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資科創領域的新動作引起了市場高度關注。4月21日,力合科創發佈公吿表示,公司的控股股東清研控股的上層股權結構變動有了最新進展,即深國資將持有的清研控股100%股權分別劃轉給深投控與深智城各50%。此外,力合科創還同步披露了與清研院、深智城等多方簽署的系列合作協議。4月23日晚間,公司公吿稱該劃轉事項已完成工商變更。
這被認為是產業層面積極響應政策實踐的重要舉措。
今年政府工作報吿提出,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這背後意味着要更好地形成一個支持未來產業、新興產業發展的產業發展模式,離不開產學研深度融合。加上當前全球經濟形勢風雲變幻,則進一步對產學研以及政府、金融的緊密合作“抱團”融合,提出更急迫、更高的要求。
因此,力合科創此次公吿無疑釋放出相當積極信號。具體來看,有哪些值得挖掘的信息點?
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路徑,挖掘硬科技價值標的
力合科創與清研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科技成果轉化、領軍企業合作、產學研人才培養、創新中心建設、人工智能行動計劃、國際創新合作六大方面協同發力。得益於此,雙方的合作內容變得愈發清晰明確。
在筆者看來,這進一步強化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路徑。合作內容中詳細提到,比如,力合科創對清研院項目產業化公司擁有同等條件下的優先投資權;清研院與國央企等領軍企業開展創新合作時,推薦力合科創作為產業化落地合作伙伴。
這意味着,合作協議將力合科創在硬科技投資領域的優勢與高校研發優勢深度綁定。“科技成果轉化”不是簡單的商品買賣,實際是科技成果的商業化、產業化,是創新過程的一個環節,這種“定向孵化+產業對接”模式,無疑具備技術的前瞻性和轉化的確定性。
可以預見,力合科創將在投資孵化和項目儲備上對接更多優質資源,未來有望高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挖掘出更多“硬科技”領域的投資標的。
此外,合作協議還提到,雙方將通過多項舉措來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重點投資孵化一批高成長人工智能標杆企業。
過去力合科創和清研院打造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孵化體系已服務不少AI企業成長。而今年Deep Seek掀起AI浪潮,AI應用雨後春筍般湧現,力合科創承擔的是AI孵化器和加速器的角色,未來有望見證更多AI獨角獸企業誕生,公司的價值也將不斷躍升。
引入戰略合作方深智城 ,加速硬科技產業化
從力合科創與深智城《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來看,雙方將在智慧城市建設與創新、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智慧城市投資協同、人才培養與交流、數據資源共享與利用等方面開展合作。
與深智城的戰略合作則凸顯出雙方通過場景加速創新落地的邏輯思維。合作協議中詳細提到,依託深智城的場景優勢,為力合科創孵化企業提供對接機會,加速成果轉化。作為深圳智慧城市建設的“主力軍”,深智城完成了不少交通、政務、醫療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項目,積累了促進科技經濟結合的成熟經驗。
因此長遠來看,力合科創孵化企業可獲得更多機會面向市場,加快科技成果走向產業化,這無疑也是將產學研更加緊密結合,是解決科技與經濟的“兩張皮”的有效途徑。
長期以來,力合科創作為中國最早聚焦硬科技領域投資的機構之一,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增強創新能力上已取得實效,這正是其受到市場認可的關鍵所在。
截至2024年末,力合科創89.52%的在投項目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療這四大“硬科技”領域。從數量來看,已累計孵化服務企業4000多家,培育上市企業30多家,專精特新企業300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00多家。
結語:
從此次公吿內容看,多方戰略合作的意義頗深,清研院提供技術源頭活水,深智城打開應用場景閘門,力合科創則扮演促進產業轉化的樞紐角色,建立起產學研創新“聯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