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市场,平安证券集团(00231.HK)再度迎来大涨。截至今日收盘,平安证券集团股价收0.176港元,较昨日涨50.43%。计上昨日公司股价129.4%的涨幅,在短短两日内,平安证券的股价已暴涨245.1%。
但按全年计,平安证券集团股价在今年内价格累计仍跌25.7%,近两日突发性的暴涨,背后的炒作味道甚浓。
蹭名平安证券却连亏六年
本次事件主角平安证券集团全称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司于百慕大注册。公司旗下有于香港注册的子公司平安证券有限公司。
而这两者的名字都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318.HK)旗下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雷同。为此,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甚至在今年3月份于网络上公开解释澄清,自己与香港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并无任何实际关联。
据悉,港股上市公司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出租物业、出租特许权及贸易货品、提供金融服务及货物买卖。在香港,公司以“万安证券集团有限公司”之名开展业务。而其子公司则主要提供金融服务。
另外,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均未取得在中国大陆境内开展证券业务的相关资格。而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则从未在港交所及沪深市场上市。也即是说,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港股上市公司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除了名字相似之外,就没有其他关系了。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7月。而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2016年3月才由“盛明国际”更名而来。从时间线来看,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甚至还有蹭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热点”的嫌疑。
即使名字改得像平安证券的高仿号一样,仅失之毫厘,但平安证券集团的业绩和它的正主却是差之千里。从公司近六年的归母净利润来看,平安证券集团如无意外都产生亏损。去年,公司产生归母净亏损12.77亿港元,较此前一年亏损1.48亿港元大增7.6倍。
(图片来源:同花顺)
据公司披露,去年公司亏损大幅扩大的原因主要有投资物业产生公平值变动亏损;业务扩张导致员工成本及办公室费用增加;应收贷款及应收款项产生减值亏损;及商誉减值等。
最为离奇的是,公司在当年还记入了一笔加密货币开采及买卖之亏损324.1万港元。作为一家专业的金融投资公司,却因为炒加密币产生巨额亏损,其水平也就可见一斑了。
再来看看公司账上的负债情况。2018年底,公司有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6亿港元,同比前一年的3.4亿港元大增76.5%;即期贷款690.6万元;及可转换票据(即期)9794万港元。而年底公司一般银行账户上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仅为1.6亿港元。另外,在2018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71.34%。
(图片来源:平安证券集团2018年报)
从业绩上看,平安证券集团情况大致可归纳为:负债累累、盈利能力有限。另外,公司在加密币领域的投资水平确实亦是让人不敢恭维。
公司实控人为已停牌的中新控股
7月4日,有消息传出指网信平台领导层在当天凌晨决定网信将“良性”退出。一日之后,网信集团回应指平台上大额企业标的无法及时还款,部分借款人恶意逃废债,导致集团部分产品出现逾期。
就消息传出网信良性退出当日,与网信集团一并同属“先锋系”的中新控股(08207.HK)股价一度大跌13%。而平安证券集团在同日股价亦大跌25%。
(图片来源:同花顺)
事后经查证,截至去年年底,中新控股为平安证券集团的最终实控人,其持有平安证券集团58%的股权。7月8日,中新控股发布公告称由于旗下子公司先锋支付存在违规情况,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先锋支付就其业务营运有关若干重大不合规事项该采取严厉的补救措施,对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由重大影响,故中新控股即日起开始停牌。
外界猜测,先锋支付疑似存在挪用银行资金的情形。
7月8日,平安证券集团股价再暴跌35%。自7月8日起,公司股票交易量亦逐渐两千万级降至千万级。及至7月16日全日,仅交易16万股股票,成交额仅为7840港元。本周一,平安证券集团股票交易量突然突破700万股,股价上升4%。
而到昨日,其交易量再次飙升,至3.05亿股,交易额达3506万港元。而至今日,交易量再次上升至3.63亿股,交易金额达6559万港元。
从今日的交易情况来看,主要买入的券商为海通证券(658万)、富途证券(505万)及汇丰(466万)。
无论从平安证券集团基本业绩状况还是股票买进情况来看,平安证券集团目前股价的涨跌都已脱离合理情况,其股价很有可能已被操纵。大刀已经举起了,投资者还请珍重。
另外,再引用业内人士对有关现象的分析:
“香港的仙股暴涨暴跌,基本不看基本面,存在坐庄和操纵的可能,投资者需注意风险,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