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窩輪》小米跌幅顯著資金流入好倉 看好可留意小米牛證(58773)、小米認購(15318)
周二科技股方面,小米(01810)自6月底發佈小米AI眼鏡後,市場熱切追捧很快就出現缺貨情況,集團目標希望三年內年出貨量逾500萬副。不過周二小米股價跌幅相對顯著,更一度低見54.5元水平,市場的一些貼價收回價56-55元水平的小米牛證亦於日內被收回,周二即市資金流流入好倉為主或希望博股價反彈,投資者都退守至收回價相對較遠的小米牛證作部署。如希望部署小米,看好可留意小米牛證(58773),收回價50元,行使價49.6元,26年1月到期,有效槓桿約8.8倍;及小米認購(15318),行使價80.93元,26年4月到期,有效槓桿約5.2倍。如投資者看淡小米,可留意小米熊證(54635),收回價61元,行使價61.4元,26年12月到期,有效槓桿約9.7倍;及小米認沽(17706),行使價53.94元,25年12月到期,有效槓桿約4.6倍。
另一科技股商湯(00020)最新發佈「悟能」具身智能平台,平台可廣泛適用於汽車、機械人等的各類終端,實現空間層面現實世界互動。商湯股價上周中後段開始升幅擴展,直至本周一股價更一度高見接近1.8元水平,直至周二股價從高位回吐約2.4%。如投資者憧憬消息可帶動商湯後市表現,趁低吸納看好可留意商湯牛證(61280),收回價1.6元,行使價1.54元,26年5月到期,周三新上市產品;及商湯認購(16753),行使價2.232元,25年11月到期,有效槓桿約4.1倍。如看淡可留意商湯熊證(54835),收回價3元,行使價3.06元,26年3月到期,有效槓桿約1.1倍。
另外,匯豐(00005)將於周三公佈業績,市場關注集團會否公佈新一輪回購計劃,以及季內銀行同業拆息利率走低會否影響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等。本港銀行定存利率低的情況下,市場熱切追捧高息股,匯豐近日股價企穩100元水平以上。如投資者希望部署匯豐業績,看好可留意匯豐牛證(68629),收回價91元,行使價90.42元,28年4月到期,有效槓桿約13倍;及匯豐認購(16458),行使價115.98元,25年11月到期,有效槓桿約15倍。如投資者看淡匯豐,可留意匯豐熊證(60589),收回價110元,行使價110.58元,26年2月到期,有效槓桿約9倍;及匯豐認沽(16699),行使價81.5元,26年6月到期,有效槓桿約6倍。
更多窩輪牛熊資訊:瑞銀認股證牛熊證網站:http://www.ubs.com/hkwarrants
輪證教學及巿況焦點短片:
https://www.youtzbube.com/@ubswarrantshk8566
瑞銀認股證牛熊證團隊
資訊只適用於合資格的香港投資者。資訊由瑞銀集團提供,其僅作參考,並不構成買賣建議、邀請、要約或游說。瑞銀為結構性產品的發行商,瑞銀及其成員、其聯屬公司及董事及僱員可能持有本資料所述證券之權益(作為主事人或其他)。本產品並無抵押品。 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筆者為瑞銀代表及證券持牌人,並未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任何財務權益。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可能會蒙受全盤損失。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 (i) 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 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投資前應瞭解有關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檔。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或巿場參與者。(C) UBS 2025。版權所有。~
重要聲明:
以上資訊由第三方提供,AASTOCKS.com Limited對於任何包含於、經由、連結、下載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有關服務所獲得之資訊、內容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對於您透過本網站上之廣告、資訊或要約而展示、購買或取得之任何產品、資訊資料,本公司亦不負品質保證之責任。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