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球體育產業加速重構的浪潮中,中國體育經濟正以獨特的韌性書寫着新篇章。這一年,國務院將體育產業納入新質生產力培育清單,政策紅利疊加技術革命,推動行業從“規模擴張”向“價值重塑”轉型。
如何積極把握行業趨勢,將新質生產力的“想象力”落實到提升企業的“價值”,成爲當下我國體育產業鏈上相關企業的核心命題。
恰逢近期國內領先的數字體育娛樂運營商和互聯網體育產業龍頭企業——瘋狂體育發佈其2024年財報,其背後折射出的不僅是單一企業的成長軌跡,更是整個行業在智能時代探索第二增長曲線的縮影。
可以說,此刻瘋狂體育的年度成績單,本質上是以財報爲觀察窗口,解碼技術賦能、消費升級與政策導向的三重共振效應。
一、體育知識付費業務逆勢增長,AI技術重塑內容生態護城河
財報顯示,瘋狂體育2024年營收達到4.114億港元,雖然同比有所下降,但實現了大幅減虧,年內錄得虧損收窄至1470萬港元,相較於去年的2170萬港元同比減少32.2%。
引起筆者特別關注的是,瘋狂體育的體育知識付費平臺收入達到了2.59億港元,同比增長13.7%,佔總收入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46.4%快速躍升至62.9%,成爲其核心增長引擎。
這一成績得益於兩大戰略突破:
一方面在於瘋狂體育將AI技術深度融入垂直場景。去年6月份,公司依託20年賽事、用戶行爲及專家分析方法等數據,正式推出全新的AI助手“如意”。作爲國內首個“體育+彩票”領域大模型,其能夠爲用戶提供解答問題、整理資料、篩選賽事、分析推薦等個性化對話體驗。
在此基礎上,公司還打造出彩民輔助工具,通過實時賠率分析、球隊實力評估和歷史趨勢預測,顯著提升了用戶投注決策效率,得到了市場和用戶的一致好評,這對提升公司瘋狂紅單APP的月活、用戶留存率和付費轉化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瘋狂體育加強內容生態的打造,並積極進行國際化佈局。
這背後的邏輯在於,知識付費的業務基座是用戶注意力,而吸引用戶注意力的關鍵,無非兩個字:內容。爲了持續優化內容生態建設,瘋狂體育推出創作者輔助工具,幫助創作者更高效的豐富創作內容。
與此同時,瘋狂體育的體育知識付費產品正式上線海外市場,並率先在東南亞地區開始運營,以即時比分更新、AI預測模型等差異化功能切入當地市場。數據顯示,海外用戶對數據分析深度與響應速度反饋積極,這爲後續全球化擴張奠定基礎。
瘋狂體育之所以能夠實現技術的躍遷和內容的創新,離不開其持續加碼的研發投入。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年內計入收益成本的無形資產攤銷較2023年增加了12.1%,約爲港幣3470萬港元,主要歸因於研發資產的投資增加。也正是在研發投入的持續加碼,轉化爲瘋狂體育的技術壁壘,幫助其構建起覆蓋賽事預測、直播互動、創作工具的全鏈條數字化能力,傳統體育資訊平臺形成代際差。
二、賽事運營激活品牌勢能,“體育+”開闢消費新場景
在技術賦能核心業務的同時,公司還將“數字+體育”的協同效應與“數字+娛樂”的生態優勢深度融合,通過整合賽事IP、數字工具與文旅資源,構建出“流量入口-沉浸體驗-場景消費”的立體化運營鏈路,爲體育產業的跨界融合價值釋放開闢新戰場。
這不僅爲其價值成長奠定了基礎,伴隨着公司持續深入賽事運營的佈局,有望爲公司打開第二增長曲線。財報顯示,報告期內瘋狂體育的體育賽事運營業務從無到有,實現收入750萬港元。
2024年,瘋狂體育通過“賽事IP+流量運營”組合拳,將線下活動轉化爲品牌資產與收入增量。佛山WBC職業拳王爭霸賽以超3億人次觀看創下中國職業拳擊觀賽紀錄,小黃鴨歡樂跑系列賽事則通過“體育+文旅”模式,在避暑山莊、佛山丹竈等地打造體旅融合消費場景,
這一佈局暗合政策與市場雙重邏輯:
首先,賽事流量通過抖音等平臺裂變傳播,觸達泛體育用戶羣體。在賽事直播、精彩集錦等碎片化內容中,瘋狂體育鑑於其運營者身份,能夠有效在賽事過程中實現品牌露出,從而將其品牌廣泛根植於瀏覽者的心智之中。後續伴隨着用戶對體育分析工具、投注策略等專業服務需求的上升,自然會完成從泛娛樂觀衆到垂直領域消費者的身份轉化。
