到69%和57%,而在基層醫療機構的滲透率為2%和5%。

也就是説,基層市場將是公司未來提升可威產品滲透率、提增業績的重要渠道之一。

為向基層市場滲透,公司已着手增加人力資源儲備,2019年中報顯示,公司擁有銷售人員3123人,較2018年末增加433人。公司4支銷售隊伍覆蓋國內等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以及藥店等銷售渠道。

結合歷年數據及市場滲透率來看,短期內,公司業績仍會依賴可威產品在各級渠道放量,但這不是沒有遠憂。

斑馬消費梳理髮現,早在2012年,爾同舒、歐美寧、欣海寧及喜寧等4款藥品是公司營收主力,它們銷售收入佔比公司營收比例均在20%以上,到了2018年末,這些藥品產品紛紛被壓縮。

以公司第二大產品爾同舒(苯澳馬隆片)位列,這種主要用於治療高尿酸血癥的藥品,是公司重點培育的產品, 2015年、2017年及2018年,爾同舒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5.3%、2.48%和3.93%。(公司未披露2016年爾同舒相關數據)。

2018年,歐美寧、欣海寧、喜寧收入佔比分別為2.27%、1.20%和1.70%。

也就是説,公司自2006年生產並推出可威以來,可威產品實現一支獨大。

儘管公司目前已形成抗病毒藥物、心血管藥物、內分泌及代謝類藥物三大產品系列,但公司在產品梯隊建設方面,目前尚無與可威相媲美的產品。

今年1月,公司3款藥品(福多斯坦片、鹽酸莫西沙星片以及奧美沙坦酯片)已中標國家組織的集中採購,這些中標產品價格親民,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這是公司在改善公司收入結構中走出的一步。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