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訊飛醫療(2506.HK)中報信號:營收穩健躍升,以技術壁壘搶佔價值高地

當人工智能技術與醫療健康領域的融合進入深水區,行業正經歷着從技術探索到規模化落地的關鍵轉折。

億歐智庫指出,2018年至2024年人工智能醫學指南數量不斷增高,醫療行業對AI的認知、重視與規範化需求日益提升,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更爲關鍵的是,隨着7月底《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審議通過,我國AI醫療已進入規模化、商業化、生態化發展的新階段,或將帶動產業迎來新一輪革新。

在此行業風口,訊飛醫療發佈2025年中期財報,作爲頭部AI醫療企業,在AI與醫療深度融合的黃金窗口期正持續展現出其強勁的技術壁壘與生態張力。

GBC三端協同,平衡短期結構性增長與長期勢能

2025年上半年,訊飛醫療延續了業務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主線,實現營收2.99億元,同比增長30.26%,淨虧損爲7408.6萬元,大幅收窄42.86%,在收入增速與業務韌性之間實現了更高階的平衡。

訊飛醫療GBC三端業務協同發展,背後是公司基於行業政策與資金投入週期做出的主動戰略適配。

財報顯示,G端業務中,基層業務以52.3%的增速實現收入8381.2萬元,區域解決方案業務更是以178.1%的同比大增領跑,取得收入5762.5萬元,成爲政策紅利兌現的典型樣本

基於國家對基層醫療體系建設的支持,訊飛醫療通過產品迭代與服務下沉,實現規模化落地的突破性進展,其中,AI傳染病防控解決方案在多省應用;而核心產品“智醫助理”作爲業界唯一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測試的AI系統,已覆蓋全國697個區縣、超7.5萬個基層機構,累計完成超10.1億次AI輔助診斷。B端則調整蓄勢,醫院業務10.0%的短期回落調整,但醫院端需求有望在下半年集中釋放,推動訊飛醫療B端業務重回高增長軌道。訊飛醫療聚焦AI升級核心賽道,在智慧醫院場景的佈局深度有增無減,持續積累爆發動能。目前,醫院解決方案在全國500餘家等級醫院落地,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也在全國20餘家龍頭醫院落地應用。

C端業務取得收入1.04億元,穩健增長至10.1%。依託G端資源整合能力與B端場景驗證基礎,訊飛醫療正在C端市場完成用戶教育與品牌滲透,其發展路徑有望復刻教育領域從B端向C端延伸的成功經驗,爲長期增長注入新引擎,醞釀爆發勢能。

例如,公司在安徽省打造了中國最大的區域影像數據互聯互通互認的影像雲平臺,並於5月推動安徽省成爲全國唯一成功接入國家醫保信息平臺並實現異地讀取數字醫療影像膠片的省份。上半年超1970家醫療機構和超3300名專家已在安徽省影像雲平臺上註冊,開展遠程會診服務量近980萬次,數據服務使用量超1.3億次。

訊飛醫療底層G端業務築牢數據基礎、中層B端服務構建技術壁壘、頂層C端應用實現價值變現的“金字塔型”增長架構,使其在保持營收穩健增長。

從數據飛輪到商業化閉環,大模型構建技術內核壁壘

AI醫療的競爭本質上是數據飛輪的馬拉鬆。

在完成基層和院內市場的價值驗證後,訊飛醫療通過持續探索多元化商業模式,將數據飛輪的勢能轉化爲市場競爭力,這正是其在複雜市場環境中保持戰略主動權的核心邏輯。

這種戰略主動權的背後,是大模型技術引發的行業變革浪潮。當前,醫院正加速從傳統“信息化”階段向“AI運營”新階段跨越,這一轉型不僅要求技術架構的底層重構,更需要全鏈條的能力支撐。訊飛醫療憑藉自研底座(確保技術自主性與安全性)、數據飛輪(實現模型能力的持續進化)、全棧工具鏈(打通從技術到場景的落地通道的技術架構,構建起難以複製的競爭壁壘。

單從今年上半年的技術迭代節奏來看,這種護城河效應正不斷強化。

3月,公司發佈的星火醫療大模型X1,是當前唯一基於全國產算力訓練的醫療深度推理大模型。依託億級權威醫學知識庫與高質量脫敏診療數據訓練,該模型在診斷推薦、健康諮詢等核心醫學任務中的表現全面超越GPT-4o及DeepSeek R1兩大國際主流AI模型,尤其在解決AI醫療領域普遍存在的“幻覺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爲臨牀應用奠定堅實的可靠性基礎。

