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4000塊樓面價,每平米賣38萬!中國“第一豪宅”的故事只剩絕唱
格隆匯 10-31 08:56

作者:貓哥

來源:大貓財經

01

“產證面積1204㎡,帶空中泳池,送200㎡頂樓花園,業主姓劉,她老公叫梁朝偉”。

“梁朝偉的老婆”劉嘉玲“又”在上海拋售房產了。

為什麼説又呢?因為從2016年開始,劉嘉玲就“開始”僱中介在朋友圈裏賣自己在上海黃浦江畔的湯臣一品的豪宅了,只不過這一次“拋售信息”裏面的房產又升值了,3.88億買進的,掛牌4.6億,合單價38.2萬/㎡,如果一出手,就是近20%的收益。

甚至還有中介提出,100萬看房。

一套房子,估計在朋友圈做了3年“劉嘉玲豪宅”噱頭賣房的中介們,也想不到自己蹭熱度的信息會火成這樣,會被兩位影后“打臉”。一向發微博愛配圖的“金像影后”劉嘉玲特意發了一條簡短的聲明,“我在上海湯臣一品沒有房子”。

在劉嘉玲親自下場闢謠後,“金馬影后”徐楓主導的湯臣一品方面也發了一則很長的闢謠聲明來説明自己的態度:誇大宣傳、蒐集客户資源、索取高額看房費,喪失了中介起碼的誠實信用。

中介蹭熱度,大家也都敢信,畢竟作為娛樂圈大姐大式的人物,“社會我劉姐”在湯臣一品有房,也不能算是什麼新聞,自己是“壕”不説,她的老公梁朝偉也是一個“閒的悶了會打飛的去倫敦喂鴿子”的性情型的壕。

而且,明星偏愛湯臣一品,蹭熱度,也不能光逮着劉嘉玲不放。

比如郭敬明在上海的豪宅中就包括湯臣一品,還在其系列電影《小時代》中出過鏡;小S以及老公Mike在上海投資的房產中,就包含了耗資1億拿下的湯臣一品;Angelababy在微博中曬窗外景,被網友們猜測就住在湯臣一品。

除此之外,據説賈靜雯、蔡依林、劉亦菲、張柏芝等女明星們,都是在湯臣一品中的鄰居。

在劉嘉玲闢謠後,網友們都“酸”了,“我們沒買是買不起,嘉玲姐沒買是看不上”。

02

如此陣仗,對得起湯臣一品“第一豪宅”的稱號。

1992年,已經轉向幕後的徐楓帶着湯臣電影公司投資並親自監製的《霸王別姬》正在北京拍攝,而徐楓的先生、祖籍浦東的台商湯君年來探班,當時的台辦主任建議他回上海看看,於是在隨後的4月7日,湯君年一行4人來到了浦東。

那時仍是“寧要浦西一張牀,不要浦東一間房”的時代,浦東還是農田和農舍交織,湯氏夫婦卻嗅到了“機遇”的味道。一個月後,湯臣集團中標了國際金融大廈項目,隨後,建五星酒店、甲級寫字樓、豪宅和高爾夫球場,湯君年也成為“浦東開發第一人”,湯臣集團一度曾改名為“浦東開發集團”。

1995年,湯臣集團耗資5820萬美元從上海富都世界有限公司的手中拿到了位於陸家嘴的X4-2號商用地塊,也就是現在的湯臣一品所在的地塊。那時,臨江遙望外灘,上海的新地標東方明珠已經建成,算是非常優質的地塊。

後來,土地性質由商業變成了住宅,湯臣集團也陸續追加投資,在拿地上,湯臣的總投資7620萬美元,合計人民幣約6億,樓面價就達到了4225元/㎡,而那時候浦西中心區的價格也才3000多。

如果按照今天來看,湯君年是血賺,然而在當時的1995年,中國銀根緊縮,地產尤其受影響,手裏也沒有“餘糧”的湯君年,拋售掉了在港澳台地區的大量房產,然後將所得資產投向了浦東,身家性命,孤注一擲。

