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5G手机的核心秘密是什么?
格隆汇 08-08 09:20

作者:国泰君安电子团队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如果我们拆开华为上个月刚刚发布的第一款商用5G手机,你猜它和我们现在的手机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不是摄像头、液晶屏或者人像识别,而是核心的“射频器件”——5G基带芯片、射频前端和终端天线。

将声音和信息编码成一秒钟几十亿波峰的正弦电波,以比4G快100倍的速度输送给千里之外,对方手机再将其接收和还原。纹丝不乱,这就是5G手机射频器件的隐形本领。

国泰君安电子团队认为,未来三年5G手机换机潮的加速到来,将带动射频器件整个产业链的行情起飞。

01

凡有无线通讯

必有射频器件

拆开一套手机射频套件,我们可以看到,射频套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1、基带芯片:编解码移动通讯信号,是5G手机最核心的器件;

2、射频前端:放大、切换、过滤不同频段的信号,直接决定了手机通讯传输的距离和质量;

3、天线:发送和接收电磁波。

▼手机射频套件包括基带芯片、射频前端

以及终端天线

数据来源:卓胜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作为通讯设备的基础性零部件,射频器件在无线通讯中扮演着两个重要的角色。

1、将二进制信号转变为高频率的无线电磁波信号并发送。

2、接收无线电磁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二进制信号。

换言之,如果没有射频器件,我们的手机基本等同于一个单人游戏机。

从早期的2G通话手机,到现在兼容WIFI、蓝牙、NFC、FM等无线功能的4G手机,一部普通的智能手机至少需要支持5个以上的无线通信系统。因此其射频器件的价格,也从几美元水涨船高到几十美元,带动高端手机的价格攀升。

那么到了5G时代,射频器件产业链的真实情况又会如何呢?

5G手机射频器件各供应商市场占有率预估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整理

02

基带芯片

高通一家独大,华为紧追不舍

世界上一半的手机装的是高通芯片”,这句话反映的是高通在芯片领域绝对的垄断地位。

近年来,以华为海思为代表的国内芯片奋起直追,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8年,华为海思手机芯片出货量在全球排名第五(前面四位分别是高通、三星、苹果和联发科

但在5G基带芯片领域,高通芯片的霸主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部分核心部件仍掌握在美国手中

数据来源:3GPP,中国移动技术资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除了高通之外,目前国际上相对领先的厂商还有华为和三星。

▼高通、华为、三星、MTK

陆续推出5G基带芯片

数据来源:Digitimes,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华为海思从2007年开始专攻基带芯片研发,直到2019年3月,华为正式发布了商用5G基带芯片巴龙5G01,命名大有和高通的“骁龙”一争高下之意。

不过目前,华为和三星目前仅供给自家终端部门,其他厂商5G机型则较多采用高通基带。

03

射频前端

海外厂商仍占主导地位

射频前端包括滤波器、PA、射频开关、LNA等多种器件,目前美国SkyworkQorvoAvago等品牌仍然占据全球射频前端的前三位。

全球射频前端三大巨头

(Avago、Skywork、Qorvo)历年营收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随着5G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其单片射频芯片包含元器件数越来越多,手机内部射频所占空间却在不断缩小,结构也越来越复杂,高技术含量带动射频前端的量价齐升。

射频前端的价值量已经从从12.6美元提升到34.4美元,提升幅度高达173%。

▼ 射频前端价值量从12.6美元提升到34.4美元

提升幅度高达173%

数据来源:Gartner等,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射频芯片单价逐渐提升(美元)

数据来源:Qorvo,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根据Yole的预测,2023年射频前端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美元,较2017年150亿美元增加130%,未来6年复合增速高达14%。

04

终端天线

中国厂商具备一定竞争力

目前5G手机有两个主要的发射频段——Sub6G和毫米波。由于两个频段频率差别较大,天线设计上也衍生出非常大的不同。

在Sub 6G频段,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液晶聚合物)凭借其损耗低、厚度薄、多层封装的三大性能优势,有望成为5G终端天线主流材料。

目前LCP上游材料(树脂/薄膜)和LCP覆铜板主要由日本厂商提供,LCP软板最初由村田主导,目前逐渐有中国台湾和大陆软板厂商参与,模组段国内厂商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规模。

目前立讯精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LCP天线模组供应商。

LCP天线价值量显著提升,国内厂商参与模组环节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毫米波频段方面,可以封装多根天线和射频芯片的AiP(Antenna in Package)则有望成为主流。

高通5G AiP天线示意图

包含8根天线+2颗射频芯片

数据来源:高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目前高通已推出基于AiP技术的5G毫米波终端天线模组,内部集成了5G NR无线电收发器、电源管理IC、RF前端组件和相控天线阵列,其他厂商也在加速跟进研发。

05

5G,开启新一轮换机潮

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通信制式的升级,都会带来非常明显的换机效应。

国内4G换机周期效应明显

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国移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以4G手机的普及路径为例,2014年4G手机上市之后,换机高峰期主要集中在随后两年。

在15-16年两年内,4G用户渗透率从10%提升到65%,国内手机出货量连续两年增长超过10%。

从欧美4G经验,换机高峰一般持续4年左右

数据来源:GSMA Inteligence,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据此,我们判断5G换机高峰期将出现在2020~2023年,三年间国内5G手机用户的渗透率有望从10%提升到60%左右。

预计5G换机潮2020年到来并持续5年

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国移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5G手机如火如荼发布的同时,各大城市的5G基站建设也正热火朝天。

到2019年年底,国内将建设15万座5G基站,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均计划在2019年年底前建设超过1万座5G基站。

而2020年将正式进入5G建设高峰期,中国移动计划2020年为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预计2020年国内5G基站数量将接近100万座。

▼国内5G基站建设开始提速

数据来源:腾讯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可以预见的是,5G手机的换机潮,很有可能将在未来几年带动整个消费电子板块再次腾飞。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