僅三個月後,6月推出的“星火醫療大模型V2.5國際版”及同步升級的AI健康助手“訊飛曉醫APP”(含香港版),則展現出公司技術迭代的加速度。

該版本實現醫療海量知識問答、複雜語言理解等六大核心能力的跨越式突破,其獨創的“快慢思考”融合機制,在確保高效實時響應(快思考)的同時,深度整合循證醫學所需的長思維鏈與嚴謹論證能力(慢思考)。這既拓寬了AI在複雜醫療決策中的能力邊界,更貼合臨牀診療中快速初步判斷、深度精準論證的實際需求。

與此同時,8月21日,在中文醫療大模型權威評測平臺MedBench榜單上,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以100.2的高分登頂,持續領跑,複雜醫學推理、醫學語言理解、醫療安全和倫理等多項核心能力位居第一,技術能力以及臨牀應用價值已獲AI醫療業內專業機構的背書。

技術領先的最終價值,在於轉化爲實實在在的場景應用能力,這也是訊飛醫療與同行形成差異化的關鍵所在。

訊飛曉醫APP也從“被動諮詢”升級爲“主動幹預”,其中的慢性病主動管理功能,能爲高血壓、高血糖等患者自動跟蹤關鍵指標、評估心腎風險並生成個性化幹預方案,實現疾病風險的精準前置防控。

這些具體場景的價值提升,不僅驗證了技術的實用性,更形成了商業化的良性循環。客戶粘性因價值提升而增強,進而貢獻更多真實世界數據反哺模型迭代,推動數據飛輪加速轉動。

更值得關注的是,訊飛醫療的技術能力已從市場認可邁向標準制定。

此前5月,訊飛醫療就參與編寫《醫療場景下大模型應用效果評測專家共識》,並在7月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再一次作爲核心參編單位牽頭《醫療健康行業智能體標準體系》研製,主導健康諮詢智能體、病歷生成與質控智能體等10項子標準的制定。

一方面,標準體系的建立爲大模型及智能體在醫療健康領域的規範化應用提供了框架,有助於解決行業長期存在的技術碎片化、應用不統一等問題;另一方面,作爲標準的主導者,訊飛醫療將深度影響行業發展方向,其技術路徑與產品理念有望成爲行業基準,這不僅鞏固現有競爭優勢,更爲未來的商業化拓展鋪設快車道。

從數據飛輪的持續轉動,到商業化閉環的形成,再到行業標準的制定引領,訊飛醫療正通過技術內核的不斷強化,將AI醫療的競爭壁壘築得更高、更深,爲其在行業黃金髮展期的持續領跑注入強勁動力。

行業風口與資本青睞齊聚,AI醫療進入價值兌現期

長期來看,憑藉醫療機構對AI技術接納程度的根本性提升,以及行業生態的積極反饋,訊飛醫療也將進一步把技術優勢轉化爲市場價值。

從應用場景來看,AI技術正全面滲透醫療行業的各個關鍵環節。從醫療影像的智能識別助力精準診斷,到健康管理領域個性化方案的生成滿足差異化需求,再到數據決策的科學支撐提升管理效率。這種全鏈條的滲透不僅重塑着醫療行業的運行模式,更爲訊飛醫療在產業鏈中挖掘新的價值增長點創造了有利條件。

資本市場對行業趨勢的嗅覺往往更爲靈敏,總能提前察覺到潛在機遇,而AI醫療領域的變化已在股票市場上逐步顯現。

今年6月底,多隻醫療行業基金和明星基金都加快了對創新藥股票的兌現速度,轉而將資金投入到AI醫療相關標的上,華夏基金、招商基金等頭部公募基金紛紛鎖定相關籌碼。

以萬家健康產業基金爲例,截至6月底,訊飛醫療已躍升成爲該基金的第六大重倉股。此類操作背後,體現的是基金經理們對AI醫療板塊估值預期的顯著提升。

華安醫藥生物基金經理桑翔宇就明確表示,AI 醫療有望成爲今年的年度投資主題,核心邏輯在於,AI 醫療能夠通過診療數據實現商業變現,在爲醫療行業各環節賦能的同時,切實達成降本增效的目標,並進一步優化商業邏輯。

事實上,早在今年以來,訊飛醫療就持續獲得多家投行的一致看好。例如,近期招銀國際維持訊飛醫療“買入”評級,給予143.59港元目標價;招商證券國際重申公司“增持”評級,首次給予141.5港元目標價;國泰海通則維持公司“增持”評級,將目標價上調至154.48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券商給出的目標價,均對應着超30%的潛在上漲空間,可見專業機構對訊飛醫療技術實力、市場前景及成長潛力的高度認可,也爲市場傳遞了強烈的積極信號。

可以預想,訊飛醫療作爲AI醫療領頭企業,無疑有望在AI醫療這一輪行業發展浪潮中不斷實現自身價值的提升。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