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坐擁138億財富卻深陷債務風波造車“雙雄”有點窘
格隆匯 08-22 20:36

作者:武佔國

來源:野馬財經

1984年,一個公務員辭職下海做成汽車界大佬,後來更是締造了遼寧第一家民營上市公司。因為眼紅手癢,他一度扎進了“來錢快”的房地產市場,從此財運開始不順。

同樣是1984年,一個退伍士兵從搬磚開始搬成了房地產大佬、煤老闆,2018年更是以138億的財富站上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137名。奈何,地產大佬造車夢未泯。

一個鍋要補,一個要補鍋,二人一拍即合牽手成功。誰曾想,最近他們一樣過上了有點窘迫的生活……

近日,曙光股份公佈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11.4億元,同比下滑32.8%;淨利潤大幅虧損9052萬元,同比去年下降631%。其中,公司的主要產品黃海皮卡銷量同比下降59%,成為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

隨着車輛購置税減免優惠取消,很多車企的日子都不好過。作為曙光股份大股東的華泰汽車,日子也是舉步維艱,至今沒能借曙光股份完成“逆襲”。

2017年初,曙光股份公佈股權變更方案:華泰汽車將“接手”曙光近1.44億股股份,佔總股份比例超21%,成為曙光新的實際控制人。方案公佈後,曙光股份三天連續大幅上漲達29%。

然而,華泰汽車“接手”後,似乎並沒有改變這家傳統“造車”企業的命運。

兩個大佬的“造車夢”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曙光股份也迎來了高光時刻。

曙光旗下黃海客車以“奧運客車”的形象緩緩駛上長安街,千餘台公交車服務了數以萬計的乘客,並且在奧運會期間以零故障獲得奧組委高度評價。同一年,華泰汽車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研製成功,填補了該項目中國自主研發的空白。

來源:曙光股份官網

然而,高光時刻沒享受多久,曙光便迎來了上市後的首次虧損。雖然後來挽回了虧損的局面,但是仍然算不上力挽狂瀾。於是,曙光在2017年開始變賣公司股份。於是,華泰汽車開始接盤。

這讓人彷彿看到了曙光股份的新希望。然而,華泰汽車今年1月卻被曝出拖欠員工工資,多個生產基地處於停工狀態。此後,華泰汽車的資金鍊危局正式爆發。

公開資料顯示,曙光股份創始人李進巔和華泰汽車創始人張秀根是兩個曾經有着“造車夢”的熱情青年。如今,他們卻為何身陷困局?

1984年,李進巔從丹東市委宣傳部辭職,帶着9個人和一台從鐵路上借來的車牀創辦了曙光車牀廠。當時,遼寧有4家大型國有車橋生產廠,只是效率都不高。李進巔憑藉着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廣泛人脈,後來不僅成為了全國第一大車橋生產企業,還成為了遼寧第一家上市民企。

李進巔創辦曙光的同一年,張秀根剛剛退伍,開始在建築行業一磚一瓦的打拼。1990年,他承包了一個工程正式成為一名“包工頭”。從此,張秀根也開始了他在建築行業的掘金之路,逐漸成為了一名房地產開發商。

2000年,對於李進巔和張秀根來説都是人生中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曙光股份登陸上交所,張秀根從一汽手中收購了山東榮成汽車廠並更名為榮成華泰汽車有限公司,開始造車。

曾經是房產大亨及煤老闆的張秀根一直有一個“造車夢”。兩年後,在汽車零部件行業深耕多年的李進巔也開始了造車之旅。2002年,曙光股份收購50年曆史的民族汽車品牌——黃海客車,李進巔開始了他的“造車夢”。

當時的媒體把該收購案稱之為“蛇吞象”,老牌國企黃海汽車集團的職工更是驚訝“國有企業賣給個人了!”,於是1000多名工人遊行表示抗議,引發了整個社會的關注。

去年,關於華為和聯想興起了一輪關於“貿工技”和“技工貿”的討論高潮,輿論更多偏向認為“技工貿”才是正道。然而,其實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華泰汽車“技工貿”的路就走得磕磕絆絆。

與此同時,轉型造車的曙光股份卻被“房地產”給耽誤了。

“房地產”耽誤了曙光

曙光將黃海客車收入囊中後,不僅沒有因為“鬧事兒”的員工被拖垮反而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同期,中國房地產開始爆發,房價一年比一年高,看着別人“來錢快”的李進巔也準備進軍房地產市場。

