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全國上下都過得異樣冷清。因為武漢肺炎疫情的緣故,人多可以聚集的公園、寺廟等公共場所節假期間大多大門緊閉。
當中最受傷的莫過於電影院。近年春節+電影院近乎成了家庭團聚的標準娛樂活動。但因疫情肆虐,全國大部分電影院唯有關門大吉。
按照原計劃,若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眾生安好,今年的春節檔將會是歷史上最熱鬧的春節檔。
本月18日0點,2020年春節檔正式開售。《唐探3》在23小時內預售票房就突破1億元,成為預售票房最快過億的華語電影。截至2020年1月20日上午9時,統計大年初一映前總預售票房:《唐人街探案3》預售1.3億、《姜子牙》預售2644萬、《囧媽》預售2426萬、《奪冠》預售1529萬、《緊急救援》預售1406萬、《急先鋒》預售1062萬、《熊出沒·狂野大陸》預售4389萬(含3600萬點映票房)。
按照此趨勢,今年的春節檔,不僅觀眾可供選擇電影眾多,電影類型豐富,電影背後的投資方亦可從中賺的盆滿缽滿。
然而,天有不測之風雲,農曆二十九,原定春節檔上映的七部電影《姜子牙》、《熊出沒》、《囧媽》、《唐人街探案3》、《奪冠》、《急先鋒》、《緊急救援》陸續宣佈撤檔,本期借本次春節檔走出寒冬影視製作公司們沒想到今年春節卻走入更寒冷的深冬。
週三港股開市後,影視娛樂板塊指數不出意外連跌三日,似乎預示了下週A股開始影視板塊的走向。事實上,A股影視動漫板塊自1月8日起,已開啟一波下行行情。當前春節假期延長,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全國範圍內電影院重新開放仍未有定期,短期內影視股或仍將面臨較大的壓力。
(圖源:同花順)
2019年板塊個股業績喜憂參半
去年年底,隨着《慶餘年》、《鶴唳華亭》等庫存古裝題材電視劇順利上線播放並取得較高市場反響;電影《少年的你》、《南方車站的聚會》等暑期檔電影在一再延期後順利上映,行業監管出現放鬆跡象。
而庫存電影/電視作品得以上畫對於經歷2018年監管突然收緊而被殺個措手不及導致回款困難的上市公司而言無疑是最大的利好。亦正是在這個時候(12月起),此前一直遇冷的動漫影視板塊開始重新獲得市場關注。
(圖源:同花順)
但從近一個月影視行業上市公司陸續披露的2019年業績預告來看,年末的行業回暖對於其全年業績帶動始終有限。據同花順統計,當前A股已公佈2019年業績預期的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共有18家,預期淨利潤產生虧損的有9家,佔50%,包括華誼兄弟、歡瑞世紀、萬達電影、華策影視、捷成股份、祥源文化、當代東方、ST中南及唐德影視。
當中,當代東方、ST中南及唐德影視三者預期減虧。
而預期取得淨利潤的九家上市公司中,扭虧的有五家,分別為ST東網、奧飛娛樂、美盛文化、華錄百納、幸福藍海及文投控股。浙江廣廈則屬於大幅上升、光線傳媒預降。
(圖源:同花順)
除上述統計個股之外,昨晚慈文傳媒、長城影視及北京文化亦公佈公司各自2019年業績預期。慈文傳媒預計去年實現盈利1.6億至2.1億元,上一年虧損10.94億元;長城影視預計去年虧損7億至9億元,上一年虧損4.14億元。公司虧損增大的主要原因為部分子公司經營業績未達預期,故相應計提商譽減值撥備。
北京文化則預計虧損19.5億-24.5億元,上年同期則盈利3.26億元。公司大幅轉盈為虧的原因同樣是由於商譽減值撥備。據悉,由於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世紀夥伴文化傳媒及浙江星河文化業績下滑,北京文化擬計提商譽減值撥備13.7億至14.7億元。
按目前已披露的業績預期來看,去年年底開始"解凍"的影視行業個股全年業績喜憂參半。當中市值較大的公司如萬達電影、光線傳媒、華策影視、華誼兄弟及北京文化等預期去年盈利表現均不太理想。
對於以上公司而言,行業僅僅只是"解凍",春天還遠遠未至。
而市場之所以會在去年年底重新關注影視板塊,除了行業監管出現放鬆的邊際改善跡象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今年春節時間比較早,而春節檔電影背後投資方較多,亦會利好板塊整體業績表現。
按西南證券統計,春節檔七部電影背後的(聯合)出品/發行公司包括了萬達電影、中國電影、光線傳媒、橫店影視、歡喜傳媒、文投控股及幸福藍海等上市公司。市場此前對板塊的炒作很大部分原因是由於對春節檔電影票房成績的樂觀預期。
如今春節檔電影已經集體撤檔,且最終上畫時間仍難有定論,年後A股開市有關公司或將迎來一波估值下跌。
(圖源:西南證券研報)
自去年12月份至今,影視板塊個股中,股價累計漲幅較大且參與了春節檔電影投資的公司包括萬達電影及幸福藍海,開年後兩公司或將迎來更大的估值回調。
除此之外,預期去年業績不佳但目前股價走勢尚可的北京文化及華策影視亦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股價下滑。
(圖源:同花順iFinD)
商譽、存貨、應收賬款"雷點"眾多
如上文提及的北京文化,不少影視公司身上有較高商譽,一旦業績表現不佳,大幅計提的商譽就可能拖垮全年利潤表現。
按第三季披露數據統計,目前影視板塊中商譽較高(商譽/淨資產高於40%)的個股有當代明誠、萬達電影、文投控股、奧飛娛樂、ST中南、捷成股份、祥源文化及美盛文化。截至目前為止,文投控股、奧飛娛樂已披露業績預告,但其他公司仍有商譽爆雷的風險。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除商譽之外,影視作品長期積壓、平台無法順利播出等問題導致回款困難會導致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存貨積壓等問題,亦可能導致有關公司計提應收賬款及存貨撥備,影響利潤。
按去年第三季數據統計,當前板塊存貨週轉天數較長(高於200天)的公司有歡瑞世紀、華策影視、北京文化、ST中南、當代明誠、浙江廣廈、慈文傳媒、當代東方、*ST東網、光線傳媒、華誼兄弟、華錄百納、奧飛娛樂。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而應收賬款週轉天數較長的公司則有歡瑞世紀、華策影視、浙江廣廈、ST中南、當代明誠、北京文化、捷成股份、華錄百納、當代東方、慈文傳媒、中廣天擇、祥源文化。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若以上公司在最新去年年報中並未對其應收賬款及存貨作相應計提,未來亦須提防以上高存貨週轉天數/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公司潛在的"雷點"。
目前武漢疫情影響仍持續,春節檔的炒作風口利好變利空後,短期之內影視板塊上市公司或很難再獲市場關注。
至於近期歡喜傳媒與字節跳動合作會否引發電影業態革新,從而為行業帶來新的盈利模式,在此引用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的話作參考:
"院線電影就要上院線,除非是網絡大電影。"
鑑於當前行業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在春節檔電影集體撤檔後,本身問題較多且去年基本面改善並不顯著的影視股暫時而言或已不算投資的好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