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361度(1361.HK)瞬間暴跌40%:換審計師是變“仙”前奏?
格隆匯 11-14 19:53

作者 | L圓圓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361度(1361.HK)發文説,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已辭任公司核數師。董事會決議委任大華馬施雲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公司的新任核數師,自2019年11月13日起生效。

股價直接跪地。

來,感受下這件事在港股市場的威力,瞬間沒了40%。

南下小鮮肉不理解:不就是更換會計師嘛,至於這麼轟動?

不得不感慨,港股市場還是老司機多啊~

1

過往的榮耀與狼狽

361度,福建晉江鞋業代表。

當年的北京奧運會讓全國體育行業陷入沸騰,這座城市的體育服務業也呈現爆發性增長。2009年,達到鼎盛,361度和眾多品牌一樣開始琢磨着投奔資本市場。

如願以償上市後,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大夥兒更是加大馬力狂奔。

2011年,361°門店數從2008年的4,632家,上升到2011年的7,682家;特步門店從3,000家上升至7,596家。

在這種自我膨脹下,361度的業績一路高歌猛進,上市後股價沒過多久就登頂8.1港元。

借當年361度招股書披露的業績來回憶當年輝煌。

可甜蜜期過後,行業開始陷入 “去庫存”困境。

為了生存,國產運動品牌選擇打折清庫存,6折、5折,甚至出現了2折、1折的老款。在這個去庫存過程中,各大運動品牌也開始分道揚鑣。

以安踏為代表的一線品牌,走向細分的運動市場,牽手NBA明星走高大上路線。

361度避開國內列強,2014年選擇佈局海外市場,依靠海外影響力來提升國內,鎖定需要合適體育服參與運動的3~12歲兒童。

從2014年年末開始,361度訂貨會增長率不斷攀升,2016年進入高單位數增長。

2016年上半年,361度收入25.56億元,同比增加15.7%。歸母淨利潤2.73億元,同比增加1.3%。毛利10.59億元,同比增加16.2%。

童裝業務大概佔總營業額的10.7%,提升強勁,同期增長16.5%至2.7億元。巴西、美國、歐洲海外銷售點快速增加。

也得益於2016年深港通的開通, 361度股價不斷走高,2017年達到階段性頂峯。

之後公司業績持續低迷,電商業務、海外業務、童裝業務發展不給力,股價跌得踉踉蹌蹌。

2

361度掉隊了,還能趕上嗎?

今年,361度來港上市10週年了。

過去這一年,看着安踏、李寧的業績輝煌、股價屢創新高、產品引領起“國貨潮”,特步發盈喜,361度只能暗自神傷,業績低迷、股價腰斬,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走勢。

今天,361度的市值跌破30億,相當於1/71個安踏(2,011億)、1/21個李寧(581億)、1/4個特步(109億)。

在四大國貨品牌中,它“掉隊”了。

2018年,361度營收同比增長0.26%至52.3億,淨利潤約 3億,同比減少約33.51%。公司解釋增速較低主要因為2018年下半年經濟增速放緩、中美貿易摩擦…… 

這個理由對於整體服飾行業來説,是成立的,但體育服飾這一細分賽道卻呈現出靚麗的色彩。看看同行,三大玩家2018年的業績全線飄紅。

安踏營收同比大漲44%,淨利潤增長33%,兩項指標均創新高;李寧營收漲19%;特步淨利潤大漲61%。

即使361度一直贊助高端體育賽事(馬拉松、奧運會等等),找奧運會冠軍、娛樂明星代言(孫楊、劉湘、魏晨、譚維維等等),但實際上,營銷策略和市場出現了明顯錯位。

2018年底,361度有5,539間主品牌門店,只有26%位於百貨商場。其中,74%門店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26%位於一線(7.4%)和二線(18.6%)。

361度有兩條線,國內和國外,兩條線定價不同。

國際線定價高,國內線定價低,以至於國內賣的產品100多塊,給人的感覺就很Low~國際品牌鞋子上千了

國內中產在崛起,消費在升級。所以,361度的鞋子賣得出去?

361度希望提升品牌形象,營銷策略往中高端市場靠攏,但渠道佈局卻集中在三線以下城市,消費羣以低端為主,效果可想而知。

從行業格局看,市場集中度會向龍頭集中。頭部品牌最大程度的受益於規模效應,通過成熟的規模業務和渠道佔領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品牌集中度會越來越向前三名(Nike、Adidas、安踏)集中。

2010~2017年,中國前三名體育服飾品牌市場份額集中度從35%上升到 51.5%, 並在2017 年已超過其他品牌的市場份額(48.5%)。

隨着消費升級,運動市場的消費者更注重功能性和舒適性、差異性,當代網紅尖兵Lululemon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這樣的消費需求下,Nike、Adidas、安踏、李寧等通過多品牌、多細分領域、注重功能性的品牌更能享受到紅利,獲得更多消費者認同。

而對二三線品牌來説,受到國際品牌和國內一線品牌的壓制,生存壓力是越來越大。一旦被甩開,差距恐怕只會越來越大。

3

説説業績之外的

2017年9月,在其股價升到4.13港元的高位後,就開始一路走低,一直持續至今。

不説業績,就股價這般跌勢,大股東就沒有出手拯救過?

有!不過,也只是口頭上意思意思~

2017年9月27日,361度發佈公告,丁氏國際、銘榕國際、輝榮國際、佳偉國際、佳琛國際、建通投資,擬以每股3.75港元,配售合共1.5億股。

較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折讓13.59%,完成後,這些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將從72.68%減少至65.43%。

這些股東一下子就套現了5.625億港元。他們都是什麼人?

361度的公司高層~

公司冠冕堂皇的解釋説,因為過去管理層持股過於集中,這樣做是為了增加流動性。同時賣方管理層股東也承諾在配售完成後的180天內不會再出售,還宣佈 “可能回購股份”的計劃。

市場當然不買賬,出現了我們所看到的股價直瀉。當初承諾的回購,也無影無蹤。

而且,晉江鞋服企業屢遭造假指控。

回想今年,安踏就被GMT、渾水接連指控,7月份渾水發的報告就多達5份。

更猛的還得追溯到2018年,當時晉江系鞋企集體受到GMT指控。

人家大佬説,中國16家體育用品上市公司中,近年已有9家被證明為“騙子”,而剩下的7家公司中,安踏、特步、361度的財務數據,也與這些“騙子”公司間存在很多相似特徵。

361度被指名道姓,不管真的假的,這些都使得市場對361度的股價猶如驚弓之鳥。

而且,在2018年雙十一,361度還被質疑 “刷單”。公司大打折扣,消費者下單後卻不發貨,給出的理由是沒貨了。公司是覺得給出折扣太大,後悔了?

誠信去了哪裏~

4

總結

再説了,港股老司機深諳上市公司換會計師的套路,這回撤下的畢馬威可是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還是從361度上市時就合作至今,現在棄“四大”換大華馬施雲。?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投資者當然希望看到,上市公司的生意越來越紅火,請的會計師也越來越專業,品牌越來越高大上,這不僅是公司持續向上的體現,更是投資者的定心丸,再不濟,至少還信得了財報上的數據。

但是,361度卻反其道而行,放棄高大上的“四大”,轉而投向一個相對不太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這波騷操作,究竟是生意難做了,請不起“四大”了?還是乾脆換個小的,以後可以肆無忌憚地造假了呢?

361度何去何從?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