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A股“抄作業”投資策略的正確打開方式
格隆匯 11-19 17:33

2008年10月16日,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我正在買入美國股票》,在金融危機導致投資者極為恐慌紛紛拋售時,他卻極為罕見地公開聲稱自己正在買入股票,而他這樣做正是堅守他一生的投資信條: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非常恰巧的是,發出文章12天后,中國A股見底1664點便開始大幅反彈,美股也在不足半年後見底666點開始大幅反彈。

2008年,巴菲特手握巨量現金購買到處白菜價的資產,賺得缽滿缽滿,從此也奠定了全球價值投資者心目中趨之如騖的“股神”地位。

然而,美股走過了10年大牛市,現在仍然在創歷史新高,巴菲特卻“誠惶誠恐”,手握巨量現金。

據數據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目前擁有1224億美元現金,超越蘋果成功問鼎全球“最有錢公司”的寶座。而3年前,賬上僅有583億美元現金。

坐擁如此巨量的現金,哈撒韋卻還要逆勢融資。

據外媒報道,9月6日,由美國“股神”巴菲特創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擬首次發行日元計價債券,發行額約4300億日元(約286億元人民幣),預計這些債券的票面利率超低,債券償還期為5年甚至更久。這是目前非日本本土發行人最大的一筆融資,也是巴菲特的首筆日元債券融資。因為日本國債是負利率,所以企業發債的成本極低,這亦是巴菲特選擇在日本發債的重要原因。

並且,哈撒韋公司還在不斷賣出股票,縮減股票回購的規模。

據彭博,今年二季度淨賣出額比一季度多10億美元,創下2017年底以來最大季度淨賣出紀錄。這已經是巴菲特連續2個季度賣出股票了。

與此同時,巴菲特還放慢了回購自家股票的步伐。今年以來一共花費22億美元用於回購,一季度17億美元,二季度僅僅4億美元,二季度比市場預期的15億美元低了太多。

巴菲特的頻頻動作,是全球資本市場極其重要的風向標,值得投資者思考和警惕。

目前,巴菲特手握超過1200億美元的現金,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總資產的1/3,創下歷史新高,還被老股東指責,但聰明的投資者都明白他在等什麼?

巴菲特掌託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全球投資界的風向標。他持股明細和倉位每個季度都會公佈,投資者“抄作業”能夠很及時。

目前,伯克希爾在二級市場的投資總額為2154億美元。其中,45%的倉位放在金融業,因為金融是萬業之母,又是巴菲特本人的“能力圈”。據悉,伯克希爾持有美國銀行、富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等銀行股;持有JP摩根、高盛投行股;持有旅行者保險、全球生命保險股;持有美國運通、Visa等信用支付股;持有穆迪評級股。

另外,巴菲特依然重倉消費股924億美元,倉位為42%,包括蘋果、可口可樂、卡夫亨氏、通用汽車、好市多、亞馬遜、寶潔等等。

(來源:海榕投研)

如果,國內投資者想要抄巴菲特的作業,可以百度找到渠道查詢具體的倉位和明細。但不要忘了,巴菲特空倉了1200億美元,這個時候去配置美股,可以有點作死。

不過,“抄作業”的策略是有效的。在國內,盯住頂級投資機構——高瓴資本就行。

目前,高瓴資本是手握4000億,亞洲最大的風險投資機構,多年來的投資回報率超過30%,不僅投資了騰訊、京東,還投資了滴滴、摩拜、美團、愛奇藝、等等互聯網巨頭。

但張磊領攜的高瓴資本卻非常低調,連官方網站也就寥寥幾筆介紹而已,但它背後的持倉,絕對應該引起普通投資者的重視。並且,張磊敏鋭的商業洞察,以及花費大量的精力物力去研究,是一般投資者不能企及的。當然,這也為我們留下可以“抄作業”的策略。

高瓴資本不僅活躍在VC、PE,還在美股、港股、A股市場配置了不少股票。

1、呷哺呷哺

高瓴資本是呷哺呷哺的基石投資者,在上市初期就以4.7港元的價格認購了5592萬股,首次購買2.5億港幣,呷哺呷哺在2014年12月17日上市,上市5年每股共分紅0.7港幣,最近3個季度股價在12港幣左右,持有5年收益率300%左右。不過,現在呷哺呷哺僅有9港元左右,收益回報有所縮水。

高瓴從2014年進去,5年時間了,一股未動,雖然今年以來累計下跌了26%,今年最高點下跌近40%。

選擇做時間的朋友,不會錯!

2、愛爾眼科

高瓴資本第一次出現在愛爾眼科十大股東是在2018年3月31日,這個報告對應的是愛爾眼科2017年四季底的持倉明細,購買了3718萬股,當時愛爾眼科股價在14人民幣左右(今天在37.85人民幣左右),建倉市值是5.2億人民幣。

2018年6月30日繼續加倉,持倉增加至5577萬股,建倉市值約在8.3億人民幣, 高瓴資本在中間做了一次小波段,至今依然持有愛爾眼科 4875萬股,市值在18億人民幣,高瓴資本持有兩年大致賺10億元,收益大約為120%。

其實,愛爾眼科是創業板“28星宿”之一,上市10年以來,為股民創造了豐厚的回報。上市之初,發行價28元,股本為1.335億股,總市值僅為37.38億元,而目前總市值已經將近1400億元,期間累計漲幅超過3500%。今年以來,愛爾眼科累計漲幅已經高達137%。

目前,高瓴仍然為愛爾眼科第六大股東,持股4874.8萬股,持有比例為1.57%。

3、海螺水泥

據海螺水泥三季度可知,高瓴在三季度新進3732.3萬股,股價大致在40元左右,配置金額為15億人民幣左右。

目前,海螺水泥股價為44.85元,相對於40元漲幅不算大。這個位置的海螺,是否值得“抄作業”?值得投資者思考。

耐心等待些時間,我們到時候來看看高瓴這筆投資的回報如何。

查詢高瓴持股的網站:(東方財富)

http://data.eastmoney.com/gdfx/ShareHolderDetail.aspx?hdCode=80204976&hdName=%B8%DF%EA%B2%D7%CA%B1%BE%B9%DC%C0%ED%D3%D0%CF%DE%B9%AB%CB%BE-HCM%D6%D0%B9%FA%BB%F9%BD%F0

除了巴菲特、張磊的作業可抄外,還有北上資金的重倉股也值得投資者重視。

據Wind顯示,滬股通中,前10大重倉股為貴州茅台、中國平安、恆瑞醫藥、招商銀行、長江電力、海螺水泥、伊利股份、中國國旅、上海機場、海天味業,今年來累計漲幅分別為114.9%、70.76%、123.83%、60.34%、33.36%、67.09%、58.85%、75.75%、85.49%、78.54%。

深股通中,前10大重倉股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五糧液、平安銀行、海康威視、萬科A、洋河股份、愛爾眼科、立訊精密、雲南白藥,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為72.19%、90.08%、191.82%、92.06%、50.86%、41.69%、57.71%、144.51%、240.6%、40.4%。

滬股通、深股通所重倉的前10大股,均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戰績,最低也有33%,最高已經為240%,平均維持在70-80%的收益水平,遠遠超過大盤和A股絕大多數個股的市場表現。

北上資金也給我們提供了“抄作業”的標的,還有前文介紹的高瓴資本。這都是在資本市場拿真金白銀在戰鬥,而不是所謂大V、分析師的“紙上談兵”。

最後,以張磊的一句名言“選擇好公司,做時間的朋友”來結束今天的文章吧!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