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高位減持,黃仁勛7月套現9600萬美元!淨資產超越巴菲特

在英偉達總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之際,黃仁勛近日再度減持公司股份。

當地時間7月11日,英偉達盤中一度升超2%,最高報167.89美元;截至收盤,英偉達升0.50%,報164.92美元二者均創歷史新高。

本週,英偉達累計上升3.5%,年初至今累升22.83%,最新總市值4.02萬億美元。

不過,在公司總市值站上歷史新高之際,英偉達CEO黃仁勛繼續按計劃減持了公司股票。

黃仁勛再度高位減持

7月11日,根據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顯示,黃仁勛最新減持公司股票22.5萬股,價值約3640萬美元。

而此次交易,也是在3月制定的一項股票出售計劃的一部分,計劃允許黃仁勛在年底前出售至多600萬股股票。

這一輪減持的背後,主要是投資者對英偉達在人工智能領域主導地位的押注,已將其股價和黃仁勛的個人財富推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據統計,今年7月份以來,7月1日-3日、7月7日-11日,黃仁勛每日都拋售7.5萬股股票,合計拋售約60萬股,價值約9600萬美元。

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的數據顯示,年初至今62歲的黃仁勛的財富就已增加逾四分之一,約290億美元。他最新的淨資產為1440億美元,超越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沃倫·巴菲特的1430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九。

華爾街分析師:壓倒性看好

也就是在前一天,英偉達收盤總市值40040億美元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家邁入4萬億美元公司,這也為人類進入AI時代留下了註腳。

值得一提的是,自4月4日的低點以來,英偉達股價以上升超70%,當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宣佈徵收全球關税,導致全球股市受到重創。

對於英偉達突破4萬億美元,科技分析師丹·艾夫斯表示,週三的里程碑是“美國科技行業的重大歷史時刻”。

這一創紀錄的價值也處於OpenAI、亞馬遜、微軟等巨頭競相投入數千億美元建設大型數據中心,而這些公司都在使用英偉達芯片來支持其服務。

彭博社彙編的分析師平均預測,公司預計在未來幾個財年將投入35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高於本財年的3100億美元。僅僅這些公司就貢獻了英偉達40%以上的收入。

僅在2025年第一季度,英偉達就交出了一份令全球科技圈震動的財報:收入飆升69%,達到了440.62億美元;淨利潤187.75億美元,同比增長26%。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客户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berry表示,顯然市場對英偉達芯片的需求巨大。

英偉達的產品是人工智能邁向下一階段所必需的,而自4月份以來的快速反彈已使市場重新關注人工智能。

在5月的電話會議上,黃仁勛曾吿訴投資者,全球對英偉達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需求非常強勁。

華爾街也一直以來都很看好英偉達,彭博追蹤的近90%的分析師給了公司相當於“買入”的評級。

6月,巴克萊分析師基於對Blackwell芯片推出的樂觀看法,將英偉達的目標價上調至200美元。

而早些時候,花旗分析師Atif Malik也指出,隨着主權AI(即面向國家的AI基礎設施)的興起,英偉達有望從中獲得“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收入。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