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00后手机里的秘密
格隆汇 09-03 10:49

来源 | 经纬创投(ID:matrixpartnerschina)

文 | 经纬主页君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迎来拐点,00后逐渐成为互联网平台聚焦的潜在用户。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进行的人口普查数据,00后的人口总数为1.46亿。这1.46亿的00后成为了新的流量红利——他们大多在小学阶段就拥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比起PC时代他们在网上泡的时间更久,也会把大把的零花钱投入到游戏、直播、追星等爱好中去。可以说,谁抓住了00后的心,谁就抢占了移动互联网的前沿高地。 

关于00后,一直有着各种各样的“传闻”,比如,00后都喜欢玩QQ,喜欢玩各种陌生交友App认识新朋友,喜欢二次元和宅、喜欢混饭圈打投……但其实,00后的人群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4个不同阶段的群体,每个群体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喜好和习惯。

我们下载了一些00后的常用App试用,发现它们大多比较复杂,功能繁多,初用者很难找到一些功能的入口,使用起来也比较费力,甚至需要搜索教程或相关经验。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00后App复杂可能是因为需求分层。比如QQ有一个磅礴的系统,这些功能本身是在用产品去满足各种需求,所以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对用户来说,虽然有很多功能,但他们可能只使用了自己熟悉的功能。此外,QQ是一个混杂产品,把游戏社交等方向都放在里面,严格意义上来说QQ是一个矩阵了。从产品的角度来讲,简单的产品是最好的产品,但到了后期,产品要被赋予更多的意义,承载更多的责任,这就已经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公司的问题。 

我们找了10位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年龄段的00后,与他们聊了聊——他们的上网喜好和消费习惯,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有的人会在快手上给主播打赏6000块,但也会用拼多多买9.9的染发剂和美瞳; 

有的人经常和老师一起打王者荣耀,互送增加亲密度的礼物,亲密度达到了最高级别; 

有的人极其讨厌扩列和暧说说,认为QQ应该是一个干净而纯粹的社交圈; 

有的人每时每刻都和朋友共享位置,和朋友之间没有隐私; 

也有的人已经成为了社畜,开始用起了钉钉; 

……

在我们的采访中,00后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喜好和用户习惯,但也有着一些普遍的共性:偏好影音娱乐,喜欢看直播短视频、普遍打游戏,喜欢在游戏中社交、消费观容易受到潮流影响,有着强烈的消费意愿。

伴随着00后的崛起,谁抓住了00后,谁就抓住了市场。而要抓住00后,就要懂得他们的心。今天这篇文章,我们选取了6位比较有意思的00后的口述,希望让你更了解00后。以下,Enjoy:

我给主播打赏6000块 

但我也用拼多多

仙女,女,北京2007年出生,六年级

▲仙女手机桌面截图

每天睡觉之前,因为没人陪我聊天,我都会打开快手看直播。 

我最早下快手是在我三年级的时候,同学推荐说这个挺好玩的。当时我特别讨厌直播,觉得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说说话。后来我发现,里面有很多人可以聊天,可以看她们每天打扮成不同的样子。 

我喜欢看网红直播,因为她们长得好看。以前我最喜欢的主播是一个广东惠州的小网红,我觉得她长得特别美,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看她直播,没时间也抽时间看,整个人都沉迷于看她的直播无法自拔。追她直播的那两个月里,我给她打赏了6000块。 

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单纯的看直播,不打赏。后来我发现直播的时候,只要有人送了穿云箭,直播间就会发红包。我一般能抢1快币到2快币(编者注:1快币=0.1元),人少的时候,可以抢二十多快币。只要一抢到,我就会去给我喜欢的那个主播刷礼物。那段时间,我总共抢了四五百块,全都刷给了她。 

后来,刷着刷着变成了习惯,我开始自己花钱刷。因为那个主播直播的时候会说,打赏得最多的榜一是大哥,榜一可以加微信,榜一怎样……当她这么说的时候,我就会给她疯狂打赏,抢着当榜一。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是榜一。 