這種以內容爲紐帶、平臺爲通道的流量循環體系,打通了大衆體育娛樂需求與專業化服務供給的銜接鏈路,構建起線上線下聯動的商業生態閉環,從而反哺到瘋狂體育線上知識付費與彩票業務。
其次,地方政府對“賽事經濟”的扶持(如佛山地方政府對WBC賽事的資源傾斜)爲商業化提供政策紅利。這背後的邏輯在於,一方面,政府在場地供給、公共安全、交通配套等環節的專項支持,直接減少賽事落地的固定成本投入,使瘋狂體育能將更多資源聚焦於內容創新與用戶體驗提升;另一方面,政策背書帶來的公信力加成,顯著增強賽事對商業贊助方、跨界合作機構的吸引力,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多方共贏”的生態循環。
財報顯示,2024年瘋狂體育銷售及營銷費用同比下降20.7%,但品牌影響力指數級放大,這也側面驗證了瘋狂體育這種輕資產運營模式的有效性。
三、政策紅利與AI革命共振,卡位5萬億體育產業黃金賽道
從宏觀趨勢看,瘋狂體育正處於多重利好交匯點。
政策層面上,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24-2026年)》明確提出培育體育服務消費新業態,國家體育總局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2025年實現縣級全民健身中心全覆蓋。政策強調縣域及農村市場拓展,而瘋狂體育通過知識付費產品覆蓋超1億用戶,其業務模式與下沉市場體育服務需求存在天然適配性。
此外,伴隨着中國“體育強國”戰略進入深水區。2023年體育產業3.67萬億元的總規模與2025年目標5萬億元的政策窗口之間的差值,爲瘋狂體育核心業務提供了結構性增長支撐。
技術層面,在AI的推動下,技術迭代正在重構體育產業價值鏈。瘋狂體育的“如意”大模型已建立先發優勢,其獨特之處在於垂直領域數據的深度積累——其20年曆史賽事數據庫,較行業平均水平更具顆粒度,這一技術壁壘正在轉化爲商業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瘋狂體育計劃在2025年引入多模態數據分析體系,優化賽事推薦精準度,這與國際巨頭如Sportradar的AI賽事分析系統路徑趨同。當前,美國體育數據分析公司Sportradar憑藉AI賽事預測系統,估值超80億美元。而後續若瘋狂體育在AI的驅動下取得更多的業務突破,屆時二級市場會有怎樣的變化和反應?
可以想象,後續隨着多模態技術的引入,其計劃構建的“數據採集-智能分析-個性推送”閉環,技術紅利釋放空間顯著,有望突破傳統體育內容同質化瓶頸,成爲體育數據服務的底層基礎設施。
再從市場機遇來看,在頂級賽事催化下,其商業價值正在加速顯現。2025年世俱杯升級爲32隊賽制,據國際足聯主席詹尼·因凡蒂諾估計,全球將有50億觀衆觀看,商業價值較高。
鑑於大型賽事對用戶和營收數量的推動歷來是驚人的,瘋狂體育也正在積極把握重大賽事的機遇,預計將能夠利用在手的內容與預測工具,通過“流量-轉化-留存”漏鬥挖掘用戶價值。這種“內容+工具”雙輪驅動模式,與同行形成差異化競爭。
站在產業變革的臨界點,瘋狂體育“技術+內容+場景”的三維佈局,已爲其在體育產業數字化浪潮中佔據先發優勢。若後續在推進AI模型開源合作(類似谷歌TensorFlow在體育數據分析領域的應用)、參與智慧體育城市試點項目等方面有所突破,瘋狂體育有望順利將其技術勢能轉化爲生態優勢。
屆時,瘋狂體育有望在新一輪產業數字化浪潮中,進一步打開估值重構空間,併成爲中國體育科技出海的新樣本。
四、結語
作爲中國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案例,瘋狂體育的實踐揭示了科技賦能傳統業態的範式變革。其以AI大模型重構知識服務生態、以賽事IP激活場景消費的探索,展現了新質生產力對產業價值的重塑邏輯。
這背後亦折射出中國體育經濟的深層躍遷:在政策引導與技術革命的雙輪驅動下,產業正從資源依賴型增長轉向創新驅動型發展。企業既要深耕垂直領域的專業壁壘,也要具備生態化整合能力,將數字基建、文化符號與商業場景有機串聯,形成可持續的價值創造體系。
這樣看來,瘋狂體育這種以技術創新築基、以生態構建破局的發展路徑,或將爲全球體育經濟轉型提供東方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