2005年,他在丹東註冊成立了遼寧曙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地產”),開始了房地產開發。李進巔進入房地產行業後,剛開始幹得如火如荼,接連開發樓盤、市政工程。

沒想到,由於經驗不足,李進巔於2013年前後遇到資金鍊危機。隨後,建築公司、貸款銀行相繼將曙光地產告上法庭,要求支付工程款和銀行貸款。與此同時,曙光股份卻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鉅虧3億元。

2014年,李進巔及時從曙光房產“抽身”,專心進行上市公司的打理。但是,接二連三的訴訟導致李進巔開始萌生變賣上市公司股份的想法。這時,同樣有“造車夢”的張秀根進入了他的視野。

來源:天眼查

説起張秀根,時間可以回到2006年。那時曙光股份剛剛完成黃海客車的整合,還中標了北京奧運客車的項目。與此同時,華泰汽車與韓國現代合作後,先後開發出客車、皮卡、SUV等暢銷產品,開始逐步打開國內汽車市場。但是,張秀根在這一年卻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戰略轉變——決定走自主研發道路。

彼時,華泰汽車生產的SUV汽車榮獲多個大獎,國內也很是暢銷,一度坐上了國內SUV頭把交椅,只不過掛的是韓國現代的牌子。當張秀根改變發展戰略後,現代也轉向了北汽。失去韓國現代這個重要合作伙伴,華泰在經過短暫輝煌後開始走下坡路。

2007年,華泰通過技術合作上市了第一款自主生產的汽車——聖達菲。雖然仍掛着現代的牌子,但是張秀根也算是邁出了自主品牌的第一步。然而好景不長,北京現代途勝上市頗受歡迎,從此聖菲達開始變得鮮少有人問津。

來源:華泰汽車官網

聖菲達的銷量大幅下滑。誰曾想,張秀根從此走上了數據造假的道路。

 “落難人”的生意經

2011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現,華泰汽車對旗下轎車品牌B11數據進行了造假,實際從2008年-2011年銷量只有4.5萬量,華泰謊報稱賣了18.3萬量。消息公佈後,輿論譁然。

張秀根再次尋求與外資品牌合作,也曾轉型做新能源汽車,卻顯得異常艱難。

銷量數據被發現造假的同一年,華泰汽車宣佈牽手瑞典車企薩博。薩博即將破產,和現代沒法比,華泰汽車到瑞典考察後放棄了這一收購計劃。此後,華泰又試圖與馬來西亞車企寶騰合作,拖了好幾年後也沒有下文。

張秀根從房地產起家轉型造車後,卻還奉行着家族式企業管理模式。華泰汽車成立至今,至少有14任總裁或總經理級別的高管先後離職。其中,常務副總裁侯海靖是與寶騰合作計劃的重要負責人,僅僅幹了8個月便離職了。後來,寶騰投入到吉利的懷抱。

2017年,華泰汽車一直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狂奔,後來轉型新能源汽車,但銷量一直不温不火。此後,隨着國家補貼的退出,華泰更是處境艱難。

另一邊,李進巔還在房地產泥潭裏苦苦掙扎。於是,華泰汽車與曙光股份一拍即合,張秀根決定“接盤”曙光,繼續他的“造車夢”。

曙光股份《股權轉讓協議》顯示,華泰汽車以23.21 元/股的價格收購曙光集團19.77%的股權,總價達31億元。“接盤”過程雖然拖了近兩年才完成,但是2018年9月華泰汽車還是成功“接盤”曙光集團19.77%的股權。

當時,媒體紛紛猜測,拿下曙光控制權是為了華泰汽車實現借殼上市。沒想到,借殼還沒開始,此前還盈利良好的曙光股份業績突然急轉直下。

去年下半年出現近年來首次虧損,今上半年曙光股份又虧了9000萬,張秀根這個“接盤俠”當的很到位。

賣掉股權的李進巔那邊,日子也不好過。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李進巔相關風險提示達1954條,預警提醒151條,其中曙光地產還進入了資產被強制執行的名單。張秀根“接盤”後的曙光股價一直在4元左右徘徊,相對於華泰汽車23元的高價接盤,簡直是一言難盡。

來源:東方財富

讓華泰汽車身陷泥潭的還不止於此。

今年以來,關於華泰汽車的新聞關鍵詞包括:欠薪、違約、停產、債券糾紛、暴雷、債務危機......如今剛剛接手的曙光股份又接連虧損,不知張秀根的心裏作何感想。他還記不記得他的“造車夢”?至少李進巔已經選擇了退出......

當汽車行業進入新週期時,張秀根還能繼續他的“造車夢”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