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長協“搶核”,科技巨頭紛紛押注核電,港、A概念股狂飆

AI的盡頭是電力,核電已成爲AI時代電力需求激增的最大贏家之一。

今日,A股核電板塊多股漲停,斯瑞新材漲超12%,國瑞科技、諾德股份、順鈉股份漲停,尚緯股份漲超8%,錫裝股份、爭光股份漲超6%,常輔股份、新特電氣漲超5%,融發核電漲超4%,中洲特材漲超3%。

港股中廣核礦業漲近25%、中核國際漲近12%、中廣核新能源漲超3%。

大型科技公司紛紛押注核電

當地時間6月3日,Meta簽署了一份爲期20年的合同,將從2027年年中開始向克林頓核電站購買1121兆瓦的電力。

據瞭解,這是Meta迄今爲止最大的電力交易。

從2019年到2023年,Meta的總用電量幾乎增長了兩倍,公司正在簽訂更多的電力採購合同。

Constellation是美國最大的核電站運營商,公司CEO Joe Dominguez透露,正在與多個客戶就類似Meta合同的交易進行談判,預計在未來6-12個月內可能達成協議。

隨着AI對電力需求的激增,越來越多的大型科技公司將目光投向核電。

去年,Constellation宣佈已達成協議,將重啓三哩島核電站的一座反應堆,爲微軟的數據中心提供服務。

此外,亞馬遜和谷歌也正在投資小型反應堆。

去年10月,亞馬遜宣佈與三家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初期投資5億美元開發小型模塊化反應堆。

谷歌去年也與小型模塊化反應堆開發商Kairos Power簽署了一項協議,後者將建造七個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爲谷歌的數據中心供電。

今年3月,亞馬遜、谷歌和Meta等科技巨頭簽署了一項由世界核協會牽頭的承諾,呼籲到2050年將全球核能發電量增加兩倍。

國內來看,中廣核礦業6月3日公告稱,關聯方中廣核鈾業集團將購買公司的天然鈾,約定2026-2028年期間每年最低採購量爲1200噸天然鈾,三年交易金額上限分別爲39.44億、43.96億及45.61億港元。

可見,在全球核電復甦大背景下,產業鏈的公司都在通過長協方式鎖定未來的核能供應。

溢價更高

除了需求量增加外,核電有望獲得更高的溢價,科技公司正在用實際行動表明願意支付這部分溢價。

據Jefferies LLC的分析師Paul Zimbardo預測,Meta可能將爲克林頓核電站的電力支付每兆瓦時約80美元,微軟從三哩島核電站購買電力的價格至少爲110美元。

而同一地區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成本約爲每兆瓦時60美元。

Zimbardo表示,Meta和微軟的定價前景不同,因爲三哩島核電站的發電需要重啓反應堆,該核電站因經濟原因於2019年關閉,重啓成本估計爲16億美元。而克林頓核電站已投入運營。 

與此同時,克林頓核電站服務區域的整體電價一直在上漲。

在4月的容量拍賣中,由中大陸獨立系統運營商(Midcontinent 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運營的電網的批發電價攀升至每兆瓦時666.5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0美元大幅上漲。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