那个主播还会和别的主播PK,看谁收到的打赏多。她输得特别惨的时候,我就想给她发一个穿云箭。(编者注:一个穿云箭是288.8块,是快手最贵的礼物)现在想想我也觉得挺贵的,我平时很喜欢买化妆品,但我一般也只买几十块的,最贵的也就两百多。我还用拼多多,因为我们老师经常在班级群里发链接让我们帮她砍一刀,我也下了这个软件,没事就上去逛逛,买了9.9的染发剂和美瞳。但是给她打赏的时候,我都没有心疼过。 

但有一天我发现,我给她刷礼物的时候,她就屁颠屁颠跟在我后边,天天给我发微信,各种夸我。结果一不刷礼物,她再也不理我了。 我有点被打击到了,觉得她太势利了,越看越觉得她讨厌。有一段时间,我看她直播,发现她和谁PK,我就去对面打赏。她发现之后问我,你怎么跑对面去了?我也懒得理她。 

后来我越想越气,就去快手的官方账号上投诉那个主播。因为快手禁止未成年人打赏,我先内部投诉她,说如果不退,我就去外面投诉。很快,快手就把我给她打赏的钱都退回来了。我给其他人打的都只退了80%,她的100%都退给我了。她太势利了,这是报应,懂不?报应。 

现在我觉得她又矮,双眼皮又不自然,一看就是整的,还有很多人喜欢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我喜欢另一个惠州的主播,因为她颜值很高,又不会自己炒作,她都没有CP,她说她只有闺蜜,比较单纯,还挺可爱的。只要一抢到红包,我就都发给她,但我现在已经不会像追第一个主播的时候那么疯狂了。

我和数学老师打王者

我俩亲密度是最高级别

婳婳,女,北京2007年出生,六年级

▲婳婳手机桌面截图

很多人都说00后喜欢玩QQ,但我现在已经不怎么爱玩了,更喜欢用微信聊天。我感觉QQ是拿来玩的,微信是拿来用的。 

两三年前,我闲着无聊的时候,会在QQ上扩列(编者注:请求扩充好友列表,即交新朋友),越扩越大,加了600多个不认识的人。

以前还会和他们聊天、养火花(编者注:连续聊天七天,昵称处会出现火花标志)、暖说说(帮别人的说说点赞、评论、转发,增加人气),但现在都不爱玩了。 

现在我连消息都懒得回了,那些人没事就会找我闲聊,信息特别多,所以我有点烦了,就设了自动回复——没事别找我,不闲聊,互删也不强求。 

而且因为加了那些不认识的人,一般发动态什么,我也不在QQ上发了。所以我就更讨厌这种陌生人社交了。我现在也努力在缩圈,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互删。我现在爱玩微信,因为微信全是那些删过好几回的真的好友,没有不认识的。 

现在QQ唯一吸引我的功能就是个性装扮、挂件和隐身访问空间了,这些功能都需要充钱,我充的是豪华黄钻,每个月25块钱。我是从去年开始充的,充到了明年2月,已经是5级了。 

除了QQ和微信,我还喜欢在游戏里聊天。我主要玩王者荣耀和跑跑卡丁车,跑跑卡丁车是我们班男生安利的,但我最近没怎么玩了。我最喜欢的还是王者荣耀,王者我钻石(编者注:王者荣耀中排名第三的段位)。 

在王者里,我是贵7,有37个皮肤,42个英雄。为了买这些装扮,我大概花了两千多块,就是为了好看,有排面。 

我的美术老师也送过我皮肤,我俩刚开始关系特别好,但是后来越打越激烈,然后就开始记仇了,后来我俩王者的好友关系都删了。 

现在我经常跟我们数学老师一起打王者,我俩亲密度有2300多,是最高级别的亲密度了。因为我俩一个战队打得次数多,还会互相赠送增加亲密度的玫瑰、恩爱暴击之类的,我们老师都是十几个十几个给我送。所以我特别舍不得王者荣耀。 

不聊天和打游戏的时候,我喜欢刷抖音,但我不喜欢那种清纯的、可爱的小姐姐的视频,我觉得很幼稚。我也不喜欢看那些娘娘的男明星,以前我追过一段时间蔡徐坤,后来越追越讨厌,我现在开始黑。因为我看了他打篮球以后,我觉得我们学校随便一个女老师,都比他爷们儿。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有一次要拧那个杯子的盖,他死活就拧不开,后来找我们一个女老师,一下就给掰开了。 

