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闽系房企”加速分化:人事变动频繁,增速齐齐放缓
格隆汇 09-09 08:44

作者:杨柘 

来源: 斑马消费

过去几年,以高周转、高杠杆和高负债模式迅速崛起的闽系上市房企,成为国内房地产市场不可轻视的一股势力,如今,这些房企开始出现分化迹象。

斑马消费梳理了13家闽系上市房企经营情况后发现,在新形势下,不再一味埋头做大规模,大多都在主动降杠杆,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

上述大多数房企增速已经明显放缓,部分房企里高管人员流动更加频繁。

一贯以“激进”著称的闽系房企,失去狼性之后,将如何在行业立足?

闽系房企人事变动加速

最近几年,在闽系上市房企里,部分房企的高管人员流动较为频繁。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在13家闽系上市房企当中,高管人员流动频繁主要出现在禹洲地产、弘阳地产、正荣地产、泰禾集团和阳光城等房企。

在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财务总监负责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更多的精力放在为融资、保障企业现金流等方面。

在闽系房企从激进扩张到主动寻求有质量发展的趋势下,各家房企核心岗位——财务总监短期内走马灯式更迭。

最期待挺进千亿的禹洲地产(01628.HK),财务总监在16个月内,3次变动。

2018年4月,公司原财务总监许进业辞任,加盟华南城(01668.HK),继任者黄展鸿干到2019年7月辞职,加盟大发地产(06111.HK)任职副总裁。随后,邱于賡接任。邱曾在2008年10月至2015年3月任公司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此次是再度回归。

2018年,跨进千亿门槛的正荣地产(06158.HK)也出现财务总监变动,当年11月12日,谈铭恒辞任公司财务总监及联席秘书。

3天后,公司委任陈伟健为公司财务总监,37岁的陈伟健是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2018年8月才加入正荣,此前先后任职新城发展控股(01030.HK)执行董事、副总裁,时代中国(01233.HK)财务总监。

在所有闽系上市房企中,泰禾集团(000732.SZ)高管流动最为频繁,仅财务总监一职就一年两变。2018年,公司副总、财务总监罗俊辞职加盟中梁控股(02772.HK),2019年1月,接任者李斌也辞任。

从去年开始资金危机之后,泰禾集团高管层就流失严重。从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先后3位副总辞任。尤其是,今年4月末副总张晋元辞任为外界所关注。张随后加入天润置地任总裁。

相比外聘职业经理人,从内部提拔高管更能得心应手,融信中国(03301.HK)老板欧宗洪深得其解。今年3月,负责开拓、运营杭州市场的老员工余丽娟被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6月被任命为公司总裁,成为闽系上市房企中唯一一位女性总裁。

弘阳地产(01996.HK)老板曾焕沙做建材市场发迹,企业扩张中急需财务背景的高管,今年7月5日,任职公司首席财务官兼秘书的雷伟彬被委任为执行董事、副总裁及提名委员会委员。45岁的雷伟彬曾有在时代中国、雅居乐集团担任财务总监的经历。

颇为顺理成章的是为下一代“接班”铺垫,2018年10月,禹洲地产委任林禹芳为执行董事,林系公司董事局主席林龙安之女;世茂房地产(00813.HK)的许世坛,在公司各部门摸爬滚打20年,2019年他终于被其父许荣茂扶上公司总裁之位。

比较耐人寻味的是阳光城(000671.SZ)的朱荣斌和吴建斌,二人均有在中海地产任职多年经历。

早前二人一前一后进入碧桂园(02007.HK)高层,2017年,受阳光城老板林腾蛟之邀,两人又一前一后加入阳光城,分别就任公司执行董事长和分管财务、证券业务副总裁,二人“带来”高周转模式, 助阳光城在2018年销售金额超千亿元。

激进过后,普遍小心谨慎

依赖高杠杆、高周转和高负债,短时间内获得规模性增长,正荣地产、融信中国等闽系房企的崛起,基本都这样的共性。

在这种商业模式下,这些房企几乎是背着“包袱”狂奔,最近几年才逐渐放缓。

泰禾集团是闽系上市房企激进派代表,巅峰时期的2016年,其净负债率高达360%,到今年一季度末仍高达279.2%。融信中国、正荣地产等企业也是如此,在楼市频繁调控和融资收紧叠加效应影响下,各个房企都在转变策略以降风险。

2018年,正荣地产年销售额突破千亿,达到1080亿元,当年末净负债率为74%,而上年末为183.2%,降速明显。公司的定位也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2018年,融信中国净负债率140%,2019年中期,净负债率已降至77%左右。公司总裁余丽娟对此还不太满意,她曾对外表示,公司将继续下调公司净负债率指标,并通过两年时间优化债务架构,将安全边界进一步提升。

