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浪综合 券商中国、央视财经
来源: 公司资本论
9月2日消息,8月7日播出的一档台湾政论节目宣称,大陆人现在“连涪(fú)陵榨菜都吃不起”。保洁(另一个主持人)你造吗?按照台湾电视节目,不光“吃不起茶叶蛋”,大陆人现在“吃不起榨菜”了。本来大家也只当是玩笑话,我们也各种炫富,但你知道吗,继榨菜吃不起,馒头吃不起(白马股安琪酵母曾业绩暴雷一字跌停),我们可能真的吃不起猪肉了!
猪肉价格暴涨,8月大涨37%今年涨77%
短短一个月,猪价上涨了30%,这场涨价旋风始于3月!今年3月份开始,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7月份以来涨幅扩大。8月以来,猪肉价格加快上涨,超出外界预期。今年3月份猪肉环比上涨20%,揭开今年猪肉价格“起飞”大幕,当时养猪户才刚刚跨过扭亏线,8月份猪价涨价态势丝毫不逊于3月。
8月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22个省市平均猪肉价格8月30日上涨至36.05元/千克,较上周环比上涨9.28%,较月初累计上涨31.43%,猪肉消费需求旺盛叠加低存栏数导致供需缺口扩大,对猪肉价格形成较强的支撑。
据wind猪肉批发价数据(来自农业农村部),今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从18.92元/公斤一路飙升到目前的33.62元/公斤,年内涨幅高达77.7%;3月初猪肉批发价只有18.2元,较年初还小幅回落,但自3月开始,猪肉价格开启飙升模式。只8月以来,猪肉价格就从24.56元涨到目前的33.62元,区间涨幅高达37%。
在大类资产中,今年涨幅超过猪肉价格的恐怕只有比特币了!
猪肉价格为何暴涨?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运行调控处处长赵卓表示,这轮猪价上涨是非洲猪瘟疫情与周期性因素叠加的结果。本轮生猪价格于2018年5月跌至周期低点后步入新一轮上涨通道,之后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产能下降明显,猪价短暂调整后持续较快上涨。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自去年10月份以来生猪基础产能大幅下降,导致从今年6、7月份开始生猪市场供应明显减少、价格加快上涨。7月份,全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环比减9.4%,同比降32.2%,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730.34万头,环比减1.6%,同比降11.3%。
辛国昌表示,猪价上涨与中美贸易摩擦无关。据他介绍,近10年来我国猪肉进口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主要起到供需余缺调节作用,进口猪肉占国内猪肉产量的比重不超过3%,猪肉供应以国内生产为主。主要进口来源国较多,包括德国、西班牙、加拿大、巴西、美国、丹麦等。
“2016至2018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猪肉分别为21.55万吨、16.57万吨和8.57万吨,分别占国内猪肉产量的0.4%、0.3%和0.16%,对我国猪肉市场供应影响微乎其微。”他说。
供应受影响是造成猪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养猪户、屠宰场等惜售也助推了价格上涨。有市场人士表示:最近猪肉价格上涨还跟预期有关,养猪户惜售情绪比较重。原来新发地这边一条白条猪的重量在70斤-90斤,最近上升到了90斤-120斤,说明出生猪存栏时间变长了。
不仅是上游养猪户、屠宰场会惜售,部分冷库也在积极囤货。“给冷库送货是分批次的,这只是一批。现在把猪肉放冷库里冻着,等过段时间再拿出来,价格又不一样了。”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求偏紧造成的。造成这种供应偏紧最主要的因素,一个是从去年8月份以来的非洲猪瘟疫情,对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导致了存栏量的下降;另外,还有一些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导致现在供求偏紧的形势。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马上进入到国庆和中秋的双节了,这是猪肉消费的高峰。猪肉的消费,大概占到国民肉类总消费的60%,在这种情况下,供给的压力也比较明显。但肉猪养殖,从怀孕、育肥到出栏,大概需要13个月。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猪肉价格周期是由养殖周期决定的,从能繁母猪角度来看,按照养殖周期其应当领先猪肉价格变化约10个月,数据上也较好地拟合了这一点。截至7月底生猪/母猪存栏量同比和环比跌幅仍未收窄,这说明至少到2020年一季度猪肉价格上行的趋势大概率不会改变,8月份前4周22省市猪肉价格均价为30.2元/公斤,达到历史高值,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价格或将保持高位。
猪肉价格保卫战打响,降价限购开启