我喜欢看偏酷、潮的视频。看里面的小姐姐们穿哪些酷酷的衣服,我自己也会想买,所以我手机上也装了nice、毒和小红书。一般我买潮牌的衣服看nice,买鞋上毒,选指甲上小红书。最近我特别沉迷买鞋,已经买了好几双了,其中有一双鞋一直在涨价,每回我穿完都得拼命擦干净。现在我特别想买一双椰子,已经跟家人念叨好几次了。 

我觉得外界对00后最大的误解是,要么觉得00后很幼稚,要么觉得00后装成熟。其实他们看到的那些幼稚的是10后,他们确实是动不动就黑化(编者注:无病呻吟)。我也不觉得我们是装成熟,我们现在都这样,基本都已经不爱玩玩具了,真正的玩具其实是化妆品,买来打扮自己,这才是真实的我们。 

我不喜欢充钱和不充钱

就天差地别的游戏

你猜,男,北京2006年出生,六年级

▲你猜手机桌面截图

我人生中的第一台手机是在四年级的时候拥有的,那个手机只能玩微信,但我也不爱和同学聊天。我也没有QQ,连账号也没有,我的账号是我妈的。微信我也是百年一看,一看看一百年,因为我喜欢在上面玩跳一跳。 

有一回手机摔碎了,不能玩了,我就用iPad玩跳一跳,后来又发现了“我的世界”这个游戏(编者注:整个游戏世界由各种方块构成,玩家可以破坏它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块随意建造东西。为了在游戏里生存和发展,玩家需要通过伐木、挖矿、捕猎等方式获取资源,并通过合成系统打造武器和工具。随着游戏的进行,玩家自立更生,逐渐建造出一个自己的家园。) 

这个游戏不能充钱,不能买皮肤,连比赛都比不了,这是一个很自由的游戏,没有厉害和不厉害之分,所以我很喜欢,现在它变成了我玩得最多的游戏。 

我们全班也就两个人玩这个游戏,大多人还是喜欢玩王者荣耀。我之前也玩过王者荣耀,但我不喜欢那些太残酷、太激烈,充钱和不充钱就是天差地别的游戏。我喜欢那种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不管有钱没钱都可以一起玩的公平的游戏。 

我的大部分时间还是主要在学习,但上学的时候,我觉得无聊了,就想玩手机。基本上,我妈只要允许我玩手机,我就会玩我的世界。我妈如果心情好不管我,可以玩三个小时,我妈如果心情不好的话,我一拿起手机就念:还看手机呢? 

除了打游戏,我喜欢晚上睡觉之前在被窝里看动漫,我最喜欢看火影忍者,但最多看半小时就会被我妈发现。我的手机里也下了A站和B站,但基本都在挂机状态,我不爱用,我喜欢用腾讯视频看动漫,但我没钱充会员,是蹭我舅妈的。我也没钱买手办,但我们美术老师会送我手办。 

我的手机里最多的,还是学习软件。一起小学学生、同步学、少儿趣配音……这些都是我小学的时候下的,都是做作业用的。现在我用得最多的是网易有道词典,直接照片一拍就翻译好了。作业帮是我妈下的,她喜欢用它拍照看答案来帮我检查作业。但我不喜欢用作业帮,我觉得这里面很多答案是错的,还不如自己写,我不相信它。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就问老师。 

但我觉得等我上初中的时候,这些就可以全删了,不用留那些无聊的东西。初中甚至可以把手机扔了,也不用玩我的世界了,因为已经没有时间能玩手机了。

每刻都和朋友共享位置

我们之间没有隐私

期期,男,广东汕头2002年出生,高一

▲期期手机桌面截图

我手机的所有的App里,我最喜欢的是Zenly,我把它放到了Dock栏里,方便随时打开。这是一个好友定位软件,能随时随地看到朋友们的位置、手机的电量,也可以和朋友们用有声音的表情包聊天。 

这个App是我玩舞立方的朋友推荐的,去年我在游戏城看到了舞立方的机器,试了一下觉得好玩,就老去玩,一星期去玩两三次,认识了一帮朋友,慢慢地大家熟了,他们就给我安利这个App。 

在这个上面的都是挚友,没那么熟不会加,因为这个软件会随时随地共享位置,很多人会觉得太暴露隐私了。我在这面有5个挚友,我觉得我们之间好像没有隐私,一切都可以跟朋友分享。 

