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上升,截至收盤,滬指升0.66%,深成指升0.46%,創業板指升0.5%,全市場超3800只個股上升。
今天最為強勢的板塊,莫過於集體爆發的軍工裝備。
主題活躍疊加業績提振,構成了今年軍工板塊行情的“二重奏”。
隨着中報陸續披露,加上9.3閲兵儀式臨近的發酵,細分賽道早已迎來了資金的關注。
如何把握?
軍工概念股全線飆升。恒宇信通、北方長龍、愛樂達、山河智能等多股在盤中直線拉昇至升停,長城軍工升停創新高,成份股大升推動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升3.45%。
消息面上,福建艦入列進入最後的攻堅時刻,其成功完成模擬放飛試驗畫面首次披露。
其次,無人機作戰力量罕見披露。
根據央視新聞8月3日官宣視頻,無人機“蜂羣”、機器“狼羣”協同作戰,陸軍無人化作戰模式首次披露。視頻中,空中無人機、FPV,地面軍用機器人、機器狗實現協同作戰。
(央視新聞)
同日,央視軍事發布文章,文中無偵-10起飛畫面首次曝光,無偵-7、無偵-10首次動態同框,空軍無人機訓轉戰細節罕見披露。
據報道,作為空軍無人機作戰力量,站在新質戰鬥力的“風口”,空軍航空兵某旅從接裝第一天起,就在戰鬥中訓練,多次出西太平洋執行任務。
9月3日,天安門廣場將舉行抗戰勝利80週年大閲兵——這是2025年最重磅的國家級事件之一。官方已經明確,參閲裝備均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無人智能、高超聲速武器等“新質戰鬥力”將首次大規模亮相,科技含量直接拉滿。
時間點也很微妙,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為“十五五”起草做準備的關鍵節點。
多重時間座標的疊加,推動軍工板塊迎來前所未有的格局重塑,由此萬得軍工指數實現月級別的三連陽。
近三月成交額放量增長趨勢也明顯。板塊上月成交額達到1527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月成交額佔中證全指成交額比例首次連續三月超過4%。
領升主線也在不間斷切換,在主機廠環節降温後,軍工國企改革深化的資產重組整合、新興科技前沿應用(無人機、AI),兼具軍民兩用特性的泛軍工領域接替成為市場焦點。
行情積極催化下,板塊裏如中航沈飛、菲利華、佳馳科技、國機精工、西測測試、華測導航等多達15只個股股價創下歷史新高。
當前,軍工環節處於一個景氣大週期裏,而航空航天又是軍工環節裏的核心賽道,主題活躍+業績提振,將構成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二重奏,共同推動板塊整體行情的反彈向上。
航天軍工賽道受到市場關注的背後,是多重的因素共振。
外部環境方面,全球軍費進入預算增長期,地緣衝突不斷,如中東、俄烏、印巴、泰柬動盪不穩,於情緒面上催化了軍工行情。
而在目前的地緣衝突中,空中力量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印巴衝突,中國殲-10C戰鬥機與PL-15遠程導彈出色的打擊能力展露無疑,有利於進一步打開中國在國際軍貿中的市場。
同樣,6月份的第55屆巴黎航展也給板塊帶來催化效應,中國攜帶殲20、殲35A、殲10CE等多款戰鬥機、無人機等參展,有望擴大中國軍貿出口市場。
在近十年的軍貿出口數據裏,航空裝備增幅明顯。2015年至2024年,中國軍貿出口達到了172.54億TIV,相較於上一個十年(2005-2014年)的軍貿出口(110.26億TIV)增長56.48%。細分類別中,飛機出口增幅達44.65%,防空武器裝備出口增幅超450%等。
基本面端,行業的預期估值從產業邏輯延伸至業績視角。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同時也是“十五五”規劃預期之年。
2024年以來,航空航天科技板塊業績受需求影響逐步築底,隨着軍機換代、導彈備彈量提升等訂單進入密集交付期,行業賽道龍頭企業業績確定性高。
一季度板塊整體已經有回暖信號,包括軍工電子、航空裝備等細分領域合同負債也在同比在增長,存貨增長,預示着下半年存在需求爆發的跡象。
有數據統計顯示,截至7月底,已披露2025年上半年業績(含快報、業績預吿)的42只軍工股,合計實現淨利潤接近56億元(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吿股取中值),較上一年同期淨利潤增長超45%。以可比口徑統計,這42股淨利潤增幅觸底反彈,創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隨着行業訂單陸續落地,機構在連續10個季度減配軍工後,Q2首度開始增配。
具體來看,二季度公募基金軍工持倉規模(重倉股)為1122.96億元,環比提高23.14%;軍工持倉比例為4.33%,超配0.28%。排除軍工主題基金,主動型公募基金重倉持軍工股規模為554.07億元(環比上升15.13%),持倉比例為2.14%(環比上升0.28%)。
其中,航空航天板塊龍頭股成為資金競相重倉的熱門股,譬如中航沈飛,二季度在主動型基金中的持倉佔比從5.5%大幅提高到了11.1%,並且推動航空個股持倉佔比來到了37%,在軍工細分板塊裏佔比是最高的。
展望下半年,軍工國內需求增長點有望加快擴散,同時軍貿訂單或將持續落地,整體復甦力度有望明顯加大,外延併購預期有望持續升温,有利於板塊行情的展開。
同時,今年9月的大閲兵,肯定會產生一定的正向催化作用。在展示新一代傳統裝備的同時,也會安排部分無人智能、水下作戰、網電攻防、高超聲速等新型作戰力量參閲。
從歷史數據看,但凡大閲兵前的1-2個月,軍工指數的超額收益都比較明顯。
再往後看,2027年建軍百年,這些時間節點一環扣一環,構成了軍工產業長期成長的黃金週期。
總的來看,基本面復甦力度邊際加大+政策預期升温+閲兵新裝備亮相有望對三季度軍工板塊形成較大催化。
但航空航天賽道覆蓋的產業鏈龐大,企業眾多,高效投資佈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日軍工板塊大爆發,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升3.45%,領跑同類產品,成份股長城軍工、建設工業、航天電子升停。
在多重消息刺激下,航空航天板塊持續火熱,備受資金關注。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連續5日迎來資金淨流入,累計“吸金”超6000萬元,最新規模為4.61億元,最新份額達3.98億份,均創上市以來新高。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跟蹤的指數國證航天98.2%的成份股屬於申萬一級國防軍工行業,“含軍量”遠超軍工龍頭、中證國防、中證軍工等傳統軍工寬基指數。申萬二級行業的“含航量”高,精準覆蓋空天產業鏈,航空裝備與航天裝備的權重合計超過 66%,是全市場“含航量”最高的軍工指數。
與市面常見的中證軍工指數相比,國證航天成份股更貼合軍工向航空航天高端化發展的趨勢,兩者共同成份股有35只,國證航天合計權重(87.7%)遠超中證軍工(47.51%)。
因此A股6月23日反攻以來,國證航天指數的升幅(17.87%)優於中證軍工(15.68%)同期表現,更具彈性空間。
作為軍工板塊的核心賽道,從地緣政治環境變化、基本面到市場情緒,航空航天股現在的行情,不再只是“概念炒作”,而是三重催化下的系統性機會。(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