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上市券商喜訊頻傳!
4月8日晚間,中信證券發佈了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增提示性公吿。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人民幣65.45億元,同比增長32%左右。
除此之外,國泰海通證券、興業證券、興業證券、東吳證券也先後發佈了一季報業績相關公吿,公司一季度業績均獲得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儘管中信證券維持了淨利潤的增長態勢,但65.45億元將使其失去“券商一哥”的位置。因為
在利潤總額高基數的背景下,中信證券淨利潤實現了同比30%以上的增幅。
公吿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人民幣65.45億元,同比增長32%左右。
中信證券指出,今年一季度公司繼續錨定打造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發展目標,積極服務實體經濟,持續做大客户市場,深入推進國際化戰略,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同時,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財富管理、投資交易等業務收入同比增加較多。
不久之前,中信證券發佈的2024年年報顯示,全年實現營收637.89億元,同比增長6.20%;實現歸母淨利潤217.04億元,同比增長10.06%;總資產規模達到了17107.11億元,同比增長17.71%。
在投資銀行業務中,境內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業務繼續保持市場第一,同業中首家實現當年債券承銷規模突破人民幣2萬億元。完成A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5單,交易規模人民幣198.98億元,交易單數排名市場第一、交易規模排名市場第二。
而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託管客户資產規模超過了12萬億元,排名行業第一。資產管理業務方面,資產管理總規模突破4萬億元,保持行業第一。
4月8日早上,國泰海通證券率先發布了一季報預增公吿。
根據公吿,國泰海通證券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112.01億元-124.45億元,同比增加350%-400%;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人民幣29.73億元-人民幣33.83億元,同比增加45%-65%。
國泰海通證券表示,一季度公司主動把握市場機遇,全面推進零售、機構和企業三大客户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各項業務穩步發展,取得較好經營業績。同時,公司積極推進換股吸收合併海通證券相關工作,加速向國際一流投資銀行邁進。
報吿期內,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本次吸收合併產生負商譽;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公司持續提升主營業務競爭力,財富管理、交易投資等業務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的組合在2025年一季度充分釋放了潛力,歸母淨利潤已經超越了“券商一哥”中信證券。
此外,興業證券、東吳證券也紛紛發佈一季報業績相關公吿。
興業證券預計,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92億元,同比增長17.4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16億元,同比增長57.32%。
東吳證券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9.12億元-10.03億元,同比增加100%-120%;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8.92億元-9.81億元,同比增加100%-120%。
值得關注的是,對於券商公司一季報的業績增長,不少分析師對其保持看好的觀點,行業將迎來良好配置時點。
開源證券指出,央行和中央匯金等表態積極,充分發揮國家“平準基金”功能,增持ETF和股票利於穩定權益市場。一季度以來,證監會連同各方持續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創設證券、基金、保險互換便利工具,鼓勵上市公司回購和增持。券商板塊4月8日PB估值1.26倍,估值和機構持倉仍在低位,受益於活躍度提升券商1季報業績有望超預期,看好券商板塊機會,三條選股主線:金融科技、併購主線以及業績彈性突出的零售優勢券商。
國金證券也表示,券商板塊2025年一季度業績底部回升趨勢明確,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雙提升。從核心業務線來看,利好因素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經紀業務受益於市場交投回暖,Q1日均股基成交額達1.77萬億元,同比增幅72.1%,疊加權益類公募新發份額同比翻倍至1101億份;二是投行業務呈現結構性增長,股權融資中IPO規模同比收縮30%至165億元,再融資規模增長59%至1383億元,債券承銷規模以17%的同比增速提升至3.25萬億元;三是信用業務維持高景氣度,2025年以來全市場兩融餘額日均值達1.88萬億元,同比增長21%。
在2024年同期低基數效應與當前市場環境改善的雙重驅動下,預計券商板塊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速有望實現顯著躍升,疊加資本市場改革深化帶來的估值修復空間,板塊配置價值逐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