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豐設備最新公佈的2025財年數據顯示,集團全年收益爲人民幣6.35億元,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1.21億元。
在宏觀經濟承壓、建築業需求萎縮的背景下,工程機械行業面臨需求疲軟與價格競爭加劇的雙重困境,達豐設備的新成績單可以說是在預期之內。
面對行業困境,達豐設備沒有選擇“躺平”,而是在能力範圍內追求高質量發展。報告期內達豐設備的設備使用率約70%,相較於同業50%-55%的平均水平明顯較優,且全年回款率已經達到120%,現金流水平健康。
更重要的是,政策層面正在積極出臺刺激措施,提振經濟的決心不可小覷。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穩住樓市股市”,並強調要“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爲房地產及其相關產業鏈注入了平穩發展信心。
此外,根據預算安排,我國今年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較2024年增加3000億元。其中,8000億元用於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建設,有助於帶動基建景氣度提升,爲達豐設備這類頭部工程機械供應商帶來市場增量。
然而,政策傳導至市場仍需時日,對於身處行業一線的達豐設備而言,主動調整業務結構以契合政策導向,纔是穿越週期的關鍵鑰匙。
達豐設備也明確了戰略調整方向,即通過加碼清潔能源和境外市場,在行業寒冬中開闢新增長極。
一、錨定清潔能源,構建長期競爭力
面對傳統建築市場階段性收縮,達豐設備將清潔能源作爲未來核心方向,本質是對國家能源安全訴求、AI技術爆發推高電力消耗及雙碳目標硬性要求的主動響應。
三股力量交匯,使清潔能源從“可選項”升級爲“必選項”,也對各類能源建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止如此,清潔能源項目施工週期長、合同金額大,且與房地產行業弱相關,能有效對衝傳統建築業的週期性波動。
具體來看,達豐設備在清潔能源領域選擇“火電+核電”雙線深耕。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2025年1-4月份,火電發電量佔比仍高達66.5%。在可預見的未來,火電仍然是主力能源形式,達豐設備瞄準了火電“存量改造+新增項目”雙重機會。
一方面,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有望帶動一批煤電低碳化改造,國泰海通證券認爲這有望帶動煤電改造千億投資;另一方面,各地火電廠項目紛紛上馬,北極星電力網統計顯示,2024年至2025年2月底,共有29個省份320個火電項目擬建、在建,同比上升約33%。
核電方面,更是迎來了加速擴張期。
2025年4月27日,在中國核能行業協會2025春季核能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董保同表示,我國核電已進入大規模建設高峯期,已頒發建造許可證的機組31臺,覈準待建機組13臺,未來還將有新的機組覈準,在建規模高於世界其他國家的在建規模總和。
但核電項目對安全性要求嚴苛,且施工期較長、規模較高,對相關供應商無形中設置了較高門檻,達豐設備則憑藉優秀的產品質量早已獲得業內廣泛認可。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國大陸地區運行核電廠共17座,其中達豐設備參與建設12個,佔比70%以上。
火核結合,既爲轉型期提供緩衝,又通過高壁壘項目構築難以複製的競爭力,最終將清潔能源從“新增長點”轉化爲“核心支柱”。
二、海外市場帶來新機遇
在宏觀經濟承壓、內地建築業需求疲軟的背景下,“走出去”已成爲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化解週期風險、挖掘增量市場的關鍵路徑。
達豐設備作爲中國第二大塔機服務商,通過“港澳+印尼”推進境外擴張,構建內外互補的韌性增長體系。
香港與澳門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的戰略地位,爲達豐設備提供了高確定性的業務增長點。
香港方面,北部都會區建設作爲港府未來十年重點發展區域,將新建33萬套公屋及3萬套“簡約公屋”。2025年2月26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讀《財政預算案》,提供37億元加快完成北部都會區第一期基建及公用設施建設。
此外,明日大嶼山之交椅洲人工島計劃計劃填海造地1,000公頃,建設19萬至21萬套住宅,這一重大項目同樣需要大量塔機支持裝配式建築技術應用。
澳門方面,爲了實現多元化經濟驅動戰略,澳門政府將推出多項重大工程項目,包括澳琴國際教育(大學)城、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預計在8至10年內投資約380億元來完成這一系列目標。
印尼作爲東盟最大經濟體,過去10年年均增長達4.2%,2024年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得分爲134,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中排名第2位。
根據印尼國家發展規劃部與聯合國人居署發佈的《Indonesia Urbanization Outlook 2045》報告,印尼目前的城市化率約爲 57.6%,預計到2045年這一數字將超過70%,龐大的基建、地產等項目增量必然會催生大量的塔機等工程機械需求。
此外,印尼於2024年啓動遷都計劃,預計將於10年內將首都遷移至努桑塔拉,這一世紀工程涉及住房、能源、交通等各個領域,疊加蘇門答臘收費公路、雅萬高鐵等各類大型基建項目,數千億美元規模的投資留待實力玩家在此淘金。
再者,印尼擁有豐富的鎳、銅、金、銀等礦產資源,且近年來持續推進採礦業升級,也會催生相關設備需求。
達豐設備2018年便已進入印尼市場,2024年與當地企業成立聯營公司(JV),藉助合作夥伴渠道資源快速切入採礦業及基建項目,有望成爲印尼大基建時代的核心受益者。
三、結語
達豐設備的2025財年財報,既是一份行業寒冬的生存實錄,也是一份主動求變的轉型宣言。
在宏觀經濟與行業週期的雙重壓力下,其清潔能源與境外市場的佈局能否成爲破局關鍵,仍需時間驗證,但至少,這家老牌工程機械企業已展現出穿越週期的決心與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