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評》恆指下滑逾1% 科指「七連跌」穩定幣概念股吐
美國總統特特朗普簽行政命令修改對數十個國家的對等關稅,新關稅稅率從10%至41%不等,並對所有避稅轉運商品徵40%關稅,港股今日(1日)持續向下。美股道指及納指隔晚(31日)各跌0.7%及0.03%,撰文之時,美國2年期債券孳息處於3.943%,美國10年期債券孳息升至4.382%,美匯指數升至100.14,道指期貨最新跌394點或0.9%,,納指期貨最新跌243點或1%。中國7月標普全球製造業PMI降至49.5遜預期(市場原料50.4),上證綜指全日跌13點或0.37%收3,559點,深證成指跌0.17%,滬深兩市成交額共近1.6萬億元人民幣。
恆指低開28點,早市曾升83點高見24,856點,其後反覆向下,以全日低位24,507點收市,跌265點或1.1%,連跌四日(累跌1,054點或4.1%);國指全日跌78點或0.9%,收8,804點;恆生科技指數全日跌55點或1%,收5,397點,連跌七日(累跌348點或6.1%)。大市全日成交總額2,546.74億元。北水交易總成交額1,335.36億元,而南向資金今日淨流入122.07億元(上日淨流入131.26億元),連續四日錄淨流入100億元水平。騰訊(00700.HK)全日股價走低2.7%收535元,港交所(00388.HK)跌2.3%。部份醫藥股受壓,信達生物(01801.HK)挫5.1%。
恆指本周累跌880點或3.5%、國指本周累跌346點或3.8%及恆生科指本周累跌280點或4.9%)。美歐達成關稅框架協議後,陸續與多個國家包括達成貿易協議,而中美雙方經貿團隊本周二舉行經貿會談,國家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稱,中美雙方將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恆指連跌四日 英諾賽科炒上】
美團、淘寶閃購、餓了麼及京東發文呼籲抵制無序競爭,阿里(09988.HK)及美團(03690.HK)全日股價升1%及0.5%,京東(09618.HK)跌近0.2%。物流股上升,中通(02057.HK)及極兔(01519.HK)升7.4%及2.5%。就民企內捲式競爭問題,發改委統籌採取修訂法律等舉措。
英諾賽科(02577.HK)盤中曾抽升63.6%一度高見72元,尾市升幅收窄,全日股價抽上近31%收57.6元,成交額近42.4億元。英偉達(NVDA.US)官網更新800V直流電源架構合作商名錄,英諾賽科是本次入選英偉達合作夥伴中唯一的中國晶片企業,據內媒引述英諾賽科指與英偉達的合作已有一段時間,公司主要憑藉高功率氮化鎵技術入圍。不過,目前合作尚處於測試階段,暫未產生實質性訂單。因公司正處於半年報發布階段,不便對此次合作前景與影響作出回應。
【下跌股千四隻 穩定幣概念吐】
港股今日市寬續弱,主板股票的升跌比率為13比36(上日為14比37),下跌股份1,497隻(跌幅2.8%),恆指成份股今日13隻股份上升,下跌股72隻,升跌比率為15比85(上日12比87)。大市今日錄沽空402.2億元,佔可沽空股份成交額2,308.19億元的17.426%。
香港《穩定幣條例》今日(1日)起生效,本港上市的穩定幣概念股回吐,國泰君安國際(01788.HK)跌10.7%收5.71元,耀才(01428.HK)急吐19.8%收11.84元,眾安在線(06060.HK)跌7.6%,而OSL集團(00863.HK)挫10.7%。
花旗發表報告,估計香港穩定幣市場規模約為160億美元(約1,256億港元)(中位數),存在上行風險。該行指鑑於香港相對嚴格的監管框架,認為擁有牌照、合規實踐及穩健商業計劃的公司將在長期競爭中勝出。該行料香港穩定幣市場規模中位數為160億美元(上下浮動80億美元,視不同工具而定)。上行風險來自貨幣總量擴張、對香港穩定幣的外部需求增加及「鏈上」活動激增。在利率方面,穩定幣可能增加對短期高質量流動資產的需求,或壓縮短期收益率,並促進本地固定收益市場的發展。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