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以新冠之名:中國醫療集團,這次又會坑殺多少人?
格隆匯 02-02 21:15

作者 | 胡一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還是熟悉的套路,還是熟悉的配方:取一個宇宙第一的公司名字,借一次攪動人心的事件,講一個子虛烏有的動聽故事,狂拉一大波股價,悶殺一批沒有辨別能力的投機者。

這種故事,在香港市場上往復上演,從沒停過,而人性的善與惡,就在這種遊戲裏被演繹,被描摹,被嘲笑,被驚歎。

這次的主角,是一家叫中國醫療集團的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而故事的背景則是今春從天而降,人心惶惶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

1

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趕上春運的大潮,每日緊張的關注着患病人數攀升之時,資本市場內也出現趁勢節節攀升之徒。

2020年1月22日,國家衞健委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其中第一次將洛匹那韋/利托那韋 納入診療方案中,網絡上迅速流傳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王廣發主任就是服用此藥痊癒的。

(資料來源:國家衞健委)

有診療藥物的出現,無疑是給社會帶來了新的希望,但在另一些人眼裏,卻是借勢炒作的工具。

1月24日,中國醫療集團緊接着發佈公告,宣佈集團成立數字臨牀研究專項行動組,由在抗擊 Sars 疫情中從事臨牀研究的宋雪梅博士牽頭,與北京大學協和醫學院和武漢同濟大學專家篩選戰勝這次疫情的藥品和開展相應 RWS 研究。而公司的關聯方萬全萬特廈門製藥公司生產洛匹那韋及利托那韋的口服混懸製劑(國藥準字 H20040411:國藥準字 H20051019)成為衞健委印發新型肺炎國家版診療方案修訂版兩個推薦用藥:抗病毒可試用α-干擾素、洛匹那韋/利托那韋。中療集團 RWS 臨牀研究中心正在春節期間開展研究。但此時已經進入春節假期休市階段,資本市場的躁動還沒有體現,卻已出苗頭。

1月27日,國家衞健委再次印發試行第四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依然保留洛匹那韋/利托那韋 在診療方案中。

1月29日港股開盤,中國醫療集團高開高走,漲幅達到280.53%,晚間收盤後,公司再次公告,目前集團關聯公司萬全萬特廈門有限公司是一家唯一國內歷史生產過該產品製劑,企業同時擁有原料批文,申請相關專利和已經向國家藥監局申請重新恢復生產。公司股價來勢洶洶,連續三天公司最高漲幅達到33.45倍,市值從1.29億最高升至38.82億。人們常説十年十倍股是多麼成功的投資,那麼三天三十倍股又是怎樣“魔幻”的存在呢?

據瞭解,公司的關聯公司萬全萬特廈門有限公司曾獲得利托那韋口服溶液(75ml:6g)批件(國藥準字H20051019),但已處於停產狀態,藥監局網站上僅能查到利托那韋原料藥(國藥準字 H20040411)批件。

(資料來源:國家藥監局)

公司公告表示已經向國家藥監局申請重新恢復生產,但復產關乎生產車間、廠房等一系列生產檢測,是否能夠快速落地,未知數較大,且中國醫療集團的利托那韋口服溶液應該還沒有通過一致性評價。美國艾伯維的原研利托那韋口服溶液很多年前已停產了,想恢復生產,考慮因素頗多,是否能快速落地,還是個值得考量的問題。而在天眼查顯示,2016年7月12日,萬全萬特曾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在萬眾一心之時,都希望有治療的藥物快速供給患者使用,但是若無法做到確定性,在危機時刻是否是對於生命不負責的體現呢?

2

做醫藥的,首當其衝的就是嚴謹,從臨牀前研究,到人體臨牀試驗,再到正式推廣應用,各個環節缺一不可。不管是藥物還是疫苗,首先都要在臨牀前研究中證明藥物分子和疫苗在細胞和動物模型中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要達標,證明是無毒無害的才能上臨牀進行人體試驗。到了臨牀試驗階段,招募受試者後,服藥和注射疫苗都需要在嚴格的監控下進行並記錄每人的各種生理指標數據,還需長時間觀察是否有長期毒害或者其他副作用,這都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及時間,缺一不可。

就在昨日,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在線發表了多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病例的論文,介紹了美國首例確診病例的診療過程以及臨牀表現,基於患者的病情惡化,最後使用美國的“同情用藥”(compassionate use)原則進行了一種尚未獲批的藥物,吉利德(Gilead)的remdesivir,此藥本是研發用於埃博拉病毒治療,因冠狀病毒裏同樣有RdRp,醫生們最後決定使用。

儘管在治療之後,這名患者的病情出現了迅速的緩解,但依然是個例,需要進行隨機對照的臨牀試驗,才能確定remdesivir和其他在研藥物在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據ClinicalTrails.gov PRS 顯示,吉利德的remdesivir針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III期臨牀試驗將於2月3日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啟動進行,包括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進行,來確保對感染者是否安全及有效。臨牀入組270例,包括輕度、中度新冠患者,由中日友好醫院曹彬博士牽頭,2月3日開始,預計於4月27日結束。

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依然需要2個多月的臨牀試驗,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在大規模應用之時,不會因為樣本的放大導致不同臨牀反應、不同副作用而導致現引發其他負面的狀況出現,這才是科學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

當然,國內其實並不是不知道這些客觀規律的存在,主演知道,配角也知道。中國醫療集團知道這就是一場戲,而那些加入炒中國醫療集團的人也在配合這場戲,包括去接盤的,也是,大家都想的是,在戲結束之前,撈一筆,走。只是,最後一棒到誰手上,誰知道呢?

你要知道,有些故事,大家都知道是一場戲,卻可以演上個十年。1998年10月27日,重慶啤酒發佈公告,斥資1435.2萬元收購佳辰生物52%股權,當時佳辰生物聲稱依託第三軍醫大學的科研平台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進行乙肝新藥的開發;2001年1月19日,重慶啤酒將佳辰生物股權比例增至93.15%,從此往後的十年,一個啤酒公司藉着乙肝疫苗的概念,反覆炒作迎來了在二級市場的巔峯。

直到2011年,這場戲才結束。2011年因為疫苗揭盲數據低於預期,導致股價九天一字板跌停,一夜回到解放前。2014年12月重慶啤酒決定終止乙肝疫苗項目的研究,16年的迷夢終破碎。

A股好在這幾天沒開盤,不然我相信許多公司都會或直接,或暗示,我這裏有神藥哦。或許,週一我們就可以欣賞一波雙黃蓮了。

3

小結

長年為仙股的中國醫療集團,在非常時期換上新皮囊,搖身一變走上人生巔峯。當人們都在譴責無良商家兜售二手口罩之時,其實中國醫療集團,那些炒中國醫療集團的,行為又有何區別。

以新冠之名,這波會坑多少人呢?不知道,然而被坑的,也基本是願挨的。

自始至終,熱鬧過後,終將是一地雞毛。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