我喜欢在Zenly上看大家的位置,因为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地理上的陪伴,虽然大家不在一起,但能知道大家都在哪,感觉大家在不同的地方跳舞。想出去玩的时候,我们就会点开它,看看大家都在哪,然后召集大家一起出去玩。 

大家都觉得00后喜欢玩QQ,但其实QQ是我小学玩的了,上了初中以后,我就只用QQ来登游戏了,因为QQ实在是太幼稚了,像厘米秀那些,都是我小学玩的。聊天我基本都用微信了。 

我也不喜欢社交软件,我不会玩那些陌生交友App,因为我觉得很无聊。我有很多兴趣爱好,比如篮球、舞立方和游戏,这些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没必要抱着手机社交。 

因为喜欢打篮球和看NBA,我也算是半个鞋狗,没事就会刷刷nice、毒、有货这些App,买了四五双鞋,我最喜欢的是AJ,但我没钱买。我买了鞋就是自己穿,有时候会和朋友拍拍照片,不会去炒鞋。 

游戏我喜欢玩王者荣耀和吃鸡,但我打游戏从来不充钱,因为我技术足够厉害,所以不需要哈哈哈哈哈。但我每天我最多也就打两小时游戏,因为我还没成年,有健康系统,到时间就会强制下线。最近,我比较喜欢玩的是恐怖游戏Evil Nun,中元节那天我玩这个游戏把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我是在小红书上发现Evil Nun这个游戏的,我喜欢看那些小推荐和穿搭,差不多一礼拜会去上去看一两次。闲着无聊的时候,我也会看看抖音,在上面看帅哥美女穿搭搞笑类的视频。 

我觉得,外界对00后最大的误解是——总以为手机就只能玩游戏,但其实,00后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我极其讨厌扩列暧说说

QQ应该是干净纯粹的社交圈

媆媆,女,四川成都2001年出生,高三

▲媆媆手机桌面截图

我手机里最喜欢的App是QQ,自从2009年注册了之后,我一直超爱这个App。 

我主要喜欢和同学聊聊天,发个QQ空间的说说记录一下生活,还会写日志。我喜欢发表有真情实感的说说,或是最近的美好生活,或是每一刹那的感悟。 

毫不犹豫的说,我极其厌恶扩列和暧说说,感觉QQ应该是一个干净而纯粹的社交圈。为了交友而交友的扩列,为了增加空间热度的暧说说,都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一种污染,没意义,也没有什么用。 

我也玩过厘米秀,感觉是QQ秀的升级版,不用充Q币就可以换装,也是表现自己穿衣风格的一种方式。但对我而言我还是更喜欢表情包,可以精炼而生动地展现此刻的心情。我还喜欢装饰我的QQ空间,所以我从初中开始就会充黄钻,但不是每个月都买,有断层期,得看零花钱多少。 

从暑假开始,我用微信聊天好像渐渐的更多了。因为高考之前我老妈把我手机没收了,一个星期就20分钟玩手机的时间,就上一下QQ看看回复消息。不过这个暑假以后我就实现了手机自由,可以加同学们的微信了。但我的微信也是从这个暑假才开始好好经营的,就只加了一小部分人,而且平常联系出去玩啥的就那几个好朋友。 

相对来说,我还是更喜欢QQ,因为用的时间长,有感情了,毕竟是9位数的号。 

用QQ还是微信我主要看心情切换,不过还真是容易出现bug。有一回我在微信问朋友,怎么不回我消息?她说你哪给我发消息了?然后我发现是在QQ。类似还有,你为啥不去给我点赞?对方说,你没发朋友圈啊?哦dbq(编者注:对不起)我发滴QQ空间。 

很多人都说00后流行缩写,但其实我也不太喜欢,感觉有点非主流的味道。最近好像流行什么“everybody在你头上暴扣” ,是一首rap里的词,挺火的,但我觉得花里胡哨。 

除了QQ之外,我比较常用的App还有旅行青蛙。这个游戏是去年流行的,但没几个月热度就过了,很多人都不玩了。但我觉得既然养了它就要一直坚持,只要时间允许,我每天都会点进去喂它食物,看看它又寄了哪些新明信片。 

