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艱難時期。
週三盤後,特斯拉發佈了財報,公司上財季的銷售額、利潤略低於預期,且自由現金流大幅下降。
馬斯克和CFO Vaibhav Taneja表示,特斯拉麪臨關稅成本上漲和聯邦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到期的困難。
受此影響,特斯拉股價盤後下跌逾4%,自今年初以來已下跌18%,大幅跑輸美股大型科技股。
具體來看,特斯拉上財季的營收爲224.96億美元,低於預期的227.4億美元,同比下降12%,創下至少十年來的最大跌幅。
調整後的淨利潤爲13.93億美元,同比下降23%。
調整後每股收益爲40美分,同比下降40%,低於預期的43美分。
自由現金流爲1.46億美元,同比下降89%,分析師預期7.6億美元,一季度同比增長126%。
特斯拉營收下滑的原因是車輛交付量下降、監管信貸收入減少以及汽車平均售價下降。
同時,特斯拉的能源生產和儲能業務也出現下滑。
其中,汽車業務營收爲166.61億美元,同比下降16%,銷量連續第二個季度下滑,且再次低於分析師預期。
能源業務營收爲27.89億美元,同比下滑7%。
服務及其他業務營收爲30.46億美元,同比增長17%。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警告稱,隨着美國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等激勵措施的取消,特斯拉將面臨幾個“艱難的季度”。
Vaibhav Taneja表示,國會最近通過的“重大法案”將影響特斯拉業務。該法案將於9月底終止一項7500美元的聯邦電動汽車稅收抵免政策。
特斯拉上財季的汽車業務營收爲167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99億美元。其中,汽車監管抵免額度銷售收入從去年同期的8.9億美元降至4.39億美元,下降超5成。
與此同時,7月初,特斯拉公佈第二季度汽車交付量同比下滑14%,至38.4萬輛。
此外,儘管調整了部分供應鏈,但特朗普的關稅可能會影響了特斯拉汽車未來的交付。
Taneja表示:“鑑於這一突然變化,我們本季度在美國的汽車供應有限,可能無法保證8月下旬及以後的訂單交付。”
特斯拉正在試圖推出更實惠車型,以扭轉汽車業務的下滑。
據悉,該車型與Model Y車型類似,“首批生產將於6月完成”。
儘管汽車業務表現慘淡,但投資者更爲關注的還是特斯拉在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技術上的前景。
市場情報公司Vital Knowledge的創始人Adam Crisafulli表示:“如果有人認爲特斯拉的核心業務僅僅是汽車,那麼其業績就很糟糕。如果有人認爲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機器人巨頭,那麼在第二季度財報發佈後,你對其前景的看法可能與之前一樣。”
馬斯克重申了自動駕駛和公司擎天柱(Optimus)機器人項目的重要性。
馬斯克表示:“如果特斯拉繼續在車輛自動駕駛和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方面表現出色,它將成爲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不過,他補充稱,隨着公司在機器人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將會經歷一些初期的陣痛”。
馬斯克預計,到今年年底,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將擴展到新的城市。
他聲稱,正在尋求在舊金山灣區、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佛羅里達州及其他地區的Robotaxi監管批準。
馬斯克表示,公司正在爲Optimus 3進行重新調整,明年將實現大規模生產,希望在五年內將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年產量提升至100萬臺。
此外,馬斯克還表達了對其在公司持股規模的擔憂,他認爲自己應該持有更多股份,以防被激進投資者趕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