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自然資源部在新聞發佈會透露,中國將全面開放油氣勘查開採市場,允許民企、外資企業等社會各界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表示,去年底已下發《關於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文件主要包括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油氣勘查開採管理改革、儲量管理改革3個大的方面內容,11條具體改革內容。根據文件,只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註冊,淨資產不低於3億元人民幣的內外資公司,均有資格按規定取得油氣礦業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面向內外資企業一致開放的,無疑對於產業來説是一項重大改革舉措。
因此,作為一個達市場規模萬億級別算的重大行業,放開准入無疑對相關產業企業來説是極其重磅的利好。一些有實力的產業公司將開啟非國有增量資本的投資熱潮,行業也將很可能迎來新一輪業務發展黃金時期。
中國對外依存度過高,開發本土能源需要迫切
中國是富煤、貧油、少氣的國家,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石油消費國之一。 2017年中國石油產量1.915億噸,天然氣產量1492億立方米,分別位居世界第七位和第六位,佔世界總產量的4.4%和4.1%。
2017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淨進口國,成為國際石油市場標誌性事件,2018年我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近接近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40%。
中國對能源的需求增長一直維持着高速趨勢,根據國際能源署預測,2020年中國天然氣供應缺口將達到1200億-1500億立方米,未來五年內世界天然氣需求增量的40%將來自中國。
因此,開發國內的油氣資源,完善自己的能源供應體系,是國家的主要戰略方向之一。
石油行業主要從事石油勘探、石油開發、石油加工和基礎原材料生產,涉及勘察技術與工程(含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測井)、資源勘察工程、石油工程(含鑽井、採油、油藏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和煉油、化工等專業方向。
石油行業產業鏈也可分為上游生產主要指石油勘探與開發,下游應用加工包括石油煉製與石油加工三個部分。其中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流程主要包括了勘探、開發與生產三大主要環節。
我國油田技術服務行業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其發展起源於石油行業的主輔分離。從趨勢看,我國的油田技術服務行業經歷了幾輪重要的變革,由此前國有體制下具有行政壟斷性的油田技術服務公司逐步通過加大開放方式進行市場化改革,以三大石油公司通過改制重組專注於主業而油田技術服務作為輔業逐步剝離為主導,國內石油工業體系的主輔分離、改制和專業化分工不斷髮展。
隨着改革的持續推進,一些國有性質的大型油服公司已經有足夠國際競爭力走出國門參與海外競爭,一些有實力的民營資本也逐步介入油田技術服務領域,並且不斷髮展壯大。而同時,國際巨頭也紛紛介入國內油田技術服務領域的競爭,特別是高端技術服務領域,但目前其服務主要集中於海上油田技術服務領域,陸上油田技術服務的市場份額較小。
目前格局看,國內油田技術服務市場形成了“以三大石油集團控制的技術服務資源為主,以國際油田技術服務企業、民營資本為輔”的競爭格局。
行業開發投資高速增長
根據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今年以來我國油氣增儲上產態勢良好,預計完成上游勘探開發投資3321億元,同增長21.9%。儲量上:石油和天然氣新增探明儲量分別達到12億噸、1.4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5%和68%。產量上:原油產量達到1.91億噸,扭轉了2016年以來的持續下滑態勢;天然氣產量(不含煤制氣)達到1733億立方米,連續3年增產超100億立方米,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全面增產。
對於行業公司而言,自從2016年油價逐漸從低位震盪上揚,景氣度持續走高,進而刺激了近年來油氣企業陸續加大開發投入。據HIS數據,2018年全球油氣上游勘探開發資本支出4030億美元,同比增長7%。2019年預計同比增長9%至4400億美元。
