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特馬”互撕大戲重演,特斯拉準備好崩了!
格隆匯 07-01 18:33

世界首富與美國總統的友誼小船説翻就翻。

和解才沒幾天,特朗普和馬斯克的“口水戰”又嗆起來了。

最近,兩人圍繞“大而美”法案激烈開麥。

此前,馬斯克就一直明裏暗裏地痛批該法案“令人作嘔”,並威脅要成立新政黨。

老是罵罵咧咧,特朗普便也繃不住了。

他最新嘲諷馬斯克説,“補貼拿的比誰都多”,沒有補貼馬斯克就得關門大吉。

只要兩人不對付,特斯拉股價立馬聞聲跳水。

上個月初,“特馬”激烈對罵的時候,特斯拉當天暴跌逾14%,市值一夜蒸發超1500億美元

今天截止發稿,美股盤前跌近5%,股價300美元岌岌可危。

互撕大戲又來了!

特朗普突然下場開撕。

當地時間7月1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炮轟馬斯克。

他聲稱,其獲得的補貼可能比歷史上任何人都多。如果沒有補貼,馬斯克可能得關門大吉,“返回南非老家”了。

特朗普還威脅説,讓政府效率部好好查查馬斯克的補貼情況。

火箭發射、衞星生產和電動汽車生產都停止了,我們國家就能省下一大筆錢。

馬斯克在隔空火速迴應稱:“全部削減,就現在。”

他表示,“大而美”法案的“瘋狂支出”將使債務上限增加創紀錄的5萬億美元。

我只是要求不要讓美國破產。如果不斷提高債務上限,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此前,馬斯克發文批評共和黨,暗指共和黨為"豬黨";他還呼籲組建一個新政黨。

事實上,這不是兩人第一次下場“開撕”。

自馬斯克辭別政壇後,特朗普與馬斯克在6月初首次公開撕破臉。

不過,兩人緊張關係沒幾天便又出現緩和。當時,特朗普還祝願馬斯克一切順利,馬斯克則發文後悔自己“做的太過分了”。

但隨着“大而美”法案的推進,兩人立馬又劍拔弩張了起來。

眼下,正值美參議院投票該法案。

當地時間6月30日,美國參議院開始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減税及支出法案進行投票。

目前,絕大多數共和黨參議員都強烈支持“大而美”法案儘快通過,不過民主黨還在抵制。

一旦參議院修正版本通過,眾議院也需就參院修正版本表決,兩者均順利通過後,將轉交特朗普簽署確認。

據美國的無黨派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測,估計參院版本法案將在2025年至2034年間,使美國赤字增加近3.3萬億美元,比眾院版本法案增加近1萬億美元。

特斯拉還扛得住嗎?

自從與MAGE陣營關係破裂馬斯克全身心撲在了特斯拉上。

這期間,“特馬CP”更是經歷了撕破臉、火速和好,然後又撕破臉……

兩人謎一般的“友誼”,反正把特斯拉是折騰的死去活來。

原先就因為馬斯克在成功助攻特朗普當選後,闖蕩美國政壇,特斯拉便經歷了超強暴擊。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股價累計超21%,在美股七姐妹中表現最慘烈。

除了股價之外,特斯拉業績也慘不忍睹。

上半年,特斯拉歐洲銷量大跌,市場份額急速萎縮

數據顯示,特斯拉5月在歐洲市場銷量下挫近28%,註冊量同比暴跌45%

6月份,特斯拉歐洲銷量也沒好轉多少。

據悉,特斯拉6月在丹麥的新車註冊量同比下降61.57%,在瑞典的新車註冊量同比下滑64.4%。不過在英國、西班牙和荷蘭,其電動汽車註冊量較5月份有所增長。

據説,因為此前銷量滑鐵盧,馬斯克迴歸後“揮劍斬心腹”,解僱了特斯拉副總裁、北美和歐洲的運營主管。

再看中國市場,特斯拉銷量同樣不容樂觀。

特斯拉今年前五月累計銷量20.32萬輛,同比下降7.7%。

自2024年10月至今年5月,特斯拉已經是連續第8個月出現同比下滑。

不過在馬斯克迴歸後,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落地,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又開始重拾信心。

最近,多家大行上調特斯拉目標價和評級。

此前瑞銀將其目標價由190美元上調至215美元,研究公司Benchmark Company上調至475美元,同時維持“買入”評級。

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則維持其買入評級,分別維持目標價410美元、345美元。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