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雙 劉傳
來源:投資界PEdaily
“風投女王”徐新再次締造一個傳奇——A股即將集齊“休閒零食三巨頭”,其中兩巨頭都是她投的。
11月28日,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了良品鋪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品鋪子”)的IPO申請。這意味着,自去年6月提交上市申請以來,良品鋪子距離正式登陸資本市場終於只剩一步之遙。
互聯網電商時代,良品鋪子、百草味、三隻松鼠一直被並稱為網紅零食“CPS三巨頭”,在剛剛落幕的雙十一購物節中,三者就以強勢的姿態包攬了休閒食品銷售額排行榜的前三名,成為了當代年輕人心中的優選零食。
良品鋪子背後,站着兩家顯赫的投資機構——今日資本和高瓴資本。而值得一提的是,良品鋪子將是今日資本今年在零食這一細分市場收穫的第二個IPO。四個月前,今日資本所投的三隻松鼠已成功上市,近年鮮少露面的徐新再次勾起同行的無限好奇。
半年就賣了30億
從30平米小店到2000多家連鎖店
良品鋪子創立於2006年,當時的中國零食市場,還沒有三隻松鼠,百草味也還未曾搭上互聯網電商的快車道,而鹽津鋪子,也不過初具雛形而已。
彼時的楊紅春剛過而立之年,原本擁有着一份年薪30萬的優質工作,卻因為一個創業念頭的萌生,辭掉了工作,變賣了房產,開啟了一場充滿不確定性的零食創業“豪賭”。
創立之初,良品鋪子不過是一家30平米的小店——四個員工、老闆楊紅春親自站台。由於與雜貨店幾乎無異,良品鋪子起初並沒有得到消費者的特別關注,以至於常常入不敷出,營業額也只夠勉強維持房租。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約有2個月之久,楊紅春才通過一場自創的“核桃節”突破冰點。2006年國慶期間,楊紅春以全國各地16個品種的核桃作為主打產品,不惜血本請顧客免費試吃,這對於當時捉襟見肘的良品鋪子而言成本投入並不小,但為了實現初步獲客,楊紅春不得不孤注一擲。
所幸楊紅春賭贏了,良品鋪子的零食通過核桃節的免費試吃獲得了一眾消費者的認可,一個月後,良品鋪子開始保本,一年後,6家門店先後落地,不過三年,門店便擴展至88家。
步入正軌後的良品鋪子隨即開始了不斷的改造升級,從不惜投入當時的全部利潤進行店面升級,到啟用“良品鋪子”這一品牌名稱開始包裝升級、品牌升級,良品鋪子逐漸從一家雜貨店式的零食小店晉升為湖北當地小有名氣的零食品牌。2012年,乘着互聯網的東風,良品鋪子做起了電商,並逐漸擴展為平台電商、社交電商、App全渠道銷售,短短三年就實現了線上線下共計45億元的銷售額突破。
2015年,良品鋪子特別贊助了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開始攻入全國市場,隨着節目的熱播,良品鋪子的知名度迅速打響,從一個區域性品牌到如今的全國性品牌,這是一次不得不提的里程碑式跨越。
2006年到2016年,是中國零食市場大爆發的“黃金十年”,據商務部發布的《零食報告》顯示,這十年間,我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從4200多億激增至22000多億人民幣,增幅高達422.51%,年複合增長率為17.98%。
也恰好在這10年裏,良品鋪子每一步都似“豪賭”一般,決絕而正確的踩在了關鍵時間點上,伴隨着中國零食行業的大爆發,從一家30平米的門店成長為擁有2000多家連鎖的知名品牌,從初創時的入不敷出,到2016年淨利潤破億,總營收高達40億人民幣。及至2018年,僅上半年良品鋪子的營收就高達30億人民幣,淨利潤超過2016年全年總和。
憑什麼拿下徐新和張磊的投資?
