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晚間,華銘智能(300462.SZ)發佈公告稱,預計2019年度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450%至480%。
今日,該公司的股價直接一字漲停,截至1月8日收盤,報收28.08元/股,全天成交4548.68萬元,最新總市值為52.87億元。
(圖片來源:格隆匯)
資料顯示,上海華銘智能終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於2015年5月,公司專業從事軌道交通、快速公交(BRT)等各個領域自動售檢票系統終端設備的自主研發、製造與銷售,以及場館、景點票務與門禁系統的系統集成、設備供貨與技術服務。
昨日發佈的公告則顯示,該公司預計2019年盈利2.89億元至3.05億元,同比增長450%至480%,2018年同期的歸母淨利潤則是5260.76萬元。
(圖片來源:Wind)
該公司還表示,2019年淨利潤較上年度大幅增加,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上市公司以發行股份、可轉換債券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北京聚利科技有限公司的100%股權,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公司從10月份開始將聚利科技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經初步測算,該標的2019年度預計實現淨利潤約5.3億元,其中第四季度將納入合併報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3.7億元;
二是由於2019年聚利科技實現淨利潤約為5.3億元已經超過業績承諾合計的2.33億元,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合併報表計提了約1.48億元的超額獎勵款。
而如果剔除聚利科技對合並報表淨利潤的因素影響,公司2019年淨利潤與上年度基本持平,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較上年度上漲約30%。
據悉,報告期內,該上市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1712萬元,上年度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為2702.14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至2018年期間,該公司的營收分別為1.87億元、2.13億元、2.41億元、2.6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05%、14.09%、12.85%、9.58%;同期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0.38億元、0.37億元、0.31億元、0.2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08%、-2.29%、-15.75%、-17.27%。
(圖片來源:Wind)
不難發現,上市後,該公司的營收雖然在持續增長,但是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卻在逐年下滑。因此,2019年的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約30%也是該公司上市以來主營業務盈利能力首次出現改善。
另外,對該公司2019年淨利潤做出重大貢獻的聚利科技則是華銘智能於2019年以發行股份、可轉換債券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以8.65億元的價格完成收購,增值率為79.93%。
根據業績承諾,2019年至2021年,該標的公司原股東承諾的淨利潤分別為6500萬元、7800萬元、8970萬元。
(圖片來源:Wind)
公告顯示,聚利科技成立於2001年1月,其是一家ETC系統及車載設備研發商,主要產品包括路側單元、電子標籤等ETC系列產品,通過OBU對卡片進行無線數據交換,實現不停車IC卡付費功能。另有出租汽車税控計價器、GPS/GPRS車載終端等車載設備等產品。
2017年至2019年6月30日,該標的公司分別實現營收5.48億元、5.11億元、2.52億元,同期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643.76萬元、4708.03萬元、1994.26萬元。
(圖片來源:Wind)
不難發現,該標的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僅實現淨利潤1994.26萬元,而全年的淨利潤竟然達到了5.3億元。
雖然從2019年的業績來看,聚利科技已經實現了業績承諾,但是從前兩年的業績來看,該標的公司後續想要維持2019年全年的業績水平或許會面臨較大的壓力。
另外,該標的公司的毛利率在逐年下滑,資產負債率卻是逐年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華銘智能2019年的業績表現相較於前幾年還不錯,但是該公司的一些股東卻在持續拋售所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份。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蔡紅梅、陸英、張曉燕、張金興、謝根方在內的多位股東在2019年合計減持了425.21萬股,減持市值為1.05億元。
(圖片來源:Wind)
另外,該上市公司還將在今年迎來兩波解禁潮。具體而言,在2020年5月26日,華銘智能將解禁5339.04萬股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佔總股本的比例為28.36%;而在2020年10月26日,該公司還將解禁5050.5萬股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佔總股本的比例為26.83%。
(圖片來源:Wind)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華銘智能今日的股價在業績預增的利好消息刺激下錄得了漲停,但是該上市公司收購的聚利科技後續是否還能延續2019年優異的業績還需要時間去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