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I大模型到人形機器人,近年來國內尖端科技持續涌現,硬科技領域投資也隨之駛入快車道。作爲未來產業升級、經濟跨越式增長的核心驅動力,硬科技發展往往“九死一生”,離不開科技金融的“精準滴灌”。2025年6月,九方智投控股(9636.HK)旗下品牌九方智投攜手第一財經啓動《硬科技突圍計劃》,深入探訪硬科技企業“尖兵”,爲投資者掃除專業屏障,梳理更多前沿科技企業從追趕到超越的優質案例。
九方智投調研團與今創高管合影
首期突圍計劃,由九方智投與第一財經組成的調研團來到全球軌道交通裝備頭部企業今創集團參訪調研並對話今創集團高管。調研期間,九方智投首席投顧餘揚、張志丹、黃偉,王牌投資顧問葉再豪,明星投資顧問夏暉圍繞行業發展及公司經營情況,分享行業政策、市場空間、核心競爭力等信息及觀點,爲投資者揭示今創集團及軌交裝備板塊的價值拼圖。
從衣帽鉤到高鐵第一速的科技長徵
走進位於常州的今創展廳,躍然眼前的是1比1高鐵的模型車,從車廂門系統、智能照明到整車內裝,今創集團上千種產品覆蓋高鐵的“神經”與“骨骼”。
公開資料顯示,今創集團從事軌道交通車輛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主要產品爲高鐵、城軌車輛的設備裝備等,是細分行業內產品種類最多、企業規模最大,系統集成能力最強的配套供應商之一。因爲公司產品之廣、品類之多,今創集團被業內稱爲軌道交通車輛里面的超市。
回顧發展歷程,今創集團在80年代初“一沒錢,二沒設備,三沒客戶”的條件下,從生產小小的衣帽鉤起步,到綠皮火車,再到高鐵、城軌,一步步實現軌道交通全界面產品的覆蓋。30多年發展,今創集團通過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形成融合中國特色的核心技術體系。國際化方面,目前今創集團已與國內外軌道交通巨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包括中國中車、西門子、日立等,產品已進入新加坡、日、韓等多個國際市場。
對此,九方智投夏暉表示,多年深耕軌交行業,今創集團打造了覆蓋整體設計到生產交付上千個產品組件的全鏈路總包服務體系,能夠爲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此外公司在法國、印度、新加坡以及國內20餘個城市設立生產、服務及物流倉儲站點。強大的總包服務能力與屬地化全球供應能力,已然成爲今創集團核心競爭力之一。
“智敏合一”,定製化總包能力突出
當時速450公里的CR450高速列車劃破天際、疾馳而過時,呼嘯聲中講述的是中國軌道交通產業鏈的硬核突圍。
年報顯示,今創集團深度參與全球運行時速最高的 CR450 高鐵動車組相關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據悉,2024年CR450動車組樣車在北京發佈,樣車的運營速度、運行能耗、車內噪聲、制動距離等主要指標均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它的發佈進一步鞏固擴大中國高鐵技術世界領跑優勢。
時至今日,作爲軌交裝備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今創集團已建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等,打造行業領先的綜合性研發平臺。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效專利達648項,發明專利139項。
CR450列車不僅代表了中國速度,背後中國製造的強大支撐同樣無可替代。軌交行業“多品種、小批量”的行業特徵下,今創集團打磨形成一套“智敏合一”定製化生產模式,堪比製造界的SHEIN式供應鏈,這也成爲今創快速、高效、定製化交付能力的基石。
隨着AI技術的跨越發展,今創集團表示,公司是業內第一批應用AI技術用於高鐵產品的,主要涉及產品製造、運維及維保系統,實現效率、人員、質量三方面的躍升。
現場調研
九方智投張志丹表示,隨着CR450的即將問世,軌道交通在動能方面已臻極限,接下來行業智能化發展將成爲核心競逐方向,包括無人化駕駛等。隨着新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企業在技術研發、人才紅利、市場競爭、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以及系統集成與兼容性等方面會受到普遍且無法迴避的挑戰,也正是在這樣的技術競逐中,能夠快速適應、創新融合的企業將獲得業務能力與品牌價值的躍遷機遇。
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關注三方面機會
當前,“雙碳”戰略與“交通強國”建設指引下,國內軌道交通行業正處於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跨越的關鍵期,行業景氣度持續攀升。政策方面,《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爲行業發展提供綱領性政策指導,2023年交通運輸部五部門聯合印發的《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提出了53項重點任務,明確未來五年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思路目標和行動任務。
現場調研
對於軌道交通裝備市場的發展,九方智投餘揚表示,政策賦能下,2024年國內鐵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創下8506億元的歷史最高點,預計“十四五”時期總投資額有望超3.8萬億元。隨着鐵路運營里程的增長,未來新增項目儲備及舊項目改造將爲行業帶來中長期持續的訂單。
九方智投黃偉表示,當前國內軌道交通裝備市場的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具有技術優勢和規模效應的龍頭企業將從中受益。此外,隨着新興技術的發展,一些具備技術優勢的企業或將打破傳統市場格局,比如智能軌道交通系統、新能源軌道交通裝備等。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應重點關注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與市場競爭力。
具體到市場需求,九方智投葉再豪分析表示,預計到2025年底國內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里程將超過1.3萬公里,市場規模由數千億向萬億級別增長,年複合增長率保持在5%~7%之間。鐵路強國政策驅動下,交通一體化將是大勢所趨,大交通將向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已建成80%,後續需求重點將向西部地區延伸。
發力科技金融,做大國重器的超級助推器
當前,硬科技正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經濟跨越式增長,成爲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從綠皮車小小的衣帽鉤到全球最快高鐵的核心組件,今創集團的進階之路印證了硬科技纔是高端製造的脊樑。當3.8萬億元投資浪潮撞上“四網融合”的政策東風,以今創爲代表的中國軌交製造企業正借力科技金融的活水,將技術攻堅的星星之火,燃成全球競合的燎原之勢。
在本輪科技發展中,科技金融作爲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的地位愈發凸顯。2025年6月財新夏季峯會期間,九方智投控股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CEO陳文彬在接受財新專訪時表示,雖然科技投資本身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但就二級市場而言,真正長期的耐心資本,一定是對行業發展和企業競爭力有準確判斷的,這樣才能穿越波動,10年、20年地耐心“孵化”硬科技企業。
爲更好地培養耐心資本,九方智投正以實際行動助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通過專業的調研、深度的分析和前瞻的視角,爲投資者掃除專業屏障、強化價值投資,服務科技金融對硬科技突圍發展的“精準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