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邁瑞醫療發佈“瑞影生態” 瞄準醫學超聲影像發展難題

近日,中華醫學會第三屆超聲醫學青年學術會議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主辦,河南省醫學會、河南省醫學會超聲專業委員會承辦。

會議以“創新與活力”爲主題,內容涵蓋了臨牀問題、基礎研究、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等當今超聲醫學領域熱點難點,並結合了醫工交叉、超聲新技術、臨牀新方法、科研新思路等熱門話題。

(圖:中華醫學會第三屆超聲醫學青年學術會議現場)

會議期間,邁瑞醫療緊扣“生態”主題,組織“瑞影·超聲數智影像生態發展大會”,並邀請數百名超聲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見證“瑞影?超聲數智影像生態”(以下簡稱:瑞影生態)的創新發布。

基於“設備+IT+AI”的基本架構,邁瑞醫療提煉出“聚焦·精準診斷”“流動·均質醫療”“開放·精益管理”和“生長·科研創新”四大亮點,在現場以生態體驗區的形式向來賓展示瑞影生態的落地應用。

瞄準超聲影像發展難題 詮釋超聲數智影像新生態

目前,超聲醫學影像發展正面臨着診療低效、資源不均、科室協作不暢、科研受阻等挑戰。這意味着,超聲醫學影像的發展不僅需要優質圖像,更需要構建全面協作生態,實現從“超聲影像”到“超聲影像生態”的跨越。

(圖:邁瑞醫療“瑞影生態”展臺現場)

邁瑞醫療瑞影生態產品經理翟靜認爲,超聲臨牀科研的高效開展,需要有“端到端”的系統性關鍵能力支撐,而“瑞影生態”正是通過從數據採集到數據應用等全生命週期的賦能,讓醫生能有更多時間聚焦臨牀創新技術和核心課題的學術研究。

以婦產超聲應用爲例,邁瑞醫療的AI技術對成像、工作流、定量分析、輔助診斷等各個環節賦能,從識別、測量、輸出到數據分析全自動進行智能診斷,臨牀場景覆蓋生殖備孕、早孕篩查、產篩排畸等,有效縮短超聲檢查時間,提升檢查效率和測量準確性,同時也能將更多科研時間留給醫生。

針對醫療資源不均,邁瑞醫療依託“智教培”“智質控”“智會診”三位一體的“瑞影生態”均質醫療解決方案:前者構建閉環助力醫生能力提升,中者全流程介入強化超聲質量規範,後者通過全場景遠程會診實現專家資源高效覆蓋,推動超聲均質化及檢查結果互認,促進診療能力均衡發展。

據統計,“瑞影生態”的遠程超聲系統已覆蓋超4.7萬名專業用戶,形成近7萬個專業社區。2024年,該系統助力國內完成超萬場在線教學、實時會診等直播,惠及超9萬名醫療工作者;“瑞影生態”的影像科研系統已覆蓋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200餘家大型三甲醫院,爲全身、婦產、心臟等領域的超聲多中心科研項目提供有效助力。

“設備+IT+AI”驅動影像業務多點開花

支撐“瑞影生態”解決方案高效落地的是邁瑞醫療“設備+IT+AI”的智能醫療生態系統。邁瑞醫療“瑞影生態”產品線總經理張麗萍介紹道,“針對超聲在診斷、能力、質控和科研等方面存在的挑戰,‘瑞影生態’通過‘設備+IT+AI’的整合,實現了超聲影像能力的延伸,助力超聲影像全面高質量發展。”

實際上,“設備+IT+AI”是公司未來重點投入方向之一。就醫學影像領域而言,目前,從POC、心血管、婦產到瑞影生態,邁瑞醫療已經全面佈局了醫學影像領域的AI應用。

基於AI應用的佈局,公司2024年正式發佈了Neuwa A20婦產全棧全景智能解決方案,其中包含AI早孕容積切面識別技術、AI產科切面識別技術、AI脊柱切面識別技術、AI胎兒顱內容積測量技術等,將進一步助力今年國內超聲業務的增長。未來,隨着Nuewa A20的放量,以及在研心臟應用超高端超聲未來的加持,國內超聲高端市場長期依賴進口品牌的現狀有望被徹底打破,國產化率將迎來全面提升。

未來,隨着“瑞影生態”的發展,其將持續以聚焦精準醫療、優質資源流動、開放精益管理、科研探索生長爲核心,推動超聲影像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全民化和個性化,攜手更多醫者,共同成爲守護人類健康的核心力量。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