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存管護航 裝修無憂——深圳貝殼聖都整裝資金存管發佈會"在深圳舉行。在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山監管局指導下,貝殼旗下直營家裝品牌深圳聖都整裝聯合中信銀行共同推動,在客戶、銀行與企業三方之間建立起"專款專戶、節點解凍"的資金監管體系,旨在重構客戶對家裝交易的基本信任,從存管機制出發,重建消費者對家裝交易的基本信任。
(圖注:深圳貝殼聖都整裝資金存管正式發佈啓動儀式照片)
資金控制權交還消費者,構建"三方共管"安全網
此次推出的資金存管服務,核心在於建立客戶、銀行、企業三方協同的監管體系:客戶裝修款項全程凍結於個人名下銀行賬戶,不進入企業經營資金池,僅在水電驗收、基裝完工、竣工驗收等關鍵節點經客戶確認滿意後,資金纔會分批次解凍支付給企業。同時,機制實行"息本分離"原則,凍結期間產生的利息歸客戶所有,從制度層面保障消費者權益。
貝殼集團副總裁兼東南區域總經理 戴明奎在發言中分享了貝殼在居住服務領域的"機制創新基因":"2005年北京房產中介行業推行資金監管時,客戶擔心‘錢房兩空’,企業顧慮‘資金週轉壓力’,但我們堅信‘難而正確的事’值得做——最終通過銀行共管賬戶實現了‘錢不過中介手’,重構了房產交易信任。"他強調,家裝行業當前的資金存管與當年的房產監管具有"同頻邏輯":"客戶不驗收則資金不解凍,本質是把‘服務評價權’和‘資金控制權’還給消費者,這不是企業的‘恩賜’,而是行業成熟的必然選擇。"
(圖注:貝殼集團副總裁兼東南區域總經理 戴明奎)
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高珊表示,作爲資金存管的金融合作方,銀行將通過全流程閉環監管,爲家裝資金築起"安全護城河","每一筆交易都需經客戶電子確認,確保資金流向與服務質量直接掛鉤。"
(圖注: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 高珊)
預付制風險制約發展,存管模式成破局關鍵
當前家裝行業普遍採用的"先付款後施工"模式,導致消費者常面臨資金挪用、施工延期、質量不達標等風險。深圳市智慧零售協會執行會長謝永明指出:"傳統模式下,消費者預付款後失去議價能力,企業也缺乏公信力背書,形成‘雙輸’局面。資金存管通過技術賦能與制度設計,讓‘先服務後付費’成爲可能,是行業從粗放擴張轉向品質競爭的必然選擇。"
(圖注:深圳市智慧零售協會執行會長 謝永明)
"以前對比裝修公司時,最擔心‘錢給了,裝修公司跑路’。"深圳業主代表於曉涵分享道,選擇聖都正是因爲資金存管機制讓她吃了"定心丸","設計方案改了3版,最終打動我的是‘驗收滿意才付款’——錢在自己賬戶里,企業反而更用心做好每一步。"
(圖注:深圳聖都客戶代表 於曉涵 )
貝聯德佑店東劉麗升則從服務者視角印證了模式價值:"過去推薦裝修公司常因質量糾紛失去客戶信任,現在聖都的存管機制讓我們敢拍胸脯推薦。客戶資金安全有保障,我們也從‘中間人’變成了‘信任傳遞者’。"
(圖注:貝殼貝聯德佑店東代表 劉麗升)
以制度創新推動信用生態升級
發佈會上,政企銀協四方共同點亮"存管護航 裝修無憂"的啓航燈柱,一線服務者們承諾以"真材實料保障品質、銀行存管捍衛資金、匠心工藝兌現承諾"。據介紹,該資金存管模式已在北京、武漢、南京、鄭州等15城落地,全國累計存管家庭超1.5萬戶,存管金額突破20億元,深圳自8月6日試點以來,已保障100餘戶家庭、超650萬元資金安全。
聖都整裝深圳城市總經理王家俊表示,未來將持續完善"十怕十諾"服務體系(全國累計賠付超3000萬元,深圳已賠付85萬元),並推動存管模式與數字化施工管理系統深度融合,"讓每個節點驗收、每筆資金流向都可視化、可追溯。"
(圖注:貝殼整裝事業線深圳城市總經理 王家俊)
貝殼整裝黨支部書記、公共事務負責人朱小玲補充道,貝殼整裝已啓動"全案整裝服務商"戰略,整合產品、交付、技術、服務四大能力,通過AI社牛、輕量BIM、智慧工地等科技應用提升效率與滿意度。"資金存管僅是‘對客戶好’的起點,"她強調,企業將紮根深圳南山,依託政府與協會營造的良好營商環境,加大研發投入,以科技賦能行業信心,同時踐行社會責任,與各方共建透明、可信的家裝生態。
(圖注:貝殼整裝黨支部書記、公共事務負責人 朱小玲)
正如聖都整裝品質與策略中心業務策略部負責人王金鵬在介紹資金存管時講到:"裝修消費背後,是家庭對未來生活的期許與託付。我們深知,裝修資金存管服務不僅能解決消費者的顧慮,用機制真正託住客戶的安全感,更能推動家裝行業信用生態向善向好。"
(圖注:聖都整裝品質與策略中心業務策略部負責人 王金鵬)
此次深圳貝殼聖都整裝資金存管服務的落地,不僅爲消費者提供了"安心裝修"的新選擇,更標誌着家裝行業從"口頭承諾"向"制度保障"的轉型加速。隨着更多企業加入,行業信用生態有望實現從"劣幣驅逐良幣"到"良幣引領市場"的根本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