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南下資金今日淨買入港股67.07億港元。
其中:淨買入盈富基金52.41億、建設銀行7.61億、中國平安2.98億、中國移動1.09億;淨賣出小米集團-W 15.44億、騰訊控股8.99億、中芯國際4億、美團-W 1.13億。
據統計,南下資金已連續7日淨賣出騰訊,共計99.9202億港元;連續7日淨賣出小米,共計78.0339億港元。
建設銀行:湘財證券發佈研報稱,金融增量政策配合寬鬆財政政策加快落地,預計銀行信貸供給加強,有望維持信貸增速相對平穩。降息幅度未超預期,存款利率降息將緩解銀行息差壓力。同時,資產質量將在政策支持下繼續鞏固,後續銀行業績壓力可控。本輪降息之後,銀行經營穩定性與高股息相對優勢均有望得以提升。
中國平安:在股東最為關注的投資者回報上,中國平安分紅、回購雙管齊下,管理層迴應稱,“業績是最大底氣”;業務上,“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已顯成效;技術上,AI持續賦能業務轉型升級、經營管理提質增效。行業方面,金融監管總局5月7日宣佈近期擬再批覆600億元的險資長期投資試點範圍,具備高股息、低波動、政策支持的板塊有望得到青睞。另有分析認為,公募基金管理新規下,被公募系統性低配的金融,有可能在未來迎來較為確定的增量資金。
小米集團:里昂預期小米首季業績表現強勁,收入料按年升44.6%至1090億元,經調整淨利潤料按年升54%至100億元。其在中國的智能手機、物聯網和電動車銷售均表現強勁,受惠以舊換新補貼和市場份額增長。毛利率再次按季上升,電動車業務虧損可能進一步縮窄至6.5億元。
騰訊控股: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800.22億元,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4%,預估1756億元;毛利1004.93億元,同比增20%,環比增長11%;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478.21億元,同比增長14%,環比下降7%;非國際財務報吿準則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613.29億元,同比增長22%,環比增長11%,預估596.8億元。
中國移動:高盛指出,第一季電信股營收和淨利增長較2024年有所放緩,但在該行預期之內。而財報顯示營運現金流大幅下降,主要受到應收帳款顯著增加的影響,這與電信公司業務模式轉向企業業務有關。然而,資本支出減少及應付帳款增加預計將抵銷此負面影響,並穩定2025年至2026年的自由現金流。該行認為中資電信公司仍具備維持股息增長的能力。
美團:香港交易所信息顯示,貝萊德在美團-W的持股比例於05月09日從5.97%升至6.01%。此前,摩根大通在美團-W的持股比例於05月06日從5.05%降至4.99%,平均股價為138.1327港元。
中芯國際:瑞銀將中芯國際的評級從“沽售”上調至“中性”,目標價從14港元上調至43港元。目前認為中芯已證明自身有能力應對經營挑戰,業務擴張計劃未受到重大影響,因此對其前景看法亦變得更為正面,將2026年盈利預測從近10億美元上調42%至14.19億美元,但計及產能利用率受到一次性因素影響而暫時下降,將今年度盈利預測下調23%至11.1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