湯君年也非常樂於別人稱呼他為“浦東先生”(Mr.Pudong Tang)。

幸運的是,押注浦東讓湯君年躲過了亞洲金融危機。但是遺憾的是,2004年,湯君年去世,沒能親眼看到其傾注了心血的湯臣一品開盤。在湯君年去世後,徐楓成為了湯臣集團主席,其80後的兒子湯子嘉和湯珈鋮也開始在商場嶄露頭角。

03

2005年,湯臣一品上市,均價11萬-12萬,即便是400多㎡的最小户型,總價也要近5000萬,這個價格立即站上了豪宅市場的頂端位置。

但是也因為太貴了,開盤十個月,無人問津,直到2006年8月份,一套位於33層、總面積979.31㎡的複式簽約,才為湯臣一品打開局面。總價1.3億,單價已經從開盤時的11萬漲到了13.27萬。

2007年,上海掀起了一股房地產的整治風暴,對一些關注的項目進行專項檢查,湯臣一品就位列其中。根據上海房地產局的通報,“撤銷率列全市所有在售樓盤前列”。因為,賣了三套,又撤銷三套,撤銷率100%了。

湯臣一品被查,在當時引起了一片大討論,有稱湯臣一品罪不在“奢”而在“盲”,有稱湯臣一品倒下源於失敗的差異化營銷,也有人喊,湯臣一品成為了政府調控不力來宣泄的靶子。

一時間,喊打喊殺者有之,而同情聲援者有之。

但是對於“貴”這件事,徐楓在接受台灣《聯合報》採訪時説:“湯臣一品是已故夫婿湯君年最後的心血作品,今後不會降價出售。”

“槍打出頭鳥”,湯臣一品這個出頭鳥最終還是屹立在枝頭。

2006年開始,湯臣一品一直在慢慢賣,網上房地產顯示,13年間湯臣一品181套住宅,可售套數還有82套,但是鑑於其AC兩棟出售,BD兩棟只出租不出售,其實際可售套數,僅有11套,基本上也就是低樓層項目了。

04

貴,代表身價,這裏也極受大佬們歡迎。

2018年中旬,“浦東新區花園石橋路28弄3號”3601和3701室在司法拍賣網站上進行拍賣,引來了合計8萬次的圍觀,這“花園石橋路28弄”正是湯臣一品,而這房子的主人被傳出是已經入獄的徐翔。

不過,綜合各種信息來看,這3601和3701的主人雖然也姓徐,但不是徐翔,而是名噪一時的中晉系的掌舵人徐勤。在徐勤的中晉系理財公司財富爆發的時代,他拿下了這一上一下的兩個房子,而這兩套房產也被抵押做了民間借貸,以融取更多資金。

而在中晉系崩盤後,這兩處中晉系旗下公司的房產也被做了“財產執行”。

最終拍賣成交,6月份拍賣的3601室,總價拍出8534萬,單價19.56萬,沒有達到21萬的銷售均價,所以7月份拍賣的3701室,142輪競價,最終拍出9676萬,單價22.17萬。

買到,也算是賺到。

畢竟,現在在二手房網站上掛牌的項目,已經輕鬆過億,一套593㎡的房子,掛牌2億,單價33.71萬,“一字頭、二字頭”能夠拿下也算是很值了,“金融大佬”在炒高房價的路上,也助了一把力。

而被中介宣傳的“劉嘉玲豪宅”,已經38萬/㎡了,中介們即便是臉被“打腫了”,也還會用明星效應來宣傳,畢竟賣出去一套,那就真發達了。

而“買不起”的,也還可以租。

比如張傑謝娜夫婦,在參加綜藝節目時就説,來到上海後也沒有自己的房子,而是租房子住,但是從其天台外景來看,網友也很容易辨認出了就住在湯臣一品。

租金嘛,平均每月10萬左右,就是住上70年,總租金也買不到這裏面的一套房子。

湯臣一品之所以能夠成為傳奇,不僅是4000元樓面價到38萬售價的逆襲,你看它的開盤價到現在,已經算是豪宅的入門價了,甚至這個價格已經排不上豪宅的Top榜了。即便已經不在豪宅榜的頭名了,但是湯臣一品依然是能讓人第一時間想起來的的“第一豪宅”。

景值錢?房值錢?還是上海值錢?

可能是三菱獨家祕製的“湯臣金”映照浦江,一片黃燦燦中,散發出來紙醉金迷的氣息最值錢。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