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港股的“小牛市”以及IPO市場的全面復甦,港交所今日繼續走強。
盤中,港交所一度漲近2%至422.4港元,股價創2022年1月以來新高,最終收漲1.35%,報420.4港元/股,總市值5329.99億港元。
近幾個月,港交所股價持續反彈,自去年9月以來累計漲近82%,今年年內漲超45%。
今年以來,中概股迴歸,A股公司扎堆發行H股,香港IPO市場迎來全面復甦。
截至5月31日,港交所IPO數量達28家,較2024年同期增長7.1倍,1-5月香港IPO募資達780億港元,同比亦增長逾七倍。
另據Choice數據,截至6月10日,港交所處於排隊中的擬上市公司多達190家,近七成爲內地企業,近30家爲A股上市公司的二次上市。
此外,還有石頭科技、藍色光標、億緯鋰能等20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公告擬赴港上市,但目前尚未遞表。
隨着越來越多的優質資產赴港上市,港股市場的活躍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港股連續上漲,恆指、國指、恆生科技指數均在昨日邁入技術性牛市,泡泡瑪特、老鋪黃金、蜜雪集團等熱門股股價屢創新高。
市場賺錢效應爆棚,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南向資金加大力度涌向港股。
截至6月11日,南向資金今年淨買入港股6744.77億港元,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淨買入額8078.79億港元。
展望未來走勢,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表示,港股將繼續保持強勁,併爲私人消費提供支持。
他指出,外資之前低配中國資產,DeepSeek崛起令外資重新評估內地的技術實力和創新潛力,資金陸續迴流,也見到不少新股準備上市。
他稱,地緣政治下,內地科技股到美國上市難度增加,若尋求國際融資,香港是自然選擇,中央也支持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已提醒證監會及港交所做好中概股回港上市的工作準備。
在此背景下,港交所的盈利能力將大幅提升,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今年一季度,港交所的業績已經出現大幅增長態勢,期間實現總營業收入68.57億港元,同比增長32%;歸母淨利潤爲40.77億港元,同比增長37%,創下歷史季度新高。
基於對港交所前景的看好,國際投行紛紛上調其目標價。
摩根士丹利認爲,考慮到港交所年初至今的強勁表現以及對金融體系週期見底的信心增強,將其目標價由440港元上調至500港元,重申“超配”評級。
高盛也重申對港交所的“買入”評級,目標價由398港元調升至455港元,並上調其2025至27財年的每股盈測2%、9%及10%。
高盛指出,雖然港交所的股價因每股盈利上調及估值擴張而有所上漲,但相對於近期較強勁的市場活動水平,其價值仍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