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晚間,雄韜股份(002733.SZ)發佈了2019年全年業績預告。據財報顯示,該公司預計2019年實現淨利潤為1.7億元至2.2億元,同比增長80.42%至133.49%,整體而言淨利潤獲得了一個較大的增長。
(圖片來源:雄韜股份財報)
在財報中,雄韜股份表示利潤獲得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大原因:一方面是,該公司氫燃料電池投資建設初顯成效,在2019年4季度呈現較好的利潤收益;另一方面是,在中美貿易摩擦的環境下,越南工廠訂單飽滿,銷售額和利潤大幅度提高,從而也一定程度上利好業績增長。此外,其在12月12日收到政府補助資金686萬元,而由於這一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預計將給本年度利潤總額增加686萬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雄韜股份轉讓前期投資項目的部分股權之舉,也為該公司獲得不少投資收益。即在12月10日,雄韜股份以人民幣3,000萬元轉讓控股子公司浙江氫途科技有限公司15%股權給深圳韜略新能源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轉讓後其仍持有浙江氫途38.4167%股權。
而受此業績消息影響,雄韜股份股價今日低開高走,截止發稿,該股價上漲2.67%,報於29.21元,最新總市值為102.27億元。而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1月2日以來,由於受氫燃料電池概念被追捧的利好,雄韜股份股價已累漲逾186%。
(行情來源:wind)
那麼,雄韜股份的氫燃料電池業務究竟具體表現如何,而氫燃料市場帶給它的市場助力又是什麼?
19Q4燃料電池有望貢獻業績
據資料顯示,雄韜股份成立於1994年,原主營業務涵蓋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從事化學電源、新能源儲能、動力電池的生產和銷售,目前在氫能產業鏈上已完成制氫、膜電極、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整車運營等關鍵環節佈局。2014年,該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來隨着電池行業技術革新,鉛酸電池逐漸被鋰電池和燃料電池所替代。公司將氫燃料電池作為戰略轉型重點,積極佈局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具體如下:
2017年11月與武漢經濟開發簽訂協議,計劃投資至少50億元在武漢建設雄韜氫燃料電池產業園,3-5年之內建成年產能不少於10萬套的氫燃料發動機系統生產基地,在全省範圍內推廣不少於5000輛氫燃料整車。
2018年1月,公司計劃投資至少30億元在山西大同市建設雄韜氫能大同產業園。3年之內建成年產能不少於5萬套的氫燃料發動機系統生產基地;2年之內全市範圍內推廣不少於3000輛氫燃料整車,全省範圍內推廣不少於5000輛氫燃料整車。
2019年4月,雄韜股份募集資金繼續加碼氫燃料電池業務。據公告顯示,該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4.15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如下項目:武漢雄韜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5.23億元、深圳雄韜氫燃料電池產業園項目3.8億元、深圳雄韜氫燃料電池電堆研發項目92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4200萬元。不過後來擬募集資金調減至9.95億元。
結合其公佈的財報來看,雄韜股份傾心的氫燃料電池業務預計在2019年4季度開始帶來一些收益。據其全年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預計2019年實現淨利潤為1.7億元至2.2億元,同比增長80.42%至133.49%,而主要原因則是其氫燃料電池投資建設初顯成效,預計在2019年4季度呈現較好的利潤收益。
事實上,需要指出的是,該公司的氫燃料業務預計在2019年4季度實現收益早就在該公司的三季報中有所顯現了。
據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雄韜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62億元,同比下降4.04%;歸母淨利潤淨利潤1.54億元,同比增長114.30%。其中,單季度來看,Q3實現歸母淨利潤為7035.47萬元,同比增長60.82%。
此外,該公司還預告2019年全年歸母淨利潤1.7-2.2億元,系燃料電池第四季度兑現業績、鋰電池量利雙升、越南工廠釋放業績、獲投資收益和政府補助。
由於當時披露的三季報業績符合預期,雄韜股份還獲得不少看好。其中國泰君安表示,考慮到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54億元,並且後續氫燃料汽車訂單逐漸落地,以及到公司燃料電池業務後續落地還有不確定性,維持目標價27.30元,對應2019年PE43倍,維持“增持”評級。
氫燃料電池市場助力幾何?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來,由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相比於鋰電池汽車在續航、載重、長途運輸、能源快速補給方面擁有較大優勢,有望成為長途交通運輸市場中的核心運輸工具,而在這個基礎上,作為核心技術的氫燃料電池自然而然成為外界關注的對象。
一方面,國家補貼支持政策加碼氫燃料電池國產化進程加速。根據2019年補貼政策來看,過渡期內乘用車、輕型商用車和大中型商用車補貼上限分別為16、24、40萬元/輛,過渡期後地補全面轉向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同時且氫能源發展於2019年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
此外,12月3日,工信部還發布公告表示,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公開徵求意見。值得注意的是,《意見稿》中首提燃料電池商用。分析人士認為,政策的出台表示燃料電池的可行性已經走過技術論證階段,正邁向商業化實踐。
另一方面,在政策頻頻利好之際,各地對氫燃料電池的規劃佈局全面提速。近兩年來,為搶佔氫能產業制高點,已有20多個省市發佈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與支持政策,加快佈局氫能產業。一些城市在具體規模方面做出佈局,例如張家港市在發展規劃中提到,到2020年,全市氫能產業鏈產值規模突破100億元,到2025年,全市氫能產業鏈產值規模力爭達到500億元。到2035年,氫能產業鏈產值規模突破1000億元,加強政策引導,打造“東方氫港”。
在這個背景之下,渤海證券根據中、日、韓政府相繼提出的截至2020年燃料電池汽車的規劃,同時我們預計歐洲、美國2030年燃料電池汽車數量分別達到360萬輛和300萬輛,測算出到2030年全球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量1030萬輛,市場規模超過36000億元,其中中國市場規模約為3500億元。由此可見,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空間可謂十分廣闊。
而結合上述種種,不難看出,優先佈局氫燃料電池的雄韜股份自然而然有望在廣闊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從而為業績帶來新的增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