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31日,八個OPEC+國家(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和阿曼)舉行線上會議,決定7月增產41.1萬桶,符合市場對此次會議的預期。
這也是八個產油國連續第三個月實施同等力度的增產,打破了該組織多年來靠協同減產支撐油價的市場策略,也將國際油價拖至四年來的低位。
業內人士指出,儘管此舉打壓了油價,但OPEC+的8個成員國一直在以比原計劃更快的速度提高產量。領導國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旨在懲罰超產的盟友,並奪回市場份額。由此判斷,在OPEC+增加原油供應的同時,需求端又受到美國貿易戰的負面影響,2025年全球原油市場仍將維持供大於求的格局,中長期利空原油價格。
根據聲明,OPEC+同意連續第三個月將石油日產量增加41.1萬桶。以沙特為首的主要國家在視頻會議中也同意了7月向市場增加這一產量。
鑑於全球經濟前景穩定、當前市場基本面健康,這也反映在低石油庫存上。
且根據2024年12月5日商定的從2025年4月1日開始逐步和靈活地恢復每日220萬桶自願調整的決定,八個參與國將在2025年7月實施每日41.1萬桶的生產調整,從2025年6月的所需生產水平開始。
這相當於圖表中詳細列出的三個月增量。 逐步增加可能會暫停或逆轉,具體取決於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這種靈活性將使集團能夠繼續支持石油市場的穩定。
八個OPEC+成員國指出,這一措施將為參與國提供加速補償的機會。八國重申了實現完全遵守《合作宣言》的集體承諾,包括額外自願產量調整,這些調整將在2024年4月3日舉行的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第53次會議上接受監督。
他們還確認,自2024年1月起,將全額補償任何超額產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增產與5月和6月的增產幅度相當,打破了OPEC+多年來支持全球油價的努力,並將油價拖至四年來最低。
代表們指出,在週六的討論中,俄羅斯建議暫停增產。沙特多年來一直通過限制供應來捍衞油價,與會代表對沙特的轉向做出了一系列解釋。
而沙特試圖安撫特朗普,或奪回被美國頁巖鑽探商和其他競爭對手奪走的市場份額。
OPEC+八國將於2025年7月6日舉行會議,以決定8月的產量水平。
近段時間,國際原油價格承壓下行。
截至目前,美國WTI原油期貨已跌破每桶61美元大關,最新報60.79美元;而布倫特原油也降至62美元附近,這也標誌着國際油價連跌趨勢明顯。
從4月開始,OPEC+便開始執行增產計劃,首批恢復的13.8萬桶/日規模有限,疊加22.2萬桶/日的補償性減產,以及美國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制裁,令初期供應增量並不顯著。
5月OPEC+增產配額翻三倍達41.1萬桶/日,同時擴大補償性減產計劃至37.8萬桶/日,但因為考慮到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伊拉克等國執行率難以保證,整體增產速度顯著加快。
6月OPEC+仍將延續41.1萬桶/日的增產規模,預計到今年三季度可能會增產達100-150萬桶/日左右。
而7月再次大幅增產41.1萬桶/日,更是加劇了市場對過剩的擔憂。
除此之外,華爾街投行機構對原油市場表示不看好。
高盛認為,2025-2026年國際原油價格將比當前所處位置更為低迷且走勢持續疲弱。自2025年以來,國際基準Brent原油及北美基準WTI原油累計跌幅達10%左右,形成了雙主線空頭邏輯的共振效應。
一方面,OPEC+聯盟開始退出自願減產協議,並迅速啟動超預期增產計劃,加劇了原油供應過剩的矛盾;而另一方面,美國特朗普當局對各大經濟體加徵關税並引發反制措施,導致國際貿易爭端激化和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本已放緩的能源需求前景更加堪憂。
大摩、小摩與美銀等華爾街機構的看法也與高盛保持一致,預測今明兩年原油市場將出現顯著的系統性供需失衡,對原油期貨構成沉重的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