中國市場方面,2019年年初“三桶油”勘探開發資本開支計劃合計3688-3788億元,同比增長19%-22%。其中中石油計劃2392億元,同比增長16%,中石化計劃596億元,同比增長41%,中海油計劃700-800億元,同比增長12%-28%。從全年實際完成情況來看,2019年“三桶油”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增長22%,達到了年初目標增速上限。
但在2019年8月中央巡視組指出“三桶油”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還不夠有力,之前三大油指定了“七年行動計劃”,預計未來幾年三大油資本開支持續較快增長。預計未來2-3年仍將繼續較快增2018年“三桶油”油氣勘探開發資本開支增速為18%。
據2018年度財報數據,除了“三桶油”,大多數油氣行業榮盛石化、恆逸石化、廣匯能源、中油工程、新潮能源、新奧股份等資產支出同比增長均出現大幅的增長,其中不乏翻倍式投入,這結合油價近幾年的持續回暖可以基本驗證油氣行業確實是在整體加大開發投入。
上游油企的開發投資加大,也提升了相關油服企業的訂單和業績。
主營業務為油田專用設備製造、設備維修改造及配件銷售以及油田工程技術服務的傑瑞股份在2018年的新增同比增長43%,訂單量重新超過了2013年的高峯,2019年上半年獲取新訂單34.73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高毛利率核心業務——鑽完井設備新增訂單增幅超過100%。
(來源:wind)
據多家券商機構預測,傑瑞股份的2019年淨利潤將達到12.67億元,同比增長翻倍,2020年度淨利潤達16.88億,未來預期普遍比較樂觀。傑瑞股份的業績持續維持高增長,也使得其市值在過去兩年得以大幅增長,2018年至今該股累計增長2.14倍,可謂靚麗。
(來源:wind)
此外,還有不少其他油服公司業績同樣大增長,海油工程2019年前3季度新增訂單183億元,同比增長76%。截至前三季度末,在手未完成訂單總額287億元,也達到了歷史高位。中海油服2019年前3季度淨利潤21.2億元,大幅增長8.6倍,表現均可圈可點。
部分油服產業受益標的
據數據統計,在油氣產業開發投資中,鑽井、工程建設、生產服務、物探、測錄井分別佔油氣勘探開發投資額的53%、22%、13%、6%、6%。
由於鑽井在總投入中佔比高,國內油氣服務和設備類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服務於鑽井環節,如貝肯能源、中曼石油、仁智油服、石化機械、傑瑞股份、如通股份、神開股份、山東墨龍、通源石油、吉艾科技,中海油服、石化油服。在陸地開發過程中,需要建立油氣集輸的地面設施,相關公司有中油工程、惠博普、海默科技。在海洋油氣開發過程中,涉及海洋鑽井和採油平台的搭建,對應公司有中油工程和惠博普。勘探類公司有潛能恆信、恆泰艾普、中海油服、石化油服等。
傑瑞股份:公司已成為中石油集團勘探開發設備一級供應網絡成員,是一家迅速崛起、頗具發展潛力的油田服務企業。業務涵蓋油田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維修服務(含礦山設備)、配件銷售(含礦山設備)和油田技術服務等領域。2019年3季報營收42.42億元,同比增長45.88%,淨利潤9.05億元,同比增長149.46%。
中海油服:公司是中國近海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油田服務供應商,提供完整的油田技術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測井、鑽完井液、定向井、固井、完井增產等技術服務。其中,鑽完井液和固井服務是公司在油田技術服務板塊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業務。2019年3季度營收213.35億元,同比增長55.52%,淨利潤21.19億元,同比增長865.56%。
石化機械:公司主要從事油用鑽頭、礦用鑽頭、麻花鑽頭、硬質合金、金剛石複合片、油用設備、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等產品的研發、製造和服務。擁有穩定增長的國內外客户羣,具有共享中國石化品牌和市場平台的優勢,產品銷往全國各油氣生產區域,並出口40多個國家及地區。2019年3季報營收49億元,同比增長5.78%,淨利潤0.35億元,同比增長194.91%。
石化油服: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油氣勘探開發工程施工與技術服務;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地球物理、鑽井、測錄井、井下特種作業、工程建設。2019年三季度營收476億元,同比增長28.02%,淨利潤7.23億元,同比增長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