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火爆出圈,刺激A股市場相關體育產業股走強。
今日足球概念指數再大升近4%,近3個交易日已累計升近10%。
個股方面,金陵體育連續第三日20CM升停,最近5個交易日累計飆升104%;星輝娛樂、康力源升超12%,共創草坪10CM升停,探路者、中體產業等跟升。共創草坪已走出4連板。
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成為當下中國足球乃至體育圈最火爆的話題,一些場次的上座率甚至超過中超聯賽,被球迷戲稱為“蘇超”。
端午假期,“蘇超”第三輪比賽在江蘇多地進行,幾乎場場爆滿。
以6月1日南京隊對陣無錫隊的比賽為例,該場次採取付費售票模式,放票三次均被一搶而空。而5月31日徐州隊主場對連雲港隊的比賽,湧入了2萬2198位球迷。
賽場座無虛席,門票也水升船高。原本10元一張的門票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被炒到100元至300元一張,甚至有賣家喊價到600元一張,但即便如此仍然供不應求。
“蘇超”聯賽的火爆程度遠超出預期,讓不少人感到意外,一場業餘聯賽,為啥突然火了?
相比職業化的中超聯賽,“蘇超”代表的是江蘇本地各城市間的對抗,每一支球隊都代表一個真實的城市(如南京、無錫、徐州、連雲港等),這讓球迷有了天然的情感代入。
“這次的爆火,一方面,我個人覺得離不開各級政府的主導和重視;另一方面,從比賽競技層面,雖然我們比賽的定位還是業餘賽事,但是競技水平是比較高的,觀賞程度也高。”
江蘇省足球運動協會副主席、黨支部書記王小灣在接受採訪時分析指出,“這也得益於江蘇長期對足球的重視。江蘇省內有5支男子足球職業俱樂部,青訓、體教融合方面也做得比較好,這麼多年來在足球人才的培養上是有體系有基礎的。”
在網絡上,蘇超還演變成了“造梗大賽”,每一場比賽,都是足球與造梗齊飛。“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沒有假球,全是世仇”“既分高下,也決生死”等網絡爆梗也層出不窮。
這些從“蘇超”賽場火到網絡的熱梗,正在見證一場新的精神消費浪潮。
對比此前網絡熱傳的“中國人娛樂方式大變樣”圖,可以看出一種明顯趨勢:
近年來增長的娛樂方式如逛公園、City Walk、騎行、跑步等,主打健康、經濟實惠以及適合一人獨自參與;而減少的如KTV、密室逃脱等,則代表着需要消費、需要湊齊人頭等。
“蘇超”的爆火,恰好兼具了某些特徵。
如觀看比賽以及在網絡上傳播熱梗,可選擇羣體也可獨自完成;到場觀賽的門票10元左右,極具性價比(常州賽區甚至推出9.9元門票+蘿蔔乾炒飯套餐)。
另據多家媒體報道,當前中國體育產業正進入新一輪政策利好階段。
今年4月,央行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金融支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政策明確了強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金融保障,加大對體育用品製造業和服務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展現了國家對體育的重視與期望。
雖然“蘇超”仍屬於地方性試水項目,但其成功的爆款效應正在釋放更深層的信號:中國足球的重心或正從職業化、國家隊體系轉向更加多元的“城市體育生態”模式。
從產業角度看,“蘇超”正在撬動以下幾類市場機會:
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城市足球聯賽對標準球場、燈光、看台等配套提出更高要求,利好如金陵體育、英派斯等場館設施供應商。草坪與地面材料:人造草坪與高性能地面材料需求激增,共創草坪已成為直接受益者。體育消費與裝備:比賽現場觀賽、球迷周邊、運動裝備消費同步上揚,舒華體育、探路者等企業未來或受益於全民健身大潮。數字內容與版權運營:地方賽事通過短視頻平台爆紅,倒逼體育內容產業進行新一輪“草根流量”商業化挖掘。
同時也值得注意的是,“蘇超”目前勢頭兇猛,更多屬於題材驅動與市場情緒的短期集中爆發,後續持續性仍需觀察。
如果“蘇超”能持續運營並探索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未來甚至可能催生更多“XX超”(如“浙超”“粵超”),成為中國體育產業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