8月中旬,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尽管非洲猪瘟疫情对当前生猪生产造成了一定冲击,但肉禽等替代品生产增长较快,肉蛋奶等供应比较充裕,居民基本饮食消费不会受到大的影响。目前一些措施已经在有效落实当中,并产生了积极成效。比如,实施补贴、信贷、土地等政策措施稳定生猪生产,各级政府收储冻猪肉,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市场炒作等不法行为。
8月猪肉价格加快上涨,政策层面有所加码。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就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做出部署。包括,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等。
地方政府的政策也随之加码。8月26日,四川出台“猪九条”举措,要求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健全猪肉市场供应保障机制。具体举措包括,省级财政要通过生猪生产稳定专项补贴等措施,对受影响较大的生猪调出大县的规模化养猪场(户)实行临时性生产救助;通过财政奖补等方式,重点支持种猪场、标准化养殖场和屠宰场建设。
为了确保猪肉供应,包括广东、四川等多省,给各地级市都明确下达了指标任务。像四川要求确保全年4008万头的基本保障任务,其中成都年出栏基本保障任务为556万头等。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已经有29个省份启动了价补联动机制,共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超过20亿元,补贴困难群众8000余万人次。按人均每天2两肉测算,精瘦肉价格上涨10%,每人每月可能增加支出10元左右,按价补联动机制发放的补贴,能够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如果今后物价涨幅继续扩大,补贴标准还将相应提高。
广西南宁从9月1日起实施猪肉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在主要农贸市场设点限量限价销售猪肉。从9月1日起,南宁市在青秀区麻村农贸市场等10个市场设立定点摊位。每个摊位每日上午9时起,按市商务部门规定的限量,以低于前10日市场均价10%以上的价格,向市民销售精瘦肉、前后腿肉、五花肉和排骨,每位消费者每日限购1公斤。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从产业振兴上来看,最主要的还是要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养殖户,要提倡他建立养殖小区,扩大标准化的程度;而对于规模比较小的,可以发展现代化的家庭牧场,不一定规模很大,但可以维持稳定效益。
要优化生猪产业的布局。之前,生猪运输,各省之间都是活体运。现在,在大物流、大流通、全产业链发展的形势下,可以从运猪转向运肉,既能提升产业效率,也有利于疫病的防控。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当务之急,还是要抓紧恢复养殖户的积极性,来为产能“松绑”。眼下,非洲猪瘟疫情得到相对良好的控制,要有效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得靠各种措施手段进一步协同发力,包括取消临时性措施等。养殖户的信心上来了,产能才能跟上来。
猪肉概念股将如何演绎
猪肉相关概念股今年也迎来大涨行情。其中,正邦科技大涨260%,新五丰、益生股份等涨逾200%,牧原股份、傲农生物、天康生物等涨逾100%,wind猪指数概念股唯一下跌股为双汇发展。
据券商中国统计,今年以来,猪肉相关概念股市值净增近3000亿,从不足4000亿涨至6850亿元。很明显猪肉概念股受益于猪肉价格大涨,实现市值大增长。
那么,猪周期到底有多长呢?东吴证券王扬表示,就时间规律性而言,历史上猪周期上行期用时均超过20个月,本轮周期从最低点至今已近15个月,如果不考虑猪瘟,纯粹从时间规律性出发,预计达到生猪价格高点仍需8至10个月。
就猪肉股表现而言,猪肉股价格上涨期大致存在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存栏下降是猪肉股上涨的主导因素,换言之,此阶段猪价无显著上涨,而猪肉股因存栏下降开始上涨;
第二阶段,猪肉价格的上涨起主要作用,猪肉股走势与猪肉价格呈现显著正相关。
数据上看,2009至2014年的猪周期中,第一阶段超额收益为18%,第二阶段为24%;2014至2019年的猪周期中,第一阶段为27%,第二阶段为31%。
东吴证券将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划分为本轮猪周期第一阶段,叠加猪瘟影响,此阶段超额收益达63%;2019年4月开始,随着猪价上涨,猪肉股启动,进入第二阶段,超额收益已达6%。基于此,基于猪价后续的上涨预期,当前阶段关注猪肉股投资机会。
平安证券资深投顾李信军表示,此次猪肉市场调控可能对股价影响不会太大,短期之内有一些心理冲击。猪肉供需关系有一个比例,即供应减少1%,价格上涨7%,只有供应问题彻底解决,猪肉股才会被证伪。而且从市场行为来看,大资金介入这个板块的力度非常大,非常深,跟得也很紧。在没有看到问题得到全面解决迹象的情况下,暂时可能还不会撤退。
猪肉股集体爆发,这只龙头却从高位暴跌近40%
本来猪肉价格3月以来大爆发,年内价格更是涨逾70%,但为何猪肉股龙头却从4月份以来跌跌不休,最大跌幅更是一度接近40%。8月份以来,随着国内猪肉价格暴涨30%,这只猪肉股龙头却跌了18%,发生了什么?
