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深入剖析A股優質的ETF
格隆匯 11-11 18:09

股神巴菲特曾經在不同場合多次説過: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指數基金。他還告誡他的妻子:我死後,請一定定投指數基金,請勿聽信他人。

這種理念在美國資本市場早已經深入人心,至少50%以上的投資者均或多或少採取這種策略來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而在中國A股市場,對於ETF投資的態度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權益ETF總規模為5269.33億元,比去年末增長1795.41億元,增幅高達51.68%。今年新成立的62只權益ETF發行總規模為1398.68億元,在權益類ETF新增規模中佔77.9%,成為權益類ETF大擴容的“主力軍”。

因為人們對於ETF的需求快速提升,基金公司們也馬不停蹄地開發新的ETF指數基金來契合“消費者”的需求。今年一共18只權益ETF的首募規模超過20億元,其中,博時、華夏、銀華三家公募旗下央企結構調整ETF合計募集規模接近500億元,火爆程度震驚整個基金圈。

但市場一定是產品的最佳“鑑定器”。今年亦有22只基金首募金額不超過5億元,很是慘淡。

據問財(可能不完全統計)顯示,截止目前,A股全市場一共有259只ETF基金,較過去幾年增勢非常明顯。不過,數量龐大的ETF家族,讓投資者們看得眼花繚亂,孰好孰壞,不太分得清楚。

下面,結合筆者自身的經驗,簡單聊一聊看好的幾個ETF基金,供大家參考。

1、上證50和滬深300

我們首先來看一張股價走勢圖: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基本與上證的節奏一致,而上證50卻不管不顧,逆勢大漲,特別是從4月份後。

另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上證50指數累計上漲36.57%,滬深300指數累漲30.57%、中證500指數累漲18.05%,而上證綜指累漲17.57%。

上證50同期表現,要遠遠優於中證500,高出18.52%,高出滬深300指數5.7%。這代表着資金更熱捧大票、優質票,而以往市場喜歡、反彈新好的中小市值票卻變現平平。

這從一定程度上説明市場價值格局悄然發生着變化,未來或將長期將由原來追捧中小市值企業逐步切換到追逐業績確定性的龍頭大企業。你看看今年的貴州茅台和中國平安,1萬多億的盤子同樣漲得我行我素,漲幅分別高達106.78%、61.34%。其他諸如恆瑞醫藥、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傳統優質龍頭的股價漲勢也相當喜人。

而以上的好票大多集中在上證50指數之內,而滬深300則涵蓋了滬深兩市300家優質龍頭,不足全市場3700家的1/10。未來,隨着各個行業“恆指恆強、弱者恆弱”的格局愈加顯現,上證50和滬深300的收益率或將長期跑贏大盤和中證500的表現。

定投這兩個指數,就可以充分享受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

2、券商ETF

同樣,我們來看券商ETF的長期走勢圖:

長期來看,券商指數和上證綜指的走勢非常吻合。這意味着投資券商要看天吃飯,不能採取定投的策略,只有在牛市週期或大反彈行情中,下重注博取超額收益。

在牛市的時候,大小券商機構都有可能走出大行情。我們拿2015年的牛市為例,互聯網券商龍頭東方財富漲了近10倍,國投資本、西部證券漲幅分別為527.2%、466.86%,大券商行——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也分別漲了210.22%、389.81%。整體看起來,大券商行和小券商行表現不分伯仲,均有表現勇猛和表現一般的。

不過,2倍和10倍還是有巨大差距。其實,拿好券商ETF就能輕鬆跑贏大部分券商表現,何樂而不為呢?原來並沒有券商ETF這類“好東西”,現在都有了。

3、科技股“三劍客”——通信ETF、5G ETF、半導體50

先看通信ETF,前10大重倉股分別為中興通訊、信維通信、中天科技、亨通光電、烽火通信、聞泰科技、工業富聯、海格通信、光迅科技、億聯網絡,持股比例分別為9.04%、6.44%、5.4%、5.08%、4.9%、4.63%、4.46%、4.22%、3.18%、3.14%。前10大重倉股合計佔比為50.49%。

看得出,通信ETF主要聚焦5G基站相關標的。目前,基站建設在提速,未來幾年基站總數或將達到千萬量級。

中期來看,運營商是5G基站建設的投資主體,根據中信建投研報統計,中國運營商5G主體投資規模將達1.23萬億元,較4G投資規模增長68%。

1.2萬億的大蛋糕中,涵蓋網絡設備、基站天線射頻、射頻器件、光纖光纜和光模塊等細分領域的投資。相關細分領域在蛋糕不斷做大的情況下,都將充分受益。而通信ETF又是跟蹤基站各個領域的核心標的,中長期來看,股價向上的確定性是很強的。

再來看5G ETF,前10大重倉股分別為中興通訊、信維通信、中天科技、亨通光電、烽火通信、華工科技、海格通信、光迅科技、星網鋭捷、碩貝德,持股比例分別為9.64%、9.52%、7.42%、7.3%、6.79%、5.75%、5.5%、4.27%、3.84%、2.9%。前10大重倉股合計佔比為62.93%。

5G ETF的前10大重倉股合計佔比比例比通信ETF高出12.44%,且其中有7股重疊。不過,5G ETF除了覆蓋5G基站領域,還覆蓋了一定比例的5G手機產業鏈。

因為隨着5G基站的建設,未來幾年將迎來5G手機的換機潮,特別是華為手機產業鏈的核心個股受益明顯。

再看半導體50,前10大重倉股分別為紫光國微、兆易創新、匯頂科技、長電科技、韋爾股份、納思達、北方華創、華天科技、士蘭微、晶盛機電,權重分別佔比為7.98%、7.88%、6.3%、6.03%、5.9%、5.8%、4.61%、4.43%、4.35%、3.49%。前十大重倉股所佔比例總計為56.77%。

2015年5月,中國正式對外發布《中國製造2025》白皮書,宣稱將在2020年國內芯片自給率達到40%,2025年將達到70%。

2017年,國內芯片產值大致在5000億元,進口2700億美元,如果取代40%,也就是7600億元。這就相當於2018-2020年期間,國內芯片產值從5000億躍升至126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6.08%。

以上的幾個領域,未來均是處於高景氣週期。選擇好行業,定投ETF至關重要。

4、不宜投資的ETF

投資指數基金雖好,但也有一些坑,比如軍工ETF、傳媒ETF。這兩個標的所對應的行業,不具備良好的成長性,即便是定投,收益率或將遠遠跑輸其他類型ETF,甚至產生鉅額虧損。

軍工ETF成立於2016年8月,上市至今股價累計倒跌28.74%。傳媒ETF創立於去年1月,上市至今股價累計下跌26.07%。

軍工整個行業,由國家把持,企業是不以盈利為發展目標的,行業前景自然是“平”的,沒有太多投資價值,如果借國際局勢緊張投下機也未嘗不可,但不能長期定投。另外,傳媒業的公司,中了一個很火的電影,股價持續大漲;但遲遲沒有出現火爆的新片,股價必定跌回到原樣。

總之,這兩個行業的ETF,長期看趨勢並不向上,就不建設投資了。

除了上證50、滬深300、券商ETF、通信ETF、5G ETF、半導體50外,還有一些細分領域也是較好的定投標的,諸如消費ETF、醫療ETF。

要投資好ETF,就是要選擇好行業。一旦選好,就“傻瓜式”投資,長期拿住就行,跟隨行業的蓬勃發展而享受溢出紅利。這樣,你就將跑贏A股大多數投資者了。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