减少债务、降低杠杆,是闽系房企目前一致性动作,随着时间窗口越来越小,这些企业越来越紧迫,都怕资金危机砸到自家头上。

毕竟,泰禾集团从去年出现资金危局至今未决,已经给同行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2019年上半年,泰禾集团未新增一宗土地,靠卖项目卖地卖股权等方式,偿还掉338亿元债务。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截止今年6月末,泰禾集团债务总额仍高达2091亿元。东方金诚评级报告显示,公司在2019年至2021年,将迎来集中偿付高峰,偿付债务规模超千亿元。

截止6月末,禹洲地产、弘阳地产、世茂房地产、旭辉控股和力高集团(01622.HK)负债,同比分别增长41.08%、104.83%、32.46%、33.71%和58.75%,其他房企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从已披露的2019中期业绩来看,13家闽系房企中,除中骏集团控股(01966.HK)、三盛控股(02183.HK)外,其它均增速放缓。

2019年中期业绩显示,融信中国实现销售额566.77亿元,同比增长3.94%,上年同期销售增速为75.7%;

今年上半年,弘阳地产实现销售额302.5亿元,同比增长42.7%,上年同期增速为188.4%;阳光城上半年增速为28%,上年同期增速76.88%;

世茂房地产在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003.4亿元,同比增长38.7%,上年同期增速为66.5%;

正荣地产放缓更加明显,2018年上半年的增速为170%,今年同期降至不到1%,销售额586.07亿元。

泰禾集团就更惨了,出现倒退式发展,今年上半年销售增速为-30%以上。

这些曾经如狼似虎的房企收获发展规模之后,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不再盲目追求规模,而是寻求安全、有质量的发展。

阳光城执行董事长朱荣斌此前曾对外说,“底线是保证公司安全运营”,公司既要保证发展,又要在负债方面规避风险。阳光城从融资驱动转向经营驱动,现金流转向通过销售补充,公司销售回款率接近80%,在闽系房企中已是较高水平。

差距正在拉开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高速增长放缓后,13家闽系上市房企已出现分化的迹象。

从2019中期业绩来看,虽然各家业绩各有差异,但已形成了一部分房企继续领跑,一部分房企追赶的梯队局面。

斑马消费统计发现,世茂房地产、阳光城、正荣地产、融信中国及旭辉控股,已形成闽系房企第一梯队。

2019年上半年,上述5家房企销售金额均在500亿元以上。其中,世茂房地产是唯一一家半年销售金额超过千亿、净利润超过50亿元的房企。

根据2019中期业绩数据,世茂房地产、阳光城、旭辉控股、正荣地产和融信中国,合约销售金额分别为1003.4亿元、700.1亿元、884.4亿元、586.07亿元和566.77亿元,合计3740.74亿元,占比13家闽系上市房企总销售金额5214.54亿元的71.74%。

在营业额方面,截止6月末,上述5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额1393.95亿元,净利润合计142.89亿元,分别占比13家闽系上市房企总营业额和净利润的60.77%和66.24%。

从土地储备总量上来看,截止6月末,上述5家房企土地储备总量达到2.24亿平方米,占13家房企土地总储备量的62.92%。

2019年中报显示,土地总储备量最多的房企分别是世茂房地产、旭辉控股、阳光城,分别拥有土地储备量6407万平方米、6300万平方米和4396.59万平方米,合计占13家房企土地储备总量的48%。

除此之外,弘阳地产、泰禾集团和中骏集团控股销售额均在300亿元以上,今年上半年,分别实现销售额302.5亿元、373.9亿元(乐居财经数据)和370.28亿元。

泰禾集团从第一阵营跌落,主要是高速扩张、实施高端化产品策略后去化周期长,2018年末存货周转次数仅0.14,远低于行业均值。

禹洲地产一向寻求稳健发展,成为唯一一家徘徊在200亿元至300亿元区间的闽系房企,截止今年6月,公司实现销售额284.74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增土地153.44万平方米,位于13家闽系上市房企倒数第二的位置。

受楼市调控频繁影响,部分闽系上市房企已开始布局多元化,斑马消费发现,旭辉控股、泰禾集团、中骏集团控股及世茂房地产等均已涉足非房地产业务。

这些闽系房企多元化路径总体较为传统,主要是配合房产主业,首先涉足商业地产和物业服务领域。

旭辉控股将商业地产作为公司业务的一部分,从纯开发销售向开发销售和自持收租发展,其还涉及物业、工程建设、教育和金融等领域。公司总裁林峰此前对外表示,希望未来租金占比达到收入的3成比例。

泰禾集团涉足领域不仅有商业、特色小镇,还在金融、养老、酒店等领域布局。中骏集团控股的策略偏重于长租公寓领域,预计2020年实现长租公寓5万间。

闽系房企带头大哥世茂房地产的业务条线更为清晰,除了房地产,还向酒店、商业、娱乐、文化和服务等业务领域推进。

截止目前,各家房企营业收入仍依赖于房地产主业,多元化业务短期内尚难成为业绩主力。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