今年年初,一直到4月中旬,万洲国际一路大涨,3月份更是暴涨21%。截至4月23日的高点,区间涨幅高达65%。当大家都以为随着猪肉价格大涨,猪周期逐渐进入上升通道,猪肉股龙头万洲国际也将迎来一波大涨势头,公司股价却拐点向下,一路狂跌,自高点到最低点区间跌幅高达38%。作为行业龙头,万洲国际到底经历了什么?
万洲国际业务涵盖了生猪养殖、生猪屠宰、肉制品和生鲜猪肉的加工和销售,公司在猪肉行业的所有关键环节均独占鳌头。目前控股双汇集团和史密斯菲尔德。其中,万洲国际通过控制罗特克斯100%股权持股双汇发展73.25%的股权。史密斯菲尔德为其100%控股孙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万洲国际通过双汇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处理商,有超过7%的国内市场份额,并在高温肉制品段中的超过40%的份额。那为何股价跌跌不休呢?
8月13日,万洲国际公布财报,2019年上半年,万洲国际实现营业收入111.27亿美元,同比下降0.4%;实现经营利润7.65亿美元,同比下降11.8%。花旗认为万洲国际二季度核心纯利按年跌13%,较预期低10%,因此将公司目标价由6.94港元下调为5.55港元。
不仅是整体业绩不及预期,公司业务是以肉制品为主,且在高端肉制品占据40%的市场份额。公司肉制品在公司收入占比中高达53%,猪周期来临,价格上涨导致肉制品业务将受损,半年收入下滑0.3%,但亏损为3.4%。
此外,公司生猪养殖也录得收入大幅下滑17%,中国、美国、欧洲业务全部下滑。中国业务亏损 0.07 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加速出栏及提升生物安保费用所致;美国业务亏损0.62亿美元。
双汇发展肉制品占比也高达47%,毛利率下滑3.66%,公司股价自5月份跌幅也超过20%。
养鸡的也嗨了,猪肉股黄金期已成过去?
不过,有保险资管人士认为,目前非洲猪瘟疫苗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冷冻肉也已经开始供应。在行政力量的干预之下,猪肉的价格上涨空间可能不会太大,猪肉股的黄金期应该已经过去。毕竟,猪肉不是房子,存在替代品。
猪肉消费占比下滑,鸡肉占比上升。以2017年数据为例,猪肉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占肉类总消费量的 62.45%,其次是鸡肉占 27.61%。牛肉、羊肉消费量仅占我国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的 5.81%和 4.13%。不过,从各种肉类消费占比的变化趋势来看,2013-2017 年间猪肉占我国居民肉类消费比 例呈下降趋势,禽肉、羊肉、牛肉消费占比有所上升。鸡肉占比更是跃升到2017年的27.6%。
截至2019年8月31日数据,我国白条鸡平均批发价从年初的16.86元/公斤,大增至目前的18.38元/公斤,年内涨幅为9%。和猪肉8月大涨同步,8月以来,白条鸡批发价从17.02元/公斤大涨8%到8月31日的18.38元/公斤。
随着鸡肉价格上涨,鸡肉股也迎来业绩、股价双丰收。今年中报,养鸡类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业绩质量都属上乘。养鸡类上市公司最知名的是三驾马车:民和股份、益生股份(002458)、圣农发展(002299)。
三家公司中,民和股份业绩增长幅度最大,同比增长1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618.23%。益生股份业绩增长近2796.86%。圣农发展同比增长393%。
而三家公司的股价也实现了暴涨,甚至跑赢多数猪肉股。其中,益生股份涨201%,民和股份涨210%,圣农发展涨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