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全球化再均衡之下AI + 元宇宙仍是錨點,歌爾股份(002241.SZ)引領生態重構
格隆匯 04-09 09:10

隨着AI硬件革命縱深發展,全球消費電子產業正呈現多維度復甦態勢。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VR/MR頭顯出貨量達960萬臺,同比增長8.8%,VR/MR市場規模重回增長區間。

步入2025年,AI大模型與光波導、MicroLED等顯示技術的深度融合,正推動智能眼鏡從娛樂工具向生產力工具加速進化,一場圍繞下一代人機交互入口的“百鏡大戰”已然拉開帷幕。

1·消費電子產業澎湃:AI×元宇宙的星辰大海

在消費電子產業邁入大模型時代的轉折點,行業正經歷從單一終端向多元終端生態的範式重構。

一方面,智能手機作爲核心硬件產品,仍是AI技術落地的重要載體。據市場調查機構IDC最新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2.6億部,同比增長2.3%,將是繼2024年增長6.1%之後,連續第二年實現增長。展望後續,AI技術與智能手機的融合還將持續深化,由此也將持續推動高性能聲學傳感器、揚聲器等精密零組件的市場需求增長。

另一方面,AI技術的端側落地催生了豐富的包括智能眼鏡等在內的新興智能硬件產品形態和使用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AI與元宇宙的協同演進已形成深度互嵌的共生關係,二者通過技術創新與場景融合構建起虛實世界的雙向通道。

作爲元宇宙的智能中樞,生成式AI通過深度學習與多模態理解能力,爲數字身份創建和虛擬環境搭建提供智能化支持。從3D場景渲染到實時交互驅動,從智能計算到數字資產管理,生成式AI持續輸出高質量的文本、圖像和視頻內容,打造沉浸式的直播與社交場景。AI賦能的自然語言處理和情感識別技術讓虛擬角色具備擬人化的交流能力,顯著提升了用戶在元宇宙中的互動體驗。

此外,AI還正在不斷拓展元宇宙的想象邊界,當前最具想象力的當屬AI Agent的發展。以Virtuals開發的AI角色Luna爲例,這個遊走在Web3.0元宇宙中的數字生命體,能夠自主運營多個社交平臺賬號,通過發佈內容、回覆評論和直播互動等方式與用戶建立聯繫。更重要的是,Luna在持續的社會化交互中不斷學習和進化,展現出數字智能體獨特的成長軌跡。這種動態演化的特性,正在重新定義我們對於虛擬存在的認知。

這種共生關係同樣體現在元宇宙對AI的反哺機制中。元宇宙構建了一個動態演進的數字生態系統,爲人工智能提供了多維度的成長養分。在這個虛實交融的空間里,海量的用戶行爲數據和環境交互信息構成了豐富的訓練樣本庫,使AI系統能夠在接近真實世界的複雜場景中持續優化算法模型。元宇宙的虛擬特性使其成爲理想的AI試驗場。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的仿真環境,元宇宙不僅能夠完整復現現實世界的運行規則,更能突破物理限制創造極端測試條件。這種低成本、高效率的驗證平臺,爲AI應用的迭代升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沙盒環境。

AI與元宇宙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催生新一代人機交互介質的爆發式增長。作爲連接虛實世界的神經接口,智能眼鏡的爆發直觀印證了AI與元宇宙協同發展的產業勢能。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同比增長210%,總量首次突破200萬臺大關。Counterpoint Research同時預計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在未來將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2025年將實現60%的同比增長,並在2025年至2029年期間維持超過60%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面對這一行業發展的黃金窗口期,傳統手機廠商、互聯網巨頭、VR/AR企業、AI創企及跨界玩家展開多維競合,拉響“百鏡大戰”。

華爲推出HUAWEI Vision Glass,其下一代AI眼鏡將整合鴻蒙生態,藉助盤古大模型與鴻蒙系統,其2299元智能太陽鏡則主打商務場景;小米計劃於2025年第二季度量產AI眼鏡,目標銷量30萬臺;天貓精靈硬件團隊與誇克產品團隊融合運作,重點佈局包括AI眼鏡在內的新硬件方向;字節跳動旗下VR品牌PICO繼2024年下半年推出MR一體機PICO 4 Ultra後,字節跳動傳出2025年4月要量產AI拍攝眼鏡——閃極“拍拍鏡”A1,該產品已支持接入字節跳動的豆包大模型;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精靈硬件團隊與誇克產品團隊融合運作,重點佈局包括AI眼鏡在內的新硬件方向。根據智研諮詢的預測,2025年將有更多的大廠入場競爭,推動AI眼鏡的發展趨向成熟。2025年主流廠商將完成產品場景驗證,市場進入規模化放量階段。

哪個終端廠商能在“百鏡大戰”中佔據戰略制高點,答案我們未可知。但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有一個角色卻顯得相對穩固,那就是底層技術與生態提供商。以歌爾股份爲例,其爲AI眼鏡與VR/AR的研發和應用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生態支持,是推動AI技術發展的關鍵力量。目前,歌爾股份是Meta Quest Pro、索尼PS VR2等頂級產品的獨家代工商,已在VR/AR領域佔據領先地位,佔據全球中高端虛擬現實頭顯70%的市場份額。

