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动点科技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科技媒体的转型之路
格隆汇 09-05 17:22

对如今大多数的科技媒体公司而言,仅仅做媒体,已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胃口。

 作者 | 猫仔

来源 | IPO那点事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动点科技(TechNode)正式宣布完成新一轮Pre-B轮融资。本轮融资金额为数千万元人民币,投资方为杭州下城国投和优客工场。

1

科技媒体的那点事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从最开始的纸媒到如今只要一台手机就能接收到最新的信息,而除了信息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外,媒体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科技媒体,顾名思义便是科技相关的信息的传播,

早期的媒体大部分都停留在纸媒或者是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及自媒体的兴起,而许多传统媒体在这一时期因为网络发展的问题,纸媒方面受到严重冲击,导致大量纸媒或退出或积极转型。此外,因为媒体的门槛越来越低,除了许多媒体平台转型之外,也有许多新型的媒体平台出现,目前国内的一些新兴媒体平台包括36氪、钛媒体、虎嗅等都在这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

不同于一些媒体,动点科技最开始只不多是其创始人卢刚开设的一个科技类博客。当时,国内并没有多少关于科技媒体网站,而国外的TechCrunch作为最老牌的关注创业公司的科技博客在当时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彼时留学海外的卢刚受到TechCrunch的影响,2006年便开始注册了域名:MobiNode.com,这便是动点科技的雏形。

而国内从2004年后,博客开始火热起来,卢刚作为早一批使用博客的人,尽管后来博客逐渐没落,但通过科技类博客,卢刚积攒了一批用户,而这批用户作为动点科技网站的初始用户。

早期动点科技网站,主要以报道创业公司为主,一般每天会报道1到2家的创业公司。主要以采访的形式进行,而且大部分的公司都属于初创公司,通过英文来报道国内的初创公司,后来到了2008年,动点科技开始配有中文,这样的双语报道形式是动点科技早期与其他科技类媒体的不同之处。2012年,动点科技正式进入到公司化运营。

2013年,TechCrunch与动点科技达合作,动点科技成为了TechCrunch在中国的唯一官方合作伙伴。随着动点科技的发展,在其每月数百万阅读量的读者群当中,近40%来自海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动点科技媒体平台现已拥有中文、英文、西班牙文、俄文四个语言版本。

2

不止是媒体那么简单

对如今大多数的科技媒体公司而言,仅仅做媒体,已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胃口。

从外部来看,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微信公众号带来的信息爆炸,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内容来讲,日益增长的用户量与用户的商业变现的问题又一直困扰着媒体。在双重矛盾中,许多科技媒体都开始纷纷转型扩张,而动点科技同样也不意外。

2018年,动点科技正式创建六大业务板块:动点传媒、动点大企业创新、动点互动、动点国际、动点数据和动点创投。在保留传媒的基础内容外,开始将其他业务单独独立,正式将动点科技转型为综合科技平台。

首先是动点传媒,这是动点科技的“老本行”,属于内容范畴,通过中英文的形式介绍企业,保留其深度内容以及其科技媒体的内容。

动点创新是大企业对接服务,主要帮助创业公司对接标杆用户和连接产业资源。在媒体期间,动点科技积攒下来的资源群,动点科技通过中介方式,将这部分的资源商业变现。

动点数据则是以数据库为载体,提供初创企业、创业项目、投资机构等数据资源的检索和多维度数据梳理,以及深度的数据分析。而这方面,国内典型的数据类网站就要有IT桔子。

动点国际则是提供多元化亚洲创新生态圈资源,依赖其多年的双语媒体经验,通过助力初创企业进行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海外市场拓展。

动点互动则是动点科技的线下活动,通过依靠其TechCrunch合作伙伴的渠道,帮助对接国际活动,代表性的活动就属于是各种科技峰会。

目前,除了动点传媒外,其他几类都属于还是首次单独独立,较其他科技类网站,动点科技的正式转型并不算早,在内容上也与大多数的科技媒体转型的模式类似。但是,较其他媒体而言,动点科技长期的海外经验成为了其吸引创投企业的优势。

3

结     语

现如今,大多数的科技媒体都在积极求转型,随着私域流量趋势的发展,如何将用户圈住以及将用户变现,平台商业价值变现成为了压在各大平台面前的大问题双语媒体出身的动点科技较国内媒体有了其海外背景这一优势,而随着目前国内科技类媒体竞争愈加激烈,动点科技的转型之路能够顺畅呢?

免责声明: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谨慎依此进行投资决策。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