还有一些App是我舍不得删的,比如王者荣耀、滚动的天空和跳舞的线,这几个都是我妹妹下载的,她12岁,也是个00后。她早就有了自己的手机,但她还没换新手机的时候,手机屏比较小就先用我的,因为我的手机屏大,更方便玩游戏。 

一开始,我想删掉这些App,但她不让,后来觉得都玩的不错了,就不舍得删了,她确实挺厉害的,王者比我玩得还好。 

小猿搜题我读高中的时候也会用,但用得不是很频繁。因为我妈不怎么让我用,她让我去问老师,以防我偷偷玩手机。 

我觉得外界对00后最大的误解是——叛逆、攀比、没有人生目标、幼稚无脑。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生活除了网上展示的那些形象,还是很多元的。比如我这个暑假,学车、练琴、做手帐、看电影、写影评、背文常……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当然,00后网恋,我觉得实在是不好的现象,不过这样的00后应该在05年之后出生的,感觉现在初中生小学生还挺多的。但我觉得为了恋爱而恋爱太不靠谱了,我们这些世纪宝宝大多数都还是很正的。

不要以为00后是小学鸡

  其实我们已经是社畜了 

 Sunshine,女,北京2000年出生,大二

▲Sunshine手机桌面截图

我觉得外界对00后最大的误解是,觉得00后都是小学鸡(编者注:幼稚的中学生或成年人),好像还停留在小学生的阶段,其实00后已经进入社畜的阶段了。 

我是00年的,今年大二,但我已经开始实习了。因为这份实习,我不得不在手机里装了一个特别“社畜”的App——钉钉。 

我在新东方教雅思,每天要用钉钉来签到,写教学日志,和其他老师交流沟通。因为我是教学老师,只负责授课,班主任会根据教学日志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每次上完课都要写日志,我超级不喜欢写日志,但也不得不写,社畜真的好难。 

因为我一天要上8、9个小时的课,所以白天几乎没有时间玩手机,只有晚上有机会能玩。所以下班了以后,有大块的时间的话,我喜欢看B站,社畜精神世界得到放松的需求就靠它了。 

但我用B站不看动漫,我主要用它来看韩综,我很喜欢李孝利,她的美是一种气质,不是说光漂亮就行的那种。而且我本身比较喜欢韩语,娱乐的同时还能学习,提高语言水平,一举两得。 

零碎的时间,我会看一些MV和vlog之类的,也会看看抖音,我喜欢看吃播。但我不会跟着网红买东西,因为我之前上课选过类似的课题,还特意去了解过像李佳琦这一类的,可能把他们营销手段分析过以后,就很难被带动了。

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不经常网购,所以影响不是特别大。因为我做模特,所以像衣服这类的,我一般就直接穿商家赞助和提供的了。而且我喜欢逛街,所以需要什么东西逛街的时候就买齐了。 

对我来说,我最离不开的App是微信、网易云还有B站。微信聊天;网易云听歌,我超级离不开音乐;B站追韩综。 

微信是我上大学才开始用的,大学之前我只用QQ。初高中的时候QQ空间相当于现在的朋友圈,但它是开放的,不是像朋友圈一样只有共同好友才能看,而且大家的互动呀什么的都可以看到,我想加的人可以通过共同好友的QQ空间加到,那时候觉得朋友圈越广越好。但我们不会去暖说说,可能山东考生上网冲浪的时候比较少。 

但后来上大学就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用微信,比较亲近的朋友都会加微信,因为朋友圈的隐私性做得比较好。不过好像也分地区,北京大部分都用微信,我老家青岛这边的朋友还是用QQ的多。但我现在已经不怎么玩了,像厘米秀这种功能我现在也不太会用,因为它出现在我的认知里的时候,我已经过了热衷这些的年纪了。现在我的QQ只用来看看高中同学聚会的通知之类的。 

我觉得,不管是00后或者90后之类的,虽然每个年代的人都会被当时的时代背景影响,反映一些出一些较为普遍的特点,但毕竟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00后的标签就像我们常说的——锡纸烫都是渣男、韩国人一定都整容一样,也算是一种stereotype(刻板印象),我希望,这种标签可以成为一种我们乐于接受的生活状态的象征,变成像社畜、网民这种偶尔用来自嘲或者玩笑的态度,而不是限定一个人全部特点或者先入为主的偏见的枷锁。

(应采访对象要求,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