良品鋪子背後,有兩個顯赫的名字——今日資本與高瓴資本。
2010年,今日資本以5100萬元人民幣入股良品鋪子,獲得了將近30%的股份,之後,良品鋪子便開始了關於上市的謀劃。
2015年,良品鋪子搭建“紅籌架構”試圖赴港上市,然而中途停止,遭到了不少關於上市失敗的質疑。據良品鋪子內部人士對投資界透露,這其實是良品鋪子在綜合考慮港股市場後自己主動終止上市進程的選擇,因為在楊紅春看來,港股市場並不利於良品鋪子的良性發展,於是選擇在2016年拆除紅籌架構。
2017年,今日資本將手裏5.26%的良品鋪子的股權,以3.1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高瓴資本。徐新也通過這次交易,將所佔的股權比例下降了5個百分點,成為二股東。談及對於高瓴的引入,楊紅春曾公開表示:“高瓴資本作為投資人,非常注重長期價值。良品鋪子的經營能力比較強,經營指標也很良性,之所以引入高瓴資本,是希望創造更大價值。”
長期價值投資,是高瓴資本以及張磊身上一個顯著的標籤。縱觀其在消費領域的投資,百麗、公牛、孩子王、江小白,包括良品鋪子,都並非一夜爆紅的現象級品牌,經過了時間的沉澱,符合了高瓴的商業價值體系和發展理念,才發展為長期的合作伙伴。
據瞭解,高瓴在投資良品鋪子之後,曾利用其大數據團隊,專門為良品鋪子研發了一套門店選址系統,預測門店盈虧情況,這對於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並重的良品鋪子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助力。
作為良品鋪子的早期投資人,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這樣點評良品鋪子的發展模式:“良品鋪子為什麼賣得好?就是有體驗、有人文。我們2010年投資良品鋪子的時候,它做2個億,2016年做了45億,每次去他們那裏開年會,都會收穫很多,他們給店主的政策是掌櫃承包責任制,所以,只要有最後一個顧客,店主就不下班。”
眾所周知,創業者要贏得徐新的青睞並不容易。在徐新的打法上,她主張投資某一領域的先行者,只要錢給到位,就讓他們捨命狂奔去吧,必須要率先搶佔市場份額。關於市場佔有率的具體指標,徐新認為要做到30%,且超越第二名兩倍,才能保證不被對手打敗。
為何總是她?
徐新投出了一個消費王國
良品鋪子此次過會,敲鐘近在咫尺,這無疑是對背後資方的最佳回饋。尤其是對今日資本而言,一旦良品鋪子成功上市,徐新將在零食行業再度斬獲一個IPO。
2019年,堪稱今日資本和徐新豐收的一年——作為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背後共同的投資人,一連收穫了兩家IPO。
今年7月,三隻松鼠雖經幾度沉浮,最終還是實現了成功上市,開盤首日暴漲44%,為背後的今日資本帶來了數十倍的回報,如今良品鋪子即將登陸資本市場,勢必又將為徐新帶來一波新收益,而在同一領域投出這樣的成績,在圈內更為罕見。
回想2005年前後,中國VC行業發生了第一次大規模裂變。這一年吳尚志創辦鼎暉創投,閻焱帶領賽富獨立,張帆、沈南鵬成立紅杉中國,高瓴資本誕生……也是在這一年,徐新離開霸菱投資,創辦了今日資本。
今日資本成立的時候,徐新定了三個投資領域和三個投資目標。三個領域是:互聯網,尤其是B2C的互聯網,互聯網消費品品牌還有零售。
而三個目標是:第一,3個Home Run,徐新的定義是8倍的回報率就可以算做Home Run;第二,8個被投企業變成行業第一品牌;第三,平均拿5年賺5倍。事實上,這些目前早在2015年徐新就已經基本實現。官網顯示,目前今日資本獨家管理着25億美元。
創業14年,徐新鮮少露面,但江湖卻一直流傳着她的傳説,一出手便是大手筆,每筆投資都被同行研究,堪稱創投圈風向標。
梳理公開資料,今日資本最新的一筆投資是今年4年聯合源碼資本投資了合肥本土便利店鄰幾3000萬美元。對於這筆投資,徐新給出的理由之一是:“他們的定位抓得很準,專注在二線城市,猛搞鮮食即食,直營加上收購,密集開店,在局部城市迅速佔領消費者心智。”除了鄰幾,今日資本還在去年11月投資了無人連鎖便利店24鮮便利店。
而縱觀今日資本在消費領域投資佈局,零食和生鮮是繞不開的重點方向。除了封神之作京東,近年來徐新還投資了錢大媽、永輝雲創、誼品生鮮、興盛優選、鄰鄰壹、叮咚買菜等企業,生鮮企業佔了半數。
雖然生鮮領域最近噩耗連連,但徐新很早就説過,“得生鮮者得天下”。而如今,佈局已久的零食賽道接連收穫IPO,徐新的下一波豐收會不會是在生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