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市值超300億!UCloud正式上市,成國內公有云第一股
格隆匯 01-20 14:46

季昕華:UCloud的新起點

文 | 王剛 

來源: 雷鋒網  

中國雲計算第一股、中國A股市場首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這是UCloud的新身份。 

1月20日上午,上海證券交易所,UCloud優刻得正式上市(登陸科創板),發行流通股。

    股票簡稱:優刻得

股票代碼:688158

公司總股本:42253.2164萬股

本次上市流通股本:4373.893萬股

發行價:33.23元/股

在敲鐘後,開盤價達到了72元,瞬時最新價73.18元,漲幅120.22%。

在BAT雲、華為雲、金山雲等巨頭背靠大樹的行業環境中,UCloud這家代表中立第三方的公有云廠商終於殺出一條新路。

UCloud董事長兼CEO季昕華致辭中表示:優刻得用自己不斷的自主創新證明,在中國做底層基礎研發是有發展機會的;在中國互聯網有巨頭的情況下,創業公司也有機會成長起來。 

季昕華表示,優刻得將始終堅持“客户為先”,聚焦通過創新技術開發和規模產品應用,來滿足並超越客户需求,用雲計算幫助更多夢想者推動社會進步。

據悉,此次UCloud募集資金近20億(實際為19.44億元)。

這筆資金將用在哪裏?

招股書披露,UCloud優刻得將踐行CBA(Cloud Computing、Big Data、AI)戰略,募集資金用於“多媒體雲平台項目”、“網絡環境下應用數據安全流通平台項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務平台項目”、“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優刻得數據中心項目”。

從這4個方向上來看,除了一直以來都是重資金投入的數據中心之外,AI平台的打造也成為了一個新的重點。

相比BAT在AI領域的投入,UCloud要想“CBA”三位一體化發展,必然需要拓寬邊界,進一步加快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研發與經營。

截止發稿,UCloud市值超300億

1

股權結構

由於UCloud是中國A股市場首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也必然引發外界對股權結構的關注。

雷鋒網瞭解到,在股權結構上,UCloud優刻得開創了中國A股市場 “特別表決權結構”的先河,公司實控人季昕華、莫顯峯及華琨持有的A類股份每股表決權,為其他股東(含本次公開發行對象)持有的B類股份每股表決權的5倍。

而UCloud本次發行 5850 萬股,季昕華、莫顯峯及華琨在本次發行完成後將合計持有公司 23.12%的股份及 60.06%的表決權。

一般而言,採用AB股結構一般是因為創辦人財力有限,要透過多輪融資引入財務投資者,才能令公司壯大,所以創辦人攤佔的財務股權往往會大幅攤薄,而同股不同權的股權架構正好可以讓創辦人在持股較少情況下繼續控制公司。

據瞭解,季昕華、莫顯峯及華琨等3人是UCloud最早的創始人團隊(2012年3月)。

季昕華作為 CEO 全面負責公司業務,並重點把關雲計算安全防護的關鍵技術。這也符合他第一代“紅客”的身份。

莫顯峯作為 CTO 全面負責公司技術及研發工作,並重點把關網絡存儲及虛擬化方面的技術難點。

華琨是UCloud首席運營官的角色,且有技術背景,曾在騰訊互聯網運營部運維總監、雲平台部運營總監,負責 QZone 和開放平台的技術運營與服務工作。

2

靴子落地

作為科技創新企業籌集資金的新形式,科創板在2019年受到了熱捧,UCloud這次的舉動讓大家關注這一雲計算版塊的前途命運。

自2019年3月就傳出UCloud衝擊科創板的消息,官方到4月份開始發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説明書 (申報稿) 》,稱已被科創板受理。

UCloud發展歷程(截止2018)

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6 月,UCloud優刻得營業收入分別為:5.16億元、8.40億元、11.87億元和6.99億元,報告期內收入規模迅速提升。

2017 年度和 2018年度同比分別增長62.60%和41.39%;2019年1-6月較2018年1-6月同比增長32.13%。

目前,UCloud在全球部署32個可用區,覆蓋25個地域,已為互聯網、政府、教育、零售等行業的上萬家企業級用户提供服務。

此次上市,對於UCloud來説是一次全新的起點,給國內公有云市場也帶來了新的變量。

當天,季昕華還通過全員郵件對員工表示:將繼續堅持“客户為先”、繼續為客户創造價值,實現公司的使命——用雲計算幫助夢想者推動人類進步。

郵件全文如下:

壯志凌雲,致敬夢想

親愛的大U人:

今天公司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雲計算第一股、A股市場同股不同權第一股。我們不僅創造了自己的歷史,也寫進了科創板的歷史。對所有的大U人來説,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天,也是讓人心潮澎湃的一天。

2012年,我們創立UCloud的初心,就是用雲計算讓每一個有能力寫代碼的人,能夠在這個偉大的時代獲得成功。

從創立以來,我們一直在踐行這個初心,堅持“客户為先”,成立了中國公有云第一支直銷團隊,成立了貼身服務客户的“鐵三角”團隊,從服務只有幾個人的初創公司,到與他們陪伴成長,幫助他們成為上市敲鐘的獨角獸;從服務各個風口上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到幫助傳統企業和政府數字化轉型;從服務國內市場,到幫助中國企業開啟大航海時代,32個數據中心遍佈全球五大洲。我們用雲計算,與中國最有夢想的人一路同行。

從創立以來,我們一直堅持“客户的需求就是我們下一個產品“的理念,在中國雲計算的蠻荒時期,我們就以“技術流”的形象業內聞名,從最早推出業內領先的高IO雲主機、VPC2.0、數據方舟、PathX;到現在的快傑雲主機、混合雲2.0、安全屋大數據流通平台等,我們用硬核技術,不斷創新極簡易用的產品。

大家都知道雲計算創業難,這是一個需要重資金、重資產、不斷投入的行業,這也是一個外有AWS、微軟;內有各大巨頭的高度競爭行業;我們選擇了一條艱難、但充滿光榮和夢想的奮鬥之路,無畏前行。從8年前8個人的創始團隊,到今天1000多個人的上市公司,我們用自己的不懈奮鬥證明:“在中國,堅持做底層的基礎技術開發,也是有機會成功的;在中國,即使有巨頭環伺,創業企業一樣可以取得成功。

優秀是刻苦努力得到的,過去8年來,所有的大U人奉獻了熱血、辛勞、眼淚、汗水。登陸科創板對我們來説,是對過去的肯定,也表達對未來的決心,我們將繼續堅持“客户為先”、繼續為客户創造價值,實現我們的使命——用雲計算幫助夢想者推動人類進步。

感謝所有的大U人,感謝你們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們,感謝我們的客户、合作伙伴、投資人以及所有支持UCloud的朋友們,感謝所有的夢想者,讓我們一起迎接科創板鳴鑼,這個屬於所有UClouder的榮耀時刻,讓我們一起壯志凌雲,致敬夢想!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