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中國鋼鐵產業互聯網標杆企業——找鋼集團-W(6676.HK)正式登陸香港聯合交易所,成爲中國首家通過De-SPAC模式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找鋼集團上市首日,早盤一度漲近20%,達到11.98港元/股。
此次上市,找鋼集團通過與港交所SPAC公司Aquila合併,以100.04億港元投前估值完成資本化躍升。這一事件不僅標誌着找鋼集團十餘年發展的重要跨越,更是成爲了產業互聯網的"破局樣本"。
截至目前,找鋼集團已完成六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經緯中國、IDG資本、華晟資本、雄牛資本、紅杉資本、險峯長青、真格基金、以及首程控股旗下的堅石投資等多家基金機構,累計融資金額超過20億元。
股權投資版圖再進階,書寫產業資本的全新範式
作爲找鋼集團的投資方之一,首程控股通過產融協同與資源整合,在找鋼集團從產業數字化平臺向資本市場跨越的進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首程控股近年來持續深化產業互聯網布局,找鋼集團的成功上市不僅延續了其在新能源、機器人等領域的投資脈絡,更以創新資本運作路徑驗證了其貫穿產業週期的系統性能力。
這家以"戰略重注+生態賦能"著稱的產業資本,自2017年戰略轉型以來,已悄然構建起貫穿新興產業全週期的投資方法論。從此前重倉新能源汽車賽道斬獲超70億元回報,到如今深度佈局機器人產業並孵化出宇樹科技等獨角獸企業,首程控股正通過獨特的產融結合模式,在產業投資領域持續書寫"點石成金"的傳奇。
首程控股的股權投資優勢,根植於其"戰略預判-精準卡位-持續加註-生態賦能"的四維體系。
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其通過多輪重注理想汽車,累計投資7億元最終實現超10倍回報,同時推動地平線機器人成爲智能駕駛芯片領域的千億市值企業。這種穿越週期的產業洞察力,在機器人領域得到更系統化的延續——通過總規模100億元的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基金,首程控股不僅提前佈局宇樹科技、銀河通用等頭部企業,更構建起覆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的全場景矩陣。截至目前,該基金已投資多個項目,其中宇樹科技2024年業績接近翻倍,印證了其"投資即賦能"的獨特價值。
區別於傳統財務投資者,首程控股獨創的"生態賦能"體系正成爲其核心競爭力。
在新能源領域,其曾爲理想汽車打造5.86萬平方米總部園區,並聯合成立超充合資公司,實現"停車+充電"場景融合。而在機器人產業,首程控股成立專業運營公司,搭建起"融資租賃+場景落地+供應鏈管理"的全方位支持平臺。以萬勳科技爲例,其無人機柔韌作業臂技術被引入首程控股運營的機場封閉停車區,既優化了巡檢效率,又爲技術迭代提供真實場景數據。這種"資本+場景"的雙向賦能,能夠大大縮短被投企業技術研發週期,進一步加速其商業化進程。
更值得關注的是,首程控股的投資哲學還體現在其獨特的價值實現路徑上。通過"資產循環+強運營"模式,將停車場、產業園區等實體資產與股權投資形成協同效應,以"資本+場景+產業"三重槓桿,推動自身實現技術研發、商業落地與資本增值的閉環,同時反哺自身主業智能化升級,形成雙向賦能格局。
據瞭解,其管理的速驛客智慧停車平臺搭建了DeepSeek-R1模型(深度思考)、DeepSeek-V3模型(快速回答)以及Janus-Pro模型(多模態),已覆蓋全國40城百萬級車位,引入AGV自動泊車機器人等技術後,車位週轉率提升20%、人工成本降低30%。這些實體場景不僅爲被投企業提供試驗田,更通過資產證券化形成資金閉環——目前已成功發行多支REITs產品,對應的標的資產盤活規模超過千億。這種產融深度耦合的商業模式,爲首程控股在股權投資領域奠定了獨特的優勢,進一步鞏固其在投資領域的行業地位。
結語
從理想汽車到宇樹科技,從地平線機器人到找鋼集團,首程控股用十年時間驗證了產業資本的全新範式。其投資組合中,既有單項目超70億元回報的經典戰役,也有推動國產機器人技術躍升的生態佈局,更孕育着未來可能顛覆行業的創新種子。
展望未來,在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首程控股正以其獨特的"價值發現+生態共創"能力,持續爲中國新興產業發展注入澎湃動能。