歌爾股份有望在接下來的“百鏡大戰”亦擔任重要的角色。根據供應鏈消息,歌爾股份已與小米等廠商達成戰略合作。據悉,小米聯手歌爾股份開發全面對標Meta與雷朋推出的“Ray-Ban Meta”的AI眼鏡,內部對首款 AI 眼鏡的銷量預期爲30萬臺。

歌爾股份有望憑藉着技術縱深度與生態構建力,引領下一代人機交互的範式重構。

生態卡位,歌爾構築穩固護城河

站在當下來看,在AI、元宇宙等新興領域的前沿地帶,硬件代差正在演化爲生態主權之爭。

如今消費電子領域的競爭已並非簡單的硬件堆疊,而是生態系統的全面較量。技術生態決定了元宇宙的運行效率,用戶生態決定了市場規模,而內容生態則決定了用戶粘性與商業價值。

在這一背景下,歌爾憑藉其在硬件製造、技術創新與生態協同上的優勢,正在成爲AI與元宇宙產業發展的關鍵推動者。

可以看到,從Sip封裝到聲學技術,從AR光學微顯示到智能感知,歌爾在硬件層面構建了深厚的技術壁壘,同時圍繞產業生態構築了一條隱蔽而堅固的護城河。

SiP 模組是異構集成的電子系統,是將芯片及被動器件整合在一個模塊中,達到縮小功能模塊面積、提高電路系統效率及屏蔽電磁幹擾等效果。通過微小化技術,可以減小大多數電子系統佔用的尺寸和空間。

在元宇宙設備中,這一技術尤爲重要。例如, VR/AR設備需要在有限的空間內集成高性能處理器、傳感器、存儲器等複雜組件,而Sip封裝能夠完美解決這一難題。歌爾通過與全球頂尖芯片廠商的合作,不斷優化Sip封裝工藝,爲元宇宙設備提供了更小尺寸、更低功耗、更高性能的解決方案。

其次,聲學技術方面。作爲元宇宙沉浸式體驗的核心之一,歌爾在聲學領域的技術積累深厚,尤其是在空間音頻、降噪與語音交互方面。通過自主研發的多麥克風陣列技術,歌爾能夠實現高精度的語音識別與降噪,爲用戶帶來清晰的語音交互體驗。

此外,其空間音頻技術能夠模擬真實的三維聲場,讓用戶在虛擬世界中感受到身臨其境的聽覺效果。這些技術不僅應用於VR/AR設備,還廣泛應用於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領域,爲歌爾構建了強大的生態協同效應。

光學微顯示同樣也是元宇宙設備的核心之一。歌爾在微型光學顯示模組的研發上投入巨大,尤其是在Micro OLED、Micro LED等新型顯示技術上取得了突破。這些技術能夠提供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功耗與更小的尺寸,爲VR/AR設備的輕量化與高性能提供了可能。同時,歌爾還通過與全球領先的顯示技術廠商合作,推動光學微顯示技術的商業化落地,進一步鞏固其在元宇宙硬件領域的領先地位。

智能感知技術是元宇宙設備與用戶交互的關鍵。歌爾在傳感器、手勢識別、眼動追蹤等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例如,其高精度傳感器能夠實時捕捉用戶的動作與環境信息,爲虛擬世界提供真實的數據支持;手勢識別與眼動追蹤技術則能夠實現自然的交互體驗,讓用戶在虛擬世界中如臂使指。這些技術不僅提升了元宇宙設備的用戶體驗,還爲AI算法提供了豐富的數據來源,進一步推動了AI與元宇宙的深度融合。

歌爾的成功不僅在於硬件技術的突破,更在於其圍繞產業生態的深度佈局。通過與全球頂尖科技企業的合作,歌爾參與了多個元宇宙生態的構建。例如,其爲Meta、索尼等頭部廠商提供核心硬件支持,同時與內容開發者、雲服務提供商等生態夥伴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元宇宙生態的繁榮。這種生態協同效應不僅提升了歌爾的市場地位,還爲其帶來了持續的增長動力。

3·結語:技術複利曲線的臨界點到來

回望過去一年,在AI的推動之下,消費電子開始多邊復甦。歌爾股份在VR、AR、智能可穿戴等細分產品線業務均持續取得突破,業績重回增長軌道。財報顯示,2024年,歌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009.54億元,同比增長2.41%;歸母淨利潤26.65億元,同比增長144.93%。

站在當前AI、元宇宙產業快速發展的歷史節點上,歌爾有望迎來技術複利曲線的臨界點。從技術儲備厚度來看,歌爾在Sip封裝、聲學、光學微顯示等領域的技術積累,已經爲其構建了深厚的護城河;從生態轉化效率來看,歌爾通過與全球頂尖企業的合作,有望進一步將技術優勢轉化爲生態優勢。展望未來,歌爾有望在AI與元宇宙的浪潮中實現估值重估,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全球化再均衡之下,市場的短期震盪調整是恐慌情緒的必然反應。然而,若將視野拉長至更宏大的時間維度,科技與人工智能無疑仍是未來發展的核心主線,而那些在此領域佔據龍頭地位的企業,充滿了無限的發展潛力與希望。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