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東阿往事
格隆匯 11-20 14:29

來源:翠鳥資本

1

東阿,隸屬山東省聊城市的一個縣級行政區,從古至今,盛產阿膠,但真正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的卻不是東阿人,而是兩個青島人:劉維志與章安。

1963年入學萊陽農學院社會主義勞動大學班,因為歷史原因,這兩位年輕人1968年才得以畢業,按照大學分配的國家安排,去了東阿縣,起初是到了專業對口的原種場,兩年之後,機緣巧合,被調入一牆之隔的東阿阿膠廠,一干就是36年,這兩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也組建圓滿家庭,生兒育女。

在兩人的帶領之下,東阿阿膠打造機械化現代化生產流程,產量從1970年的2噸猛增到2004年的2000噸,市場份額擴大到70%以上,從一個3000元起步資產的手工小作坊變身成為一個年銷售收入近10億元的上市公司。

1996年,東阿阿膠登陸深交所主板上市,聊城當地政府開始對公司管理層進行考核,實行責任制獎勵,獎金很高,劉維志每年都是前三名,每年獎勵都是20萬元。這是1996年的20萬元。2000年以後開始實行年薪制,劉維志年薪達到了37萬元。

為了鼓勵劉維志和章安等人對東阿阿膠的貢獻,2004年4月的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上,聊城市國資委審議通過了《公司激勵制度管理辦法》,決定每年提取上年淨利潤最高不超過10%作為長期激勵基金,由受益人共同成立的一家叫康橋的投資管理公司負責打理。

2

然而,到了2004年9月,風雲突變,緣於政策因素,山東省開始大步進行國有股退出改革,將省內眾多上市公司拿到香港進行招商,東阿阿膠也在其中。

2004年9月28日,華潤集團正式和聊城市國資局簽訂合資協議,組建華潤東阿阿膠有限公司,持有東阿阿膠29.62%股權,其中華潤集團在合資公司中持有51%股權。所以,事實上,華潤集團已經取代阿膠集團,成為東阿阿膠的實際控制人。

榻側突卧猛虎,這顯然不是劉維志、章安所希望看到的。

在劉的計劃中,東阿阿膠MBO(管理者收購)是遲早的,而華潤的出現無疑如一記悶棍。在很多人眼裏,是劉維志夫婦開創了一家上市公司,甚至繁榮了整個阿膠產業,讓他們擁有公司股份理所當然,但事實上卻未能擁有。

接下來的合作一直缺少親密滋味,華潤集團在東阿阿膠的管理決策上明顯感到話語權不足,劉維志管理層則認為華潤意圖奪走自己一手拉扯大的上市公司。

2005年6月,東阿阿膠2004年度股東大會上,華潤和東阿阿膠等方面就董事會成員選舉就打了一場惡仗,結果華潤失敗,在董事會席位上未爭取到多數。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華潤集團自然不是吃素的,開始施壓聊城國資委。無奈,同年11月24日,劉維志和章安一起向有關部門遞交退休申請報告,主要考慮是“身體原因”。

就在當日,華潤集團對劉維志提起訴訟,指責劉維志惡意安排東膠集團與東阿阿膠簽署了註冊商標無償轉讓協議,要求劉維志賠償200萬元,並在山東省及全國性報刊上公開道歉。

第一次退休申請沒有獲准,但伏筆已經埋下。

2006年2月16日,劉維志獲得了“2005山東經濟十大風雲人物”稱號,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及與華潤爭奪控制權一事,首次表達心聲,稱“自己並沒有退休時間表”。

然而,到了4月25日,在東阿阿膠董事會上,劉維志正式提出辭去公司董事長和董事職務,章安提出辭去公司董事和總經理職務。

第二天,董事會同意二人退休的決議在公司傳達。4月29日,東阿阿膠對此發佈正式公告,宣佈劉、章離職。新任董事長是華潤集團領導層第5號人物蔣偉,總經理由東阿阿膠主管營銷的副總經理秦玉峯接任。董事會席位之中,原股東為5,華潤為4。

至此,一手將東阿阿膠帶大的阿膠教父劉維志,在65歲之際,以“退休”的方式出局,雖有不甘,但總歸體面。

劉維志、章安卸任之後仍被公司聘為名譽董事長和公司顧問,享受正縣級和副縣級待遇。而在華潤集團眼裏,東阿阿膠在經歷過上市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後,在劉維志管理層的手裏漸入瓶頸,團隊過於謹慎和保守,導致阿膠的數次提價方案均告失敗,兩位創始人的離開是大勢所趨,對上市公司、對個人,這樣的結局都是最好的選擇。

3

劉維志時代之後,東阿阿膠迎來它的第二代掌門人秦玉峯,新的篇章開始了。

秦玉峯,東阿1958年生人,16歲進廠,幹過臨時工、學徒,1982年開始承擔東阿技術改造工作,後來轉崗營銷,平步青雲,在進廠32年之後,聽從大股東華潤集團的安排,於2006年接替章安成為東阿阿膠總經理。

華潤蔣偉雖然出任董事長,但其平時辦公都在香港,只能邀請當時知名的外部諮詢管理公司特勞特對公司的產品戰略重新定位,最後給出的定調,就是阿膠必須走高端路線,“滋補上品”成為新的宣傳語。

秦玉峯當年開始執行產品提價措施,將阿膠塊和複方阿膠漿產品的零售價格分別提高了30%和20%,公司財報數字立竿見影,當年利潤就實現了30%增長。一招鮮,吃遍天。

嚐到漲價甜頭後,秦玉峯一發不可收拾,逐漸沉迷,2006年至今,東阿阿膠一共18次產品提價,阿膠塊的零售價從每斤80元上漲至如今的3000多元,漲幅近40倍。

然而,提價的邊際效益越來越低,2014年、2018年公司營收居然出現下滑,同時存貨激增,從10%到近50%,庫存商品越積越多,從不到4個億,增加到10個億,連續三年,400家基金機構清倉減持。

相反的是,最大的競爭對手福膠卻以不到東阿一半的產品價格為自己贏得近年連續30%的高增長格局,成功從東阿阿膠手中搶出市場份額。

除了給產品漲價,秦玉峯還給全體員工漲工資,包括他自己,年薪從2006年的19.44萬元,漲到2018年的226.5萬元,即使在公司經營不善的這五年,漲工資的步伐也沒有停止。

4

2019年,這對於東阿阿膠和秦玉峯而言,都是重要的一年。東阿阿膠跌破200億市值,不到兩年的時間已然腰斬一半。

秦玉峯過了61週歲,離退休只有一步之遙,這個歲數的國企帶頭人只求平穩過渡,全身而退。然而,大股東不給機會,東阿阿膠實控人華潤集團選擇半年度財報出清經營利空,放任這匹白馬“馳騁”。

7月中旬,東阿阿膠發佈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75%-79%。近八成利潤下滑讓投資者大跌眼鏡,也引發股價地震。

在業績報告中,公司説出苦衷:“公司連續十二年保持持續增長,且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20%以上,當前伴隨着企業規模的逐漸擴大,受整體宏觀環境等因素影響,以及市場對阿膠價值迴歸的預期逐漸降低,公司下游傳統客户主動消減庫存,從而導致公司上半年產品銷售同比下降,公司也進入了一個良性盤整期。”

換句話説就是,經銷商不再囤貨期待提價銷售,而是選擇賤賣清理庫存。

這次財報出清,當然不是一次簡單的財報爆雷,這意味着一個時代的結束,東阿阿膠14年的產品提價策略最終走向末途。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東阿阿膠實現營業總收入28.3億元,同比下降35.45%;實現歸母淨利潤2.09億元,同比下降82.95%,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

“補血聖藥”東阿阿膠究竟